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迪云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茂名高州供電局新垌供電所 廣東茂名 525200
摘要: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是保證線路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時發現線路中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并開展針對性的檢修和維護工作,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配電網;運行;故障;可靠性
1.配電網設備運行可靠性的影響因素
配電設備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4種情況。
(1)變壓器故障、戶內10kV少油、真空斷路器故障,以及電壓、電流互感器故障等都有可能造成對外停電。
(2)配電網的線路老化、技術過于陳舊等現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事故的發生率。
(3)配電網三相開關中的一相沒有合好或合不上將會造成線路非全相運行;線路某相嚴重過負荷,將使跌落熔斷器一相熔斷;線路斷線及接點氧化接觸不良等將造成缺相運行。另外,由于10kV配電線路上的瓷瓶(針式、懸式)、避雷器、跌落保險的瓷體常年暴露在空氣中,瓷裙內積污穢或瓷體產生裂紋,都會降低瓷瓶的絕緣強度,當陰雨受潮時,瓷瓶就會產生閃絡放電,嚴重時會擊穿瓷瓶,造成接地故障。
(4)由于線路斷線或拉線斷線,而使耐張桿或直線桿傾桿;一相導線斷落在地上,或搭落在電桿及金屬上,或因導線與樹枝相碰,通過樹木接地,都有可能對配電網的正常運行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2.增強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2.1 提高設計環節的供電可靠性
若要提高供電可靠性,應該在線路設計之初就將環境因素、地理因素等都考慮在內,如:在線路通道不良、樹線矛盾突出地區采用絕緣架空線,提高絕緣化水平;設計一條新線路時,采用“N-1”的接線方式,提高線路間的互供能力;按主干線分段原則,在10kV主干線上安裝干線分段開關、分支線開關,縮小停電影響范圍;在設計處于雷暴區域的線路時,應考慮安裝避雷器、避雷線等防雷措施,減少雷擊故障率。
2.2 提升配電設備的可靠性
(1)積極采用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
采用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能夠明顯地提高配電網的自動化程度,從而使配電網能夠及時有效地對事故作出正確的反應,縮短配電網對事故的反應時間,確保配電網能夠在事故發生時對故障部分進行隔離,并對非故障部分正常供電,以減少配電網故障對用戶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配電網的設計與管理人員應當根據當地配電網的特點,選擇恰當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建設方案,保障自動化系統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同時,做好配電網的實時監控工作,了解并掌握配電網的運行狀況和故障原因,以便從中總結出當前系統中存在的問題,為配電網的技術革新提供依據,如:某縣供電公司在發生障礙、異常較多的饋線處增設線路故障指示器,以便能及時找到故障點;通過站內遠方終端RTU向調度SCADA 系統傳送數據和接受操作命令,同時也向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傳送數據和操作命令。
(2)加大配電網管理與維修力度
提高配電網管理與維修的力度,完善管理制度,縮短檢修時間,及時發現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出現配電網帶病運行的狀況,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率,維護配電網的可靠運行。為此,應當合理調整配電網的檢修計劃,推行一條龍檢修,將可靠性管理與生產計劃科學結合起來,合理利用停電時間,杜絕重復停電。例如某縣供電公司要求上報停電計劃時,應與停電范圍內的生產消缺、其他需停電進行的業擴、代工工程等同時施工,以減少重復停電。實際檢修時,在保證作業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進行帶電作業,從而進一步縮短配電網的停電時間,提高配電網運行的可靠性。
(3)提高配電網的自動化水平
將計算機技術與信息管理技術應用到配電網的運行管理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配電網運行的可靠性,還能起到控制配電網運行成本,降低配電網管理難度的作用。因此,在進行配電網改造與維護的過程中,應當加大配電網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建設,逐步實現配電網的自動化、綜合化與智能化,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代替人工管理,有效降低人為失誤導致的配電網運行事故。同時,該技術還能夠明顯提高配電網對故障的反應速度,減少配電網的故障面積和故障時間,確保配電網的穩定運行。
(4)增強配電網的防護設施
增加配電網的防護設施,能夠提高配電網對自然因素的抵抗能力,減少雷擊引起的配電網運行事故,同時還能夠改善系統過電壓對設備的危害,減少絕緣設備破壞造成的事故,增強饋線自動化對單相接地故障的判別能力,對維護配電網的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1)選用高度可靠的供電設備,并做好供電設備的維護工作,防止各種可能的誤操作。
(2)采用安全自動裝置,主要包括低頻率自動減負荷裝置、高壓線路的自動重合閘、自動解列裝置、按功率或電壓穩定極限的自動切負荷裝置等。
(3)合理配置繼電保護裝置,包括高低壓用電設備的熔絲保護及保護整定值的配合.當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用保護裝置迅速切斷故障,將事故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4)提高送電線路和變電站主接線的可靠性,向城市和工業地區供電的變電站進線應采用雙回線,以不同的電源供電,重要的用戶也要采用雙回線雙電源供電,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5)提高線路設備的絕緣化率,如采用絕緣導線、集束導線,開關、跌落等設備的引線也采用絕緣線.另外,加裝開關絕緣罩、配變絕緣罩、避雷器絕緣罩等,減少因施工機械誤碰導線、漂浮物纏繞導線等外力破壞造成的線路故障停電。
(6)完善配(供)電管理系統
完善配電系統的計算機監控和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提高供電可靠性,而且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配電系統的各個領域都在發展自動化,其趨勢將是綜合化和智能化。未來的配電管理系統將是一個具備數據采集與監視(SCADA)、負荷控制與管理、自動繪制地圖與設備管理、工作順序管理和網絡分析等功能的計算機控制系統。
2.3 擴大帶電作業范圍并推廣狀態檢修
系統和設備的計劃性檢修是歷年來不可避免的影響因素,通過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可以減少其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合理安排檢修計劃、提高綜合檢修率,以及擴大帶電作業的范圍,都會減小由于檢修所帶來的對配電網可靠性的影響,其中擴大帶電作業范圍能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對于電氣設備維修,我國長期實行定期計劃維修制度,其主要特點是將時間周期作為設備維修的基礎,只要到了計劃維修的時間周期,在無特殊情況下都必須進行設備大修或小修。這種維修制度對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起到了預防為主的積極作用。隨著電氣檢測技術的進步,以及在線診斷和計算機數據信息處理的發展,目前正在研究和推廣狀態維修制度。它的主要特點是利用各種測試手段(包括常規和在線監測)、數理統計、在線診斷等技術,對運行中的電力設備的實際狀態、變化趨勢和規律,進行科學預測和評估,作出是否需要進行檢修的決定。它與定期計劃維修的主要區別是,以實際運行狀態取代固定的維修周期。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狀態維修制度比定期計劃維修制度要優越,它不但可以提高供電可靠性,而且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因此,國家電網正在逐步實施并推廣設備狀態檢修,從而有效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3.結語
通過完善的管理措施,加強配電網自動化建設,擴大帶電作業范圍,實施并推廣配電設備狀態檢修,可以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能夠有力推動電網的建設與發展,從而對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符青.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18).
[2]麥友發.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1(4)
[3]顧林.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科技資訊,2008(4).
[4]劉丹陽.淺談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及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廣東科技,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