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軼華
佳木斯供電公司檢修試驗工區
摘要:電力系統作為我國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其中人們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能夠顧更好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提高繼電保護技術,優化器配置,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首先將繼電保護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又將繼電保護裝置簡介、維護及實際應用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夠為人們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繼電保護;技術;配置
引言
我國電力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繼電保護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就說,在科技力量與經濟水平同時作用的新時期,電力企業的發展也有了更加寬闊的領域,繼電保護技術作為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提高供電安全與供電穩定性方面,具有非常巨大的意義。我國目前繼電保護發展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得到有效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繼電保護發展現狀
20世紀60-80年代是晶體管繼電保護技術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時期。70年代中期起,基于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集成電路保護投入研究,到8O年代末集成電路保護技術已形成完整系列,并逐漸取代晶體管保護技術,集成電路保護技術的研制、生產、應用的主導地位持續到90年代初。與此同時,我國從70年代末即已開始了計算機繼電保護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著先導的作用,相繼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機保護裝置。1984年原華北電力學院研制的輸電線路微機保護裝置首先通過鑒定,并在系統中獲得應用,揭開了我國繼電保護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為微機保護的推廣開辟了道路。在主設備保護方面,關于發電機失磁保護、發電機保護和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微機線路保護裝置、微機相電壓補償方式高頻保護、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頻保護等也相繼通過鑒定,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機型的微機線路保護裝置為電力系統提供了新一代性能優良、功能齊全、工作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隨著微機保護裝置的研究,在微機保護軟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此時,我國繼電保護技術進入了微機保護的時代。目前,繼電保護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方向發展,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和人工智能化對繼電保護提出了艱巨的任務,也開辟了研究開發的新天地。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將為我國經濟的大發展做出貢獻。
二、繼電保護技術的作用
電器設備的故障常由于電能在傳輸的過程中產生異常所引起的,繼電保護系統就是在出現這樣的故障時,通過有選擇的將故障元件進行切除,使得電力系統迅速恢復正常運行,而且還應及時、準確的向值班人員發出告警信號,告知并及時對故障元件進行處理。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裝置在與電子技術的不斷融合下,其保護的范圍已經逐漸的由輸電線路,擴展到了發電機、變壓器等。繼電保護系統的繼電保護動作就是通過電力系統中的元件發生故障導致短路或者電流、電壓、功率等發生異常產生的變化,來分析并進行繼電保護操作的。所以繼電保護技術應當具有選擇性、靈敏性、速動性、可靠性的基本特點,只有滿足這些特點,才能使得繼電保護技術可以在電力系統出現故障時能夠自動、快速、有選擇地對故障部分進行排除,并保證非故障部分正常運行。
三、繼電保護裝置簡介、維護及實際應用
在市場用電總量不斷提高的形勢下,電力系統的供電穩定性與可靠性也隨之成為了人們所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個個領域的生產也呈現如一篇榮的景象,因此,提高繼電保護裝置安全系數,是非常必要的,具體分析如下:
1.繼電保護裝置的簡介
1.1WSTJ-1微機式繼電保護數字通訊接口裝置
這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較為先進的繼電保護裝置,這套裝置采用傳統數字通信群中的64kbi/s數據接口,但是卻利用了最先進的專業光纜通道傳輸多路繼電保護的開關量信號。
裝置中的繼電保護接口可與相間距離和零序方向保護配合,實現閉鎖式或允許式保護邏輯,構成方向比較縱聯保護。該裝置可與微機線路保護配合,構成各種閉鎖式和允許式保護。
1.2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
對新投運好和運作中的繼電保護裝置應按照《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要求的項目進行檢驗;一般對10kV~35kV用戶的繼電保護裝置,應該每兩年進行一次檢驗,對供電可靠性較高的35kV及以上用戶每年進行一次檢驗。在交接班時應檢查中央信號裝置、閃光裝置的完好情況,并檢查直流系統的絕緣情況、電容儲能裝置的能量情況等。對操作電源進行定期維護。對繼電器、端子排以及二次線將進行定期清掃、檢查,此工作可以帶電進行,也可以停電進行,但必須有兩人在場,其中一人工作,一人監護;必須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的有關要求,所用的工具應具備可靠絕緣手柄;清掃二次線上的塵土時,應由盤上部往下部進行;遇有活動的線頭,應將其擰緊,以防止造成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而危及人身安全。
1.3全數字繼電保護測試裝置
全數字繼電保護測試裝置具有數字化、模塊化、小型化、嵌入式人機界面等功能,主要技術特點為高壓保護、測量裝置等,滿足IEC61850-9-1標準的數字量信號的情況下,從硬件結構和軟件設計實現覺得保護裝置的全數字操作目標。整機采用兩套DSP+CPLD分別作為信號發生和人機監控模塊,其中主控DSP系統采用以太網模塊和自定義的內部通信協議,通過模塊間內部CAN通訊接口傳輸測試數據,而監控DSP系統賦予了整機人機交互和保護自檢功能。該裝置能夠滿足新型微機保護裝置研發中對數字量繼電保護測試數據的需要。
2.繼電保護裝置的實際運用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時期,市場對于電能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提高電網繼電保護技術水平是非常必要的,現階段,我國電網保護以及故障的信息處理都有地級,省級的網絡中心站操作的,相關工作人員首先就要從這個方面出發,不斷進行網絡數據的開發、擴展和研究,從而更好地促進繼電保護裝置的實際應用。尤其是在用電高峰期,繼電保護裝置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電網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處理系統主要由網、省、地級電力調度中心或集控站的主站,各級電廠、變電站端的子站及錄波裝置通過電力信息傳輸網絡共同組成。系統設計目的是能夠切實提高電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要優先采用電力調度數據網絡,保障故障錄波數據能實時上傳。因此系統必須具有分層、分布、開放、易擴展的特性。該系統實現了事故畫面、匯總、網絡探測和跨安全區應用的技術創新,至投入使用以來,經歷了夏季高溫用電高峰、暴風雨,冬季冰雪等突發事件的檢驗,結果表明繼電保護裝置能夠較好的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
結束語
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城市建設中,各個生產領域對于電能量不斷增加,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以及人們的需求,有效提高我國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質量,是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中的重點問題,現階段,在我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的實際運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必然會在很大程度阻礙我國電力企業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我國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重提高。
參考文獻:
[1]鄒培鋒.淺議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及配置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2(16)
[2]張志林.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及配置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