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
茂名市高州公路局 5252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城市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汽車的擁有量和公路的使用率大幅提升,因此,我國公路在質量與段量方面要求不斷增加。就我國目前的公路工程的現狀來看,施工工程是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因為施工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技術與質量問題,從側面表明我國公路施工技術依然存在不足之處,這應當認真不斷地加強施工工程的質量監管與控制,保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
關鍵詞:公路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現時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公路工程隨著經濟發展需求也不斷嚴峻,在現有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公路施工過程中,一些企業投資、施工及監理單位為了進度或追求最大的利益化,忽視了對施工過程中技術及質量的控制與管理,直接造成了很多工程方面的嚴重后果。因此,不但要嚴格合理選用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技術問題,還要加強對質量的控制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公路項目的施工質量。
一、我國公路施工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各項基礎設施的工程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且,我國現有的交通工具日益增多,道路網的負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緩解我國嚴峻的交通形勢,各地的新建、改建的公路工程項目紛紛上馬。然而,伴隨著公路施工項目的增多,在公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有部分施工企業在施工中偷工減料、弄虛作假,導致許多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不能夠達到規范的標準,無法滿足使用的要求,要么就是在路橋工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安全隱患,甚至導致發生嚴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二、公路施工中的技術分析
(一)公路路基施工技術
路基施工在路橋施工中是關鍵步驟,只有保證其質量,才能確保上層建筑的穩固。在路基施工中,要特別重視軟土地基的處理。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建設的迅速發展,針對軟土地基,在防止路堤失穩定、沉降觀測控制、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對處理的軟土地基用沉降速率作為鋪筑路面時間的沉降控制方法控制,使得在軟土地基上一次建成高級路面(而不是前期鋪筑過渡路面)的關鍵技術問題得到了解決。
1、灰土擠密樁
當軟土地層含水量過大或過小時,采取灰土擠密樁。含水率過大可往孔內填干土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或快速成孔澆灌或邊成孔邊下套管,或成孔后下套管;含水率過小,應預先浸濕加固范圍內土層,成孔順序應先外圈,后里圈并間隔進行;對已成孔,應防止受水浸濕,且應當天回填夯實;為避免夯打造成縮頸堵塞,應打一孔,填一孔;當樁孔較密土質松軟,應采取間隔跳打夯實。孔填料前應先夯打孔底3-4錘;根據試驗測定的密實度要求,隨填隨夯,嚴格控制下料速度和夯擊次數;回填料應拌合均勻,并控制其含水量;每個孔填料用量應與計算用量基本符合;夯錘重不宜小于100Kg;錘型以梨型或棗核型較合適。有利于夯實邊緣土,不宜采用平頭夯錘,落距一般應大于2m;如地下水位較高,應降低水位后再回填夯實。已出現疏松、斷裂或夾層,應用洛陽鏟全部取出來,按規定重新填夯灰上,達到設計要求。認真按操作規程施工;灰土要按配合比稱量,攪拌要均勻,干濕要適度;每次下灰厚度、數量、落錘高度、夯擊次數要按試驗規定做到前后一致:施工中嚴格按質量評定標準進行抽樣檢驗。
2、輕質路堤
用輕質材料填筑路堤可減輕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目前國內已有應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經驗,可使路堤自重減輕25%左右。用重型擊實試驗法測定最大干容重為9-12KN/m3。硅鉆型粉煤灰粘性小,不具塑性,但液限在64%左右,最佳含水量37-41%,有良好的壓實性能。粉煤灰路堤邊坡表層1-2m用粘質土包覆,以穩定邊坡和利于長草,路床頂面用粗粒上封閉厚0.3-0.5m。
3、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淺層(一般小于3m厚)的軟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鋪筑上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過濾、排水和加速固結等作用,從而取代常規的置換方法。軟土層厚度3-5m,采用土工布與砂墊層聯合處治,排水砂墊層的厚度可由50cm減薄至30cm。也有在路堤下面與地表之間鋪設多層土工織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強度克服地基的滑動變形來保持穩定,通過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載予壓,使地基迅速固結。
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土工格柵,以及采用網箱席墊處理軟土地基,其主要作用是使地基土和填料向上和向兩側的位移受到限制,減少局部荷載。采用網箱席墊可減少總沉降量40%左右。
(二)路面施工技術
路基工程結束后,進入路面綜合施工。砼路面施工應該臭味相投采用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和新技術,才能適應社會進步需求,不斷提高砼路面工程質量和施工技術水平。為了提高路面強度,應將一層鋼筋網鋪設在在交通繁瑣的路段地基上,可提高路面的韌性與整體性,但要保證鋼筋網的完整性,不可出現焊接冷縫。為了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滿足路面施工攤鋪工作性、彎拉強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經濟性等技術要求的砼材料,還可將化學凝結劑添加在路面,可起到一定的提高路面抗壓能力作用。
(三)混凝土的澆筑技術
在公路建設中,混凝土是構建各種結構的基礎,必須重視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這就要求施工人員應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混凝土主要由砂、碎石、水泥等構成,其強度與剛度則由混凝土配合比決定。混凝土施工包含多個階段,包括混凝土配比、攪拌、澆筑等。因此,施工人員首先要根據施工要求中的比例配制出樣品,并檢測其各項性能指標是否滿足標準,再進入到混凝土頂拌階段,一般該過程主要是由大型攪拌機完成。然后,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可使用自動傳送技術。混凝土澆筑時,可使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鋼筋勁性結構施工技術等,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排水施工技術
在公路施工項目中,除了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原因會對路面產生損壞外,水也極易對路面造成侵蝕,特別是在粵西地區,必須重視公路施工的排水功能。為了防止水侵蝕路面而影響公路的使用性能及壽命,施工單位常采用坡度法。所謂坡度法主要是指將公路路面中心坡度提高,并降低其兩側坡面的坡度,從而有利于積水的排出。為了提高排水效果,還可將排水管道設置在路邊。此外,重視公路裂縫的修復,也是排水施工的一部分。
三、公路施工質量控制對策分析
(一)認真進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公路在施工前,施工單位要指派專門施工人員對施工圖紙、施工方案等資料進行審核,結合施工實際及氣溫、氣候等因素,優化各道施工工序,以免對施工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還要認真做好各種技術準備及交底工作,積極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并加強施工組織及質量管理。
(二)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
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故重視施工技術的管理至關重要。施工技術管理主要包括對技術組織、監督、檢查等環節進行質量監督與控制。加強技術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各個技術環節出現的問題,并有利于新技術、新材料及新工藝的運用,提高施工效率及技術含量。所以,在公路施工中,管理人員應積極到現場對施工技術進行指導、監督與管理,將責任明確落實到各個部門及人員身上,保證技術措施的到位與達標。
(三)加大對施工材料及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力度
在公路項目中,材料及機械設備占據著很大比例,對施工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在材料方面,要嚴把質量關,包括材料的采購、進場及使用。施工單位要選擇合理的材料供應商或生產商;材料進場時,要對材料進行仔細的檢查,并進行必要的質量檢驗,合格后才可進入施工現場;使用時,要再次查看材料是否變質或損壞,禁止使用不達標材料,產生質量隱患。在機械設備方面,應檢查設備是否滿足以下條件:①所選設備是否符合施工需要;②設備性能是否良好,并達到施工標準中對機械設備要求的性能等級等。所以,在施工前,管理人員應先讓技術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指標與施工要求相符,以利于施工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