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理常
雷州市建筑設計院
摘要:創新設計是建立在對建筑條件進行充分而深刻的基礎上,抓住問題的本質和建筑目標,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充足的設計靈感,創造出實用性和藝術性統一的建筑物。本文就建筑設計中創新思維的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介紹和分析,最后提出創新思維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創新思維;建筑設計;應用
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是指建筑設計人員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已經掌握的信息為基礎,通過各種思維方式和方法,對建筑設計的各個要素進系統性的整合,從而取得具有首創性和一定價值成果的思維活動。與傳統的設計思維相比,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更加強調創新方法的應用和首創性。
一、創新建筑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1.創新建筑設計的基本概念
所謂創新,就是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建筑設計是現代科學技術和藝術創作的結合體,是創新思和現實條件合成的產物,是運行過程中設計構思組合所產出的全新設計理念。現代建筑設計是以人為宗旨,滿足人性化需求,以改善城市環境和效率為目標,綜合將城市各個要素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最終形成科學、合理、環保、節約的建筑群體。
2.建筑設計的創新原則
在建筑設計實踐中,建筑設計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利益相關者比較多,設計要求較高,一些設計師創新思維過于活躍,在實現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嚴重脫離設計原則,片面追求異性化、獨特性,造成實用功能和視覺效果不佳的結果,因此必須創新設計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
(1)聯系性和動態性設計原則
聯系性原則主要是指在設計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建筑系統各方面因素,還要對建筑周圍環境 進行深刻的分析。動態原則主要是指把握建筑設計的內外聯系以及設計發展變化的方向、趨勢、動態,還要研究建筑設計的發展規律、應用效果等。動態性原則對于建筑設計來講要立足于現實、兼顧未來、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
(2)整體性和綜合性設計原則
整體性設計原則是從建筑設計的整體效果來考慮,正確分析整體和部分關系、結構、功能,充分發揮兩者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結合的作用。綜合性設計原則是指把設計各要素、內容、結構、關系、功能等進行綜合考慮,從綜合的角度上進行分析,最后再歸納綜合各功能。建筑設計要逐層次分析、反饋,按照差異化原則重新進行分析、修改、整合,最終達到部分和整體的高度統一。
(3)可能性和效益原則
創新設計必須要在現實條件下進行設計,要立足于當前建筑水平和技術,保證設計的可實現性。同時還要依據預算額度進行設計,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果和收益。某些設計不分情形和建筑功能類型的差異,用一種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片面追求奇異空間的體驗。在空間尺度或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創新,忽視功能、經濟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則,這些所謂的設計創新是萬萬不可取的。
二、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特征
要想充分合理的運用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就必須要充分的把握現有的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特點。這種創新建筑設計思維,同其他的創新思維一樣,具有突破傳統,彰顯個性的特點,但是又同其他領域的創新思維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筑創新思維的反思性、建筑創新思維的超越性以及建筑創新思維的實踐性、建筑創新思維的相對性、建筑創新思維的兩面性。
1.建筑創新思維的反思性
所謂反思性,就是指在建筑創新設計的過程中,要對現有的建筑設計方案不斷的反思,以便不斷的完善,并且要在反思的過程中打破慣有思維,實現真正的創新突破。
2.建筑創新思維的超越性
所謂超越性,就是說在建筑創新思維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對現有的已經實現的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進行超越,并且不斷的完善和改進現有的建筑設計,以此來推動建筑設計方案的不斷發展。
3.建筑創新思維的實踐性
所謂實踐性,就是指在建筑創新思維的設計過程中,要始終同現有的建筑實際相結合,每一項創新都是基于現有的實際情況的創新,因為如果一項建筑創新不能夠有效的應用于現有的實踐中,那么無疑是失敗的。
4.建筑創新思維的相對性
所謂相對性,就是指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任何一種創新思維都不是永遠處于創新前沿的,而當下所有的創新思維在日后也必然被取代或者被淘汰。所以,設計者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不要奢望每一個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夠永遠保鮮。
5.建筑創新思維的兩面性
所謂兩面性,就是指在建筑設計的創新過程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所以在考量任何一個元素的時候都不能單獨判定其好壞。
三、現代建筑設計中創新思維的應用
1.加強對建筑設計理論創新設計的重視
建筑理論是指人們關于建筑設計知識的理解和論述,是設計師們對設計經驗的總結和規律的發現。建筑設計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建筑科學理論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在專業化的建筑設計理論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建筑設計實踐水平和設計構思創意水平。這就需要設計師們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理論研究成果、新思路、新理念;逐漸開放思想,改變思維方式,大膽運用頭腦風暴法,從而不斷推動建筑設計向前發展,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要加強“本土論”探索,在建筑設計中,要集中反映地域、特色、民族的審美特征,把民族傳統文化和建筑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凸顯出民族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精神。
2.現代建筑設計應體現人文精神
建筑設計是設計者心理認知以及對美學意象的映射和反映,設計并不是孤立的。建筑創作的藝術形式應該給人們帶來一種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特別是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建筑設計創新體現著一種公眾精神,凝聚著整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它體現了新的人文色彩、人文氣質、心理認知等。同時建筑創作也和市民本身的歸屬感、認知感密切相關,因此在城市重要建筑的創新設計中要體現現代人文精神,要和城市精神和市民要求相結合。
3.建筑設計和城市設計相融合
建筑實際不僅受到建筑目標的要求影響,還受到外部空間環境與局部環境等外部條件的影響。因此,在建筑設計構思過程中,要實現某種特質集合,要把建筑形式、空間環境所不能體現的藝術要素充分地表現出來。也就是建筑形態設計和內部環境之間達到內在的統一與和諧,尊重外部環境的多樣性、整體性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完美的建筑藝術形式。高度的和諧統一不僅是現代化建筑美學理念的重要因素,還是建筑設計藝術的本身特征,以及對城市文脈、環境文理的認同和尊重。
4.建筑工程設計中科技的創新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科學技術不僅是對建筑設計的一種信息處理工具,更是建筑設計實踐應用的關鍵部分。建筑設計的創新不單單是在外形上下功夫,還要體現在建筑應用過程中,全面實現科技為藝術服務的理念。例如:在清華大學超低能耗樓設計中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應用了生態艙的設計、太陽能發電的設計、綠色屋頂等。將植物引入室內生長,創造性地增加了與自然接觸的人性化空間,室內空氣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結語
建筑作為一種基礎設施,對人們的生活以及城市建設都有著非常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在現代建筑過程中,設計者應該充分的運用建筑創新思維,打破現有的傳統思維方式,實現建筑功能和布局上的有效創新,樹立每一個建筑物不同的個性,賦予建筑物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的是要遵循因地制宜和辯證創新的原則,否則將無法有效的發揮建筑創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曉雁.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中華民居,2013(07)
[2]倪成云.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幾點思路[J].江西建材,2013(03)
[3]陳文韜.建筑設計創新的社會需求與供給[J].科技致富向導,2013(06)
[4]郭雪宛.新形勢下建筑設計中的創新理念[J].科技致富向導,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