丁朵琴 沈偉女
浙江省諸暨市 311800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化規模不斷擴大,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是城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了一個城市的市容市貌,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相應措施
0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斷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指城市公共交通、道路、燃氣、供水、熱力、排水、環衛、防洪、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地下公共設施、管道安裝工程等。市政基礎設施配套相關的項目繁多、施工程序復雜、有些項目施工難度大。由于市政基礎設施參建單位較多,許多施工單位進行交叉作業,在施工責任落實上管理不到位。施工隊伍素質基礎參差不齊,常常出現違規的現象。因此要及時做好市政基礎設施的施工管理。
1、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施工機械、材料質量不合格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施工機械和材料,材料的優劣能夠決定基礎設施質量的好壞。有的施工方選擇便宜的材料,用劣質材料施工。有的企業管理材料不完善,亂堆亂放,材料受潮變質,影響質量。比如鋼材和水泥等材料變質、受潮、銹蝕后,失去了原本的性質。路基土質材料沒有進行土壤調查,CBR值沒有達到規范。這就導致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影響到了施工的安全,并在施工前期就已經損害了工程的質量。
基礎設施建設使用的施工機械流動性大、種類多,不能夠全面的加以檢查,而抽查檢驗又容易造成遺漏。一些施工方不能夠很好的保養施工機械,造成機械設備老化、生銹。安裝機械人員沒有過高的素質,沒有根據技術規范來加以安裝,不能保證安裝質量。以至于在施工的過程中,機械設備不能很好的使用,容易發生事故。
1.2施工過程缺乏監督
基礎設施工程施工離不開監督部門對進場材料、人員、設備的審查。一些監督機構人員的工作范圍,卻脫離了正常的工作圈,成為了建筑施工的安全員。從實際的角度看,監督人員根本不能替代施工安全員的工作,工作形式和方法上,也是以點帶面。監督機構只能發現最初的工程安全隱患,而不在現場的材料檢查卻不能顧及。安全監督機構一直是不明確的機構性質,從而影響到了監督人員的工作范圍。現行的法律也很不完善,難以尋找到明確的依據。
1.3施工現場管理不夠
在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中,最常見的就是施工質量控制程度不夠。在施工現場,許多單位為了追求施工進度,存在輕質量、重進度的不良傾向,施工操作違規作業、控制不嚴。比如開挖排水工程的溝槽,不主動的開挖坑內集水井和排水溝。一些施工單位帶水澆筑砼路面,砂方填筑時沒有進行充水振實,砌筑的磚石空洞較多。由此引發多種工程隱患,對工程的使用壽命和質量造成影響。
2.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
2.1不定期檢查施工現場
安全檢查能夠及早的發現施工現場不安全的現象和問題,并及時的消除發生事故的隱患,避免出現事故的傷害,從而提高勞動條件。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施工條件比較復雜,檢查的形式應選擇不定期檢查,這樣既能夠減少隱患中的人為因素,而且能夠涵蓋多個施工環節。監督部門可分為多個檢查組,并對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各個方面進行劃分,挨個分批次的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后,責令部門人員及時改正。安全檢查的重點在于施工的現場、機械設備、勞動條件、人員工作狀態以及安全衛生設施。安全檢查是制度化、全方位的檢查,因此,要聯合各級部門,共同參與大檢查中。員工發現故障和問題,予以一定的獎勵。鼓勵施工現場每一個人自發的進行檢查。
2.2材料管理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材料管理關系到了工程的質量和成本。材料的節約、價格、使用以及質量都和工程成本有關,并且決定著工程質量的優劣。施工項目部要做好材料的選擇、進場驗收、保管和周轉材料方面的工作。
在材料選擇中,需要提前咨詢材料的價格,并考察材料的供應商,選擇可靠質量、價格便宜的供貨商。保障材料的進場驗收,做好現場布置圖,并控制好材料的堆放以及臨時倉庫的搭設,做到方便施工。
材料進場時,做好材質證明等合格確認,做好驗收的記錄,辦理質量驗收工作。嚴格控制材料的型號、品種、質量,并將復檢材料取樣做證明報告。如果材料沒有經過鑒定,則不能應用于工程之中。定期檢驗計量設備,出現不合格的材料,則要求更換和退貨。
所有的材料需要驗收之后才能入庫,并根據自身的品種、型號分區的堆放,設置標識和編號,建立臺賬。將易燃易爆的危險材料,進行專門的存放和專人的保管。現場的材料利用平面布置圖來定位放置,必須要符合保管制度。定期的清點材料,做好月結和日清,保證賬物相符。
在周轉材料中。要根據施工節點來控制好周轉材料的計劃。勞務方制定材料計劃需要由各工長審查,并且在審查完畢以后由各生產經理進行審核。生產經理審核后與商務經理一起核對材料費。上述的程序審核完畢以后,才可以確定好材料的計劃。根據施工的流水段,劃分好材料的計劃用量,實施分批進場,避免積壓周轉材料造成經濟損失。及時清理用完的材料,并加以歸類,去除多余的材料。周轉材料需保證定量、定時和定節奏,控制施工的質量成本。
2.3施工機械管理
工程預開工時,需要對周邊建筑物和現場情況進行調查,熟悉工程所需材料和所需的施工工藝,制定好施工的圖紙。根據施工工藝選定施工機械,并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布設。倘若機械屬于租賃,則要仔細的考察單位資質。購買的機械要選擇經濟實用型,注重運行的質量。使用大型機械,要注意安排操作人員定期檢查并填寫資料表。每月檢修一次機械,保證機械在施工時的使用安全。
2.4技術管理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施工班組、工種較多,施工工藝也比較復雜。因此,必須要做好技術領域的管理工作。技術管理時,先確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施工技術管理規則。建設時需注意應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施工的水平和質量。并總結提高建筑工程內的革新項目,做成標準圖紙,給施工隊伍使用。在技術管理中,還需構建建筑工程的網絡信息系統,并設立工具標準和施工設備。仔細研究好施工工藝和標準設計。除此之外,還要建立信息化的公平決策系統,杜絕市場中出現不良行為。全面建設信息化的管理和項目,減少信息風險,改造施工技術和施工方式,提高施工的整體水平。
2.5控制基礎工程的質量
在施工場地,要仔細觀察周邊的基坑內部土質,要與實際勘察結果保持一致。對基坑的支護方案要進行驗證,充分考慮擋墻處和邊坡地的車輛通行有安全保障的辦法。對于基坑的排水能力也要進行必要的檢查。深基坑內的支護結構,要按時定期檢查其位移的狀態,保證穩定不偏移。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澆灌時的溫度。
結束語: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關系到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并影響到了人們日常的生產和生活。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涉及的人員、單位和施工環節較多,監督管理上可能不到位。因此,要不定期的檢查施工現場,管理好施工材料、機械和施工技術,控制基礎工程質量。這樣才能確保市政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市政基礎設施施工管理需跟進時代腳步,有效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小華.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質量[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0).
[2]鄭祖華,葉菁華.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6).
[3]楊豐收.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4]趙輝.淺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施工管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