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民江
摘要:工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經濟的持續性增長能夠減少一定的風險。若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減少,那么就會有產能過剩的風險顯現出來。在現代化環境發展過程中,技術性的風險不斷的增加,一些工業結構的升級和創新也有了更多方面的要求。在寬松的經濟增長政策落實方面保障工業經濟的穩步增長和前行,以此激發出工業投資領域的創業活力,讓產業的法規建設更加完善,市場的競爭性不斷提升。基于此,本文對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以及政策建議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工業經濟;運行;特征;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2
工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多種產業的進步,在工業經濟不斷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對基本特點和相關的政策進行一定的思考、研究。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運行情況下,面對經濟增長會速的現狀,對于各項指標下降的趨勢進行研究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經濟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且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和應用。
一、對當前工業經濟特點的分析和研究
(一)經濟增速勢態回落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經濟的增長出現了大幅度回落的局勢。以2015年的工業經濟增長情況看,8月份的經濟增長值為7%,已經呈現近五年來的最低值。在1月到10月之間,具有比較大規模的工業增長值為8.2%,比去年的同一時間中降低了大約2%個點。從工業分類上看,制造業的回落不到1%,礦業生產也降低了大約2%,在電力、煤氣以及水的生產方面,降低了大約3.9%.當前的指標,8、9、10月份制造業的產品在訂單上以及庫存上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由此工業生產的動力不足。對此現象的原因分析,基本為在下半年時,固定資產在投資方面增長的速度變低,并且房地產還有制造業的投資業在持續性的下降。房地產商品房的價格跌落,增加了庫存量,由此市場的壓力空前增加,社會生產出現了累積性效用。從1月份到7月份,庫存的數量進一步提升,由此一些企業就可能在下半年時要滿足市場要求就要在庫存的基礎上完成,這樣足以說明當前的市場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比較弱小。國家的政策不同,對于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獎勵性措施,除了鐵路和船舶影響的一些行業以外,其他行業都處于持續性回落的狀態下,和去年同一時期相對比,其他行業也是處于小幅度的回落狀態下。
今年的經濟情況同去年同期相比較,工業上的整體經濟效益還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在1-9月份的情況看,具有大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在主營業務的收入方面以及所得到的利潤方面和同期的相比較已有很大的增長,增長點為8.0%,但是和去年同期的相比較分別出現了回落的現象,回落了3.1%和5.7%.盡管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上,效益指標相對來講有所提升,但是等到下一季度還是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在八月份的時候,利潤的總體的度比同期大約下降了5%,同上個月相比較,下滑了大約15個點,已經呈現出一種大滑落的趨勢。在10月份僅僅增長了0.5%,這種效益下滑的表現主要是因為收到了基數的影響,基數高,內需還比較弱,并且PPI的下降幅度非常大,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嚴重下降。在八月到十月期間,PPI和同期的比較呈現了持續性的下降趨勢,下降的幅度也一直在擴大。如果從工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工業效益在結構上呈現出來的這種特點和現象,表現的最后結果是工業傳統行業在盈利方面的能力下降非常嚴重,但是裝備制造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在盈利方面表現出來了非常大的潛力。從一月份到九月份,國內的采礦行業利潤要比往年也有所下降,同樣,石油以及其他資源的開采利潤方面也有所下降。裝備制造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之所以利潤非常高時因為我國在鐵路、船舶以及航天航空方面發展比較迅速,例如,從汽車制造業產業的來看,同期增長了大約20%,電氣方面也增長了將近20%.在鋼鐵生產和石化方面,這些屬于原材料的工業領域,因為需求量不是特別大,也收到了價格方面的方面的影響,因此主營業務的利潤仍然呈現出增長速度回落的情況。其中比較明顯有煙草和日用品行業,在人們生活的食品以及紡織等行業上,這些都是傳統行業,利潤的增長速度非常慢。
(二)技術升級存在風險
技術的發展,勞動力素質的提升讓勞動力的成本也在不斷的加大,同時資源的約束力更強,在這樣的情況下,工業增長在擴張方面的潛力就會變小,這樣國家工業在發展上,技術的集約性就會有較大的體現,也是未來發展道路上一種必然的選擇。因為當前的市場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對于知識和產權的保護不是十分的有利,因此工業更加關注的是勞動力和資本會給企業帶來的擴張形式,但是對于自我的創新卻有所忽視。這樣所導致的后果就是技術積累程度比較落后,存在技術升級的風險非常大[1]。
二、對于經濟形式的研究和政策方面的建議
(一)工業形式判斷
很多原因的重復導致了經濟的回落,尤其是在部分領域內已經有了非常忙大的回落趨勢,對以前持續性的增長勢態預期有所破壞,這種經濟的發展形式還在比較合理的區間內。在10月份,制造業的PMI經過調查顯示為50%,從生產的情況以及訂單的指數和出口訂單的情況看,這些指標都比行業的最高臨界點高,這已經充分的表現出工業在生產上會繼續的擴張。國家一些政策的落實,還有基數的影響減弱,工業會繼續恢復原裝,然后大約保持在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長。我國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結構也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這種改革會推進一些新興產業的出現,國家也支持小微企業或者是服務業的不斷的發展。國務院在行政審批方面還會用改革來改變現有的趨勢,讓工業發展以市場為準繩,讓工業在市場的軌道上正常的運行。
(二)工業發展的政策性建議
首先,強化定向寬松穩健的政策,以此保障工業的平穩性發展。在工業上實現穩步增長以及經濟結構調節等等方面的問題,保障工業更加平穩性發展,讓工業的規模也不斷的擴大,這樣就需要長期的關注工業質量以及效益方面的協調性發展。從上文的分析中能夠看到,經濟的持續性下移態勢,就可能會出現一些穩步經濟增長的政策。政策主要傾向于國內工業經濟的穩定性增長,以此促進投資的穩定性。可以通過財政的方式、稅收的方式對投資結構進行多方面的調整,讓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更加完善。在當前的金融發展體制上,由于匯率市場方面的變化,金融市場的準入政策也需要更加的寬闊。
其次,民間借貸的拓寬以及新興行業發展活力的激發。在產業發展上需要對產業的準入門檻進行拓寬,全面的建立起行業準入方面的標準和政策,這樣民間的投資范圍就會更加廣泛,可以進一步拓寬的領域有汽車行業,減少壟斷行業的數量,以此讓不同類型的企業都能夠在競爭比較公平的市場上生存。民間投資是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民間金融體系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促進性作用,在對此加以關注的過程中,民間投資還需要在融資以及擔保和創業投資機制方面發揮出更好的效用。
最后,讓市場發揮出競爭方面的優勝劣汰作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要強化企業在競爭中的退出機制,不斷的用法律的作用,使一些破產的產業能夠在規定的范圍下進行自我反應,讓不能適應社會和市場要求的企業依法退出。在對過剩產能的不斷約束和激勵的前提下,可以探究出能耗方面的排放以及指標交易的情況,然后利用市場的屬性對落后的產能進行淘汰。建立起淘汰企業在推出以后的幫扶政策體系,讓落后的產能也能夠得到幫助和補償,另外,完善的社保體系能夠極大的降低企業在退出市場以后可能對市場所造成的不良影響[2]。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以及政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全文一共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對當前工業經濟特點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包含經濟增速勢態回落、經濟效益出現下滑的趨勢、技術升級存在風險;對于經濟形式的研究和政策方面的建議,對工業形式進行了判斷,進而提出工業發展的政策性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提升和促進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修靜,劉海英,臧曉強等.綠色信貸、節能減排下的工業增長及預測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15,37(3):55-62.
[2]肖瀟,劉泉紅.工業增長與企業盈利水平的因果關系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11(2):68-73.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