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濤1 孫翠鳳2
1.身份證號:372925198201061511 山東濟南 250000;2.山東萬斯達集團有限公司 250014
摘要:作為一種新的住宅體系,發展不能脫離時代和當前社會的認識水平,否則就不會被接受。專業人員有引導建筑進步的責任,只有讓全社會接受一些科學的理念,才能驅動建筑市場的需求,才能使市場各方主體去營建高層鋼結構住宅體系,推動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將對于當前高層鋼結構住宅產業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措施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層;鋼結構住宅;產業化;問題;措施
一、市場推廣
高層鋼結構住宅的市場優勢體現在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從綜合效益和全壽命成本上,開發商和購房者都可從高層鋼結構住宅獲得較大的收益,而且這種收益是持續的,有利于整個社會和國家的持續發展。因此,高層鋼結構住宅與傳統結構住宅的發展趨勢,就像洗衣機和搓衣板的關系,雖然洗衣機的價格貴許多,但洗衣機科技含量高,將人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因此在家庭中迅速普及,搓衣板逐漸淘汰。高層鋼結構作為一次性投資,使消費者在長期使用中獲得更大的綜合效益,可以預計,雖然消費者逐步接受鋼結構住宅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只要重視市場推廣,隨著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和市場發育成熟,高層鋼結構住宅最終會成為住宅產業重要類型之一。
二、政策扶持
目前,在法規制定和政策支持上,我國制定了一些促進住宅產業發展的政策,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缺乏針對高層鋼結構住宅產業特點的經濟政策。筆者認為,高層鋼結構住宅作為住宅產業的新興分支,政府應該對其產業政策進行審視。比如,政府如果能在宏觀上對住宅每年的開發而積加以調控,確定一定比例的鋼結構體系住宅開發面積,必將對鋼結構住宅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技術政策容易確定,但是,能夠讓購房者感受到切實利益的經濟政策更重要,如果盡早頒布按住宅使用面積售房的政策,鋼結構住宅得房率高的優勢將會被消費者所認識,成為推動體系發展的一個動力。
建筑管理方面,我國現行的建筑管理模式與鋼結構住宅這種工業化生產方式也存在不適應,國外許多住宅生產企業希望進入我國市場,但是按照有關規定,這種企業在我國當申領什么資質?是屬于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還是制造商?這些都亟待解決。另外,高層鋼結構住宅的外墻采用了傳熱系數很小的優質保溫層,這將很大程度地減少用戶冬季的采暖費用,但如果城市供熱部門在收取采暖費時仍然采用面積計量法,購房者應有的利益將無法得到保障,鋼結構住宅的節能優勢也就不存在。
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經濟杠桿的作用,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將失去動力。政府應對開發研究高層鋼結構住宅科研部門和企業提供法規和財政金融的支持。比如,不同的建筑在其全壽命周期中對社會、對環境與資源的影響和貢獻是不同的,開發商要對其造成的全部后果承擔完整的成本,因而應當采用帶有傾向性的稅收政策,如果高層鋼結構住宅墻體采用高效環保節能材料后,生態環境及建筑節能系統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經濟成本往往增加,在沒有得到政府在財政稅收上的具體支持下,這種行為也不會持久。如建立對使用優質材料的減稅、耗能多的建材加收使用稅等等,可以體現社會公正。政府通過對使用不同材料、不同節能水平、不同生態效益的住宅體系,在住宅產業領域建立起傾向性的稅收體系完全是可行的。
因此,政府應通過投資、價格和稅收等政策對發展高層鋼結構住宅予以誘導,制定具體政策,對投資商在提高社會效益所做出的努力,給予經濟上的回報,逐步建立起對高層鋼結構住宅體系有效的支持機制。
三、技術完善
我國的標準規范是針對幾十年來大量使用的結構體系編制的,鋼結構住宅體系此前在我國屬于技術空白,所以不能滿足我國現行強制性規范。例如我國建國以后建造的建筑物多采用磚石和鋼筋混凝土等耐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由此導致我國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在材料選用方面較國外苛刻,鋼的物理性能決定了鋼結構住宅必須考慮防火問題。按照我國防火規范要求,必須涂刷防火涂料或采取其它措施。傳統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將會增加工程造價。鋼結構住宅難以滿足其要求。國內規范與實際情況不銜接的狀況,使鋼結構住宅項目無論在工程報建階段還是在工程驗收階段,都會遇到數不盡的障礙與麻煩。
其次是標準化進程。目前,高層鋼結構住宅標準的制定積累了一定經驗,已頒布《SBS-PCS鋼框架核心筒多層住宅技術導則》和《鋼結構住宅設計規范》,這是對鋼結構住宅設計經驗的總結。從產業化的角度,標準化是高層鋼結構住宅進入實際工業生產的接口技術,是實現產業化的前提條件。住宅建筑標準化要制定和執行一些重要的基礎標準,如模數、模數協調、合理建筑參數、公差與尺寸協調、連接等。高層鋼結構住宅只有在住宅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形成標準化住宅建筑體系的架構,才能后制定規格化、標準化、系列化的住宅用構配件和部品,使部件或部品之間具有良好的協調性、互換性和通用性,為規模化工廠生產作好準備,目前標準制定距規模生產所需要的程度尚有差距。
第三是部品的性能。高層鋼結構住宅體系是一個綜合復雜的技術體系,它涉及到墻體材料、屋面材料、廚衛系統、管線系統等一系列配套體系。這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外墻結構體系,現有傳統的墻體做法很難滿足鋼結構住宅的整體裝配要求。研究輕質、高強、保溫、防水、隔音、易加工成型的新型墻體材料替代原有材料,應用這些新型的墻體材料設計制造出多種類型標準化的砌塊、墻板、條形板等墻體制品,形成以新型墻體材料為主導的結構圍護體系,并定型化、批量化、規模化,是目前發展高層鋼結構住宅的重要環節。只有加強構配件制作的質量、精度和完善程度,為現場裝配創造條件,才能體現高層鋼結構住宅裝配化的優勢。另外,還需加強廚房衛生間及其內部設備進行標準化、系列化的綜合設計,只有通過廚房衛生間單元、管線、設備的定型定位,形成標準化的功能單位,才能為工廠化生產整體型廚房衛生間創造條件。
四、人員素質
高層鋼結構住宅優良的技術性能和產業化生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住宅產業現代化的方向。但我國目前的鋼結構建筑技術應用還不夠廣泛,研究鋼結構的專業人才較少,代表著國家建筑技術水平的大中型設計院絕大多數仍習慣和熟悉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施工技術工人更是短缺。現在的鋼結構工程施工多數仍然沿用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人員的專業技能良莠不齊,難以滿足工業化生產需要,特別是在“三板”安裝、結構安裝、設備與管線安裝、整體廚衛等模塊化安裝等方面問題尤為突出,施工速度優勢得不到發揮,因此必須培養專業化的施工隊伍。
五、發展的途徑
從我國當前的現實條件出發,首先,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宣傳,重視市場推廣,隨著市場發育成熟,高層鋼結構住宅最終成為住宅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次,政府應通過投資、價格和稅收等政策對發展高層鋼結構住宅予以誘導,制定具體政策,對各主體在提高社會效益所做出努力的給予回報。另外,為了不斷變化的住宅市場需求,與知識、信息資源豐富的大學、科研機構的合作應是企業的選擇,也是高層鋼結構住宅提高技術含量的必由之路。高層鋼結構住宅推廣總體上應該從經濟發達的地區開始,逐漸向邊遠地區擴展,從首先掌握技術與管理的企業逐漸向其它企業發展,而且是實現構配件、部品的生產供應產業化、規模化,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整個房屋的產業化。
六、結束語
從歷史上看,產業化的發展往往是階段性的,并且可能充滿曲折,但只要全社會營造良好的住宅產業環境,高層鋼結構住宅體系將是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住宅體系之一。
參考文獻:
[1]鄒晶,李元齊.鋼結構住宅體系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鋼結構,2007,06:10-16.
[2]蔡玉春.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現狀與進展[J].鋼結構,2005,01:79-83.
[3]舒暢.鋼結構住宅技術經濟分析及其產業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