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
【摘要】貝多芬是18C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在他一生中,為后世貢獻了大量的曲譜,而在他前期的創作中,尤其以《悲愴》奏鳴曲最為突出。《悲愴》的創作理念與貝多芬兒時經歷、青年期失聰及社會的動蕩是分不開的,另一個角度來看,《悲愴》的取名也許是為貝多芬后半生不盡如人意的生活埋下了伏筆,但本身更表現出英雄般不屈服的堅定。文章從《悲愴》的三個樂章中音符的律動以及表達的思想情感進一步來賞析這篇偉大的杰作。
【關鍵詞】貝多芬;鋼琴賞析;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被稱為其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杰作,也是因為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透過這首樂曲可以發現,不論是從內容、旋律、結構等方面貝多芬都是用一個個單純簡單的音符譜寫出一份能夠宣泄自己內心的情緒。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則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
一.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悲愴》奏鳴曲首次出版于1799年,是貝多芬早期創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貝多芬此前創作的多首奏鳴曲曾受海頓、莫扎特的影響,但此后逐漸脫離前人影響,朝浪漫主義風格轉型,并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悲愴》正是在這個時期創作出來的。《悲愴》這一標題是貝多芬本人冠名的,獻給他的保護人和朋友——卡爾·馮·李斯諾夫斯基親王。這部構思雄偉、手法簡練的作品以其戲劇性的力量激動人心,是貝多芬早期奏鳴曲中的杰作。這首樂曲表現的是貝多芬對不公正的人生和命運的憤慨與反抗,以及他對不平等的社會的強烈不滿,也反映他對理想的熱烈追求。
二.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第一.二.三樂章的內容賞析
奏鳴曲在音樂樂曲中是比較深邃而包含明顯思想內涵的內容。而《悲愴》包含的三個樂章旋律以及形式不盡相同,下面我們就從內容以及曲風中來欣賞三個樂章所表達的思想內涵。
第一樂章,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一直處于極緩慢的旋律中,伴隨著悠揚、愉快的節奏,但重音在不斷地加強,以此做出強調,但后面卻用輕快簡單的音符將整個旋律帶動起來,與《悲愴》曲名前后呼應,樂曲中個性地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與深度,以及矛盾激昂的生活狀態,貝多芬將這一系列的情感,全部釋放在了這些靈動的音符之上。雖然曲調一直在緩慢的節奏中凸顯,但是依舊能夠感受到其中堅定的思想。而就在人們冥思苦想樂曲的情感規律所表現出的思想深度時,內容豐富而個性深邃的樂曲就這樣結束了,帶給聆聽中的人們無限遐想。
第二樂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基本以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組成,也是充滿祈禱的一首抒情性歌曲。歌曲用比較明快的節奏帶動旋律的生成,聽起來非常的抒情,因此也被稱為是一首抒情性的歌曲。這一樂章中,貝多芬在創作的時候明顯心情是愉悅的,歡快的節奏更表現出他對這個世界的愛恨熱烈。時而伴隨著不急不緩的輕歌曼舞式的風格,體現出恬淡且無刺激的生活狀態,從如此明快的節奏中,也能夠欣賞出其中也表達出了一種對自然的熱愛,猶如午后的陽光,暖意漸濃卻也帶著刺痛一齊照射在身上,二章曲調越接近尾聲,越是想要從中表現出一種明晃晃的情調,然后主旋律由快及慢從高亢出緩緩滑入低凹。
第三樂章,是回旋奏鳴曲式,快板,c小調,2/2拍子。第三樂章也是整個《悲愴》奏鳴曲的結尾篇章,從曲調與風格來看,不失與第一章主題效果的表達有相互相同之處,在有沒的旋律中卻帶著一絲漂浮不定的情緒,像是處在一個屋固定居所的別處,亦或是心緒時刻處于一種徘徊不定的憂思之中。在這一章的旋律表現中,緩慢的音律已慢慢減少,音樂響起的第一聲,便是猶如大雨傾盆而下的連奏,然后慢慢地趨于平淡,這一章在音符的表達中明顯比前兩章更輕松些,歡快的節奏時刻表現出青春洋溢的幸福以及生命活力的不斷向上。但是隱藏在明快的背后,帶有著一絲絲的不安跳動,但卻在這樣的不安中,透露著一種時刻堅定的英雄般的信念,引導著人們邁向新的生活。在這三章樂曲中,段落結尾出幾乎都是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帶著作曲家自信和瀟灑進行英雄不會被擊垮的完結。
三.貝多芬——(《悲愴》奏鳴曲其思想意義深入探究
在貝多芬的心中,一直蘊藏著細膩無窮的情感,它超凡、脫俗、和諧并且表現得十分完美。在《悲愴》中,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埋藏在曲中。偉大的奏鳴曲來自對其深刻的認識,悲傷的意味并不明顯,反而是多了一種英雄般的氣魄,就好比縱觀貝多芬一生所創作的曲目中,絕大多數滲透著一股堅定的理念,當然這跟他幼年時期的學習、青年失聰后的心境及醫生的命運所結合體現出來的,所以《悲愴》的磅礴氣勢更是讓人從思想情感上不容小覷。
《悲愴》奏鳴曲在題目上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從音樂的思想主題上,更突出表現的是對命運的不屈服與抗爭,以及對理想的執著與堅定。所以,橫觀思想精華,《悲愴》是精神上的反思,不僅提升了靈魂上的追逐,更是洗滌了他的靈魂,帶給他一個溫暖的新世界。而縱觀思想意義之精髓,《悲愴》更是體現出了生活唯一不變的真實,這是人類素能達到的最高情感,它既是一切偉大藝術所歸于的類型,更是一切偉大藝術必經的考驗,貝多芬的創作恰恰在靈魂與命運的結合中完美地表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