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坤
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摘要:文章通過筆者多年從事建筑設計工作的經驗,主要從住宅建筑朝向、結構、節能、采光、通風和廚房和衛生間等方面針對建筑設計中常見問題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從中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住宅建筑;建筑設計;常見問題;應對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住宅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建筑設計方面,為了提高住宅設計水平,保證住宅設計質量,需要遵從“適用、經濟、安全、美觀”的設計原則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合理組織室內空間,提高室內空間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以滿足不同居住者的使用需求。而對目前來說,住宅建筑設計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不斷地改善與處理,以創造出合理、適用、經濟和生態的建筑作品。本文主要就住宅建筑設計中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進行論述。
1 住宅建筑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的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的住宅建筑物的工程在逐年增加,實踐中我們發現這些住宅建筑的設計方案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缺陷,下面筆者將進行簡單的介紹。
1.1 住宅建筑的朝向設計不科學
我國的地理特點是以北溫帶為主,所以要想保證住宅建筑的朝向的合理,就必須在設計過程中做到將住宅建筑設計成朝南向或者朝北向,當然,以坐北朝南為最佳,而最忌諱的就是朝西向。但是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的住宅建筑都存在著朝向問題,這使得整個的住宅建筑的質量受到影響。所以,住宅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確的朝向,不能以追求和迎合建筑美觀和其他目的而隨意改變建筑的朝向,這將大大的影響用戶的居住條件。
1.2 重視住宅建筑的造型美觀,忽視其節能環保性
雖然我國已經將節能降耗作為“十二五”時期發展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其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尤其是在住宅建筑的設計上,設計者更加注重住宅建筑造型的美觀性,而忽視了其節能環保性,從而出現住宅建筑節能效果較差的問題。
1.3 住宅建筑的采光不足
充足的日照是合格的住宅建筑的另一個標準,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采光,不僅可以營造明亮舒適的居室環境,也有利于住戶的身心健康,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建筑物的采光問題。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我國目前的很多住宅建筑并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這樣幾種:(1)開發商為了追逐利潤,單方面縮短住宅建筑的間距。(2)擅自擴大住宅面積導致的采光不足。(3)其他設計中的不合理因素。
1.4 住宅建筑的通風效果不佳
除了充足的采光,良好的通風也是住宅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因為良好的通風性能可以保持住宅建筑的空氣流動性,從而使得住宅內的空氣保持新鮮和清潔。但是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住宅建筑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導致了一些房間的通風性能不佳,這是我們要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中避免的。
1.5 住宅建筑內部結構布局不合理
住宅建筑根據其面積大小,可以設計成單層或者躍層兩種形式。在單層設計中,存在著臥室面積過大、給人凈高較低的錯覺,盥洗室位置設計不合理、廚房過小等問題,影響住宅建筑使用的協調性與舒適性;另外,有些設計者將小面積的住宅建筑設計成躍層形式,不僅影響了住宅建筑原本的使用功能,同時也對老幼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便,存在安全隱患。
1.6 廚房和衛生間設計不合理
在目前建筑行業形勢下,國家還沒有對廚衛管線布局做出統一的標準,各種管道的配置任意性大,各專業過分強調本身的特點,而不是服從使用功能,考慮放置設備及裝修的要求。從而導致廚衛管線布置缺乏協調,特別是煤氣管任意穿行廚房,造成廚房布置櫥柜困難。小面積住宅衛生間比例偏大。目前中國的衛生間設計中存在著盲目追求增加衛生間個數的傾向,在小面積住宅及經濟適用住宅中設多個衛生間既不經濟也無必要。衛生間干濕不分,設計不細。
2 解決住宅建筑設計問題的有效策略
2.1 選擇合理的建筑群體布局形式
建筑的布局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建筑的方位、采光的限制區風的影響和建筑群體布局形式。
合理的建筑布局形式是創造適宜的建筑微氣候環境的基礎,對建筑單體的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選擇布局方式時,應充分考慮不同氣候區的大氣候環境,例如對于濕熱氣候區,應采用松散布局加大場地空間尺度以增強通風防濕的效果,而對于干熱氣候區則應該采用較為緊湊的布局形式以使建筑互為遮擋,并使與之交織的場地能被覆蓋在陰影之中。不同氣候區域建筑布局形式上的差異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建筑對氣候的適應性,同時也反應出建筑的地域特色。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增大建筑周圍的通風,如交錯布局的建筑。不同街道的方向對建筑與場地的通風也有很大影響。平行于主導風向的街道內風速最高,而垂直于主導風向的街道能使大部分風吹過建筑,在街道內則產生低速的紊亂的風。如果街道走向與主導風向成一個斜角,將使建筑的兩側產生正壓,另兩側產生負壓,使建筑內產生最大的對流通風 如果街道走向偏離主導風向大約在20~30°之間,風在街道內的循環會加強,進而在整個城市中運動。一般說來,狹窄的街道會使風速減小,而寬的街道由于摩擦減少,空氣會更快地流動 在炎熱干燥的地區或中等潮濕的地區,在房屋的上風向修建噴泉或水池,或者把房屋修建在湖泊的下風向,可以為進入建筑的空氣降溫。
2.2 注重住宅建筑形體設計
建筑形體設計應綜合考慮建筑功能、造型以及使用的要求。體型設計的基本原則為盡可能的減小建筑外表面積,并使熱工性能較差的的外表面積降至最少,對冬季需要利用太陽能的被動式采暖建筑,則需盡量擴大南立面,在滿足通風采光的要求的基礎上,減少北向、西向等不利朝向墻面面積及窗地比。
2.3 加強建筑剖面自然通風設計
自然通風具有能有效的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除濕降溫、提高環境的熱舒適度,而且技術成熟、廉價等特點,采用自然通風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空調制冷系統。從建筑的剖面設計入手,能有效的利用氣體流體力學的相關原理,產生最佳的建筑自然通風方案。自然通風的效果與室內氣流速度的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通風口越大,風速越大,通風效果就越好。但是,有資料顯示,當出風口的面積大于進風口面積的10%時,室內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風速。為達到更好的室內通風效果,建筑剖面設計時應當合理安排好進風口和排氣孔的位置,以保證通風流暢。同時在屋頂或閣樓等高位置設置通風口。由于太陽輻射對頂界面的加熱作用,使頂部空氣受熱后上升,形成室內氣流。在屋頂上裝設排氣裝置和通風窗有助于將內部的空氣排出戶外,若內部裝上遮陽幕和有隔熱性的開蓋板,則效果更佳。
2.4 提高住宅建筑設計者的節能意識
保證住宅建筑的質量是設計者在設計住宅建筑過程中應該遵循的、最為基本的原則,除此之外,設計者還應該提高節能降耗的意識,尤其是在現階段我國能源危機的局面下,更應該提高節能意識,加強節能設計。設計者可以利用新型的節能材料,也可以改進設計方法,大膽進行住宅建筑的創新布局,從而在保證住宅建筑質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2.5 合理布置廚衛格局
廚房和衛生間的設計也是設計師所要著重關注的地方。對于廚房的設計,一定要事先考慮好各個功能區域的位置預留以及天然氣管道和電線線路的設計。現在很多設計一味的追求增加衛生間的面積和數量,而不考慮房屋的面積和實際情況,這是不合理的。另外,衛生間的設計一定要做到干濕分區。廚衛布局合理完善的住宅設計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建筑設計。
2.6 應用現代先進技術,實現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發展模式
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住宅建筑設計者也可以在設計中,科學、合理地引進這些先進的技術,形成系統的、直觀的設計模型,并利用這些技術提高住宅建筑的智能性,實現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發展模式。
3 結束語
總之,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我們應充分了解建筑設計的多樣性、適用性、可改性及智能性的基本特點,不斷地總結設計經驗,發現問題并重視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適合人們長期居住的建筑作品。
參考文獻:
[1]韋蘭德.住宅建筑節能設計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1,(08).
[2]盧深.淺析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設計[J].中國城市經濟,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