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萍
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筆者對于高中課改的必要性、目的性、具體內容及相關的操作注意事項等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在新教材的教授中,要改變教學理念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學。教師要善于反思,并在反思中關注學生的成長。在培養學生積累化學知識時,教師不能單純地講解知識,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技巧。新教材探究性的學習知識貫穿于全書,在教學過程中時刻要不忘探究,要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做法,重視探究過程,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達到教師設想的目的。高考牽掛著每個人的心,關系著每一位學生的前途。如果每一節課都探究,時間不允許,有些教學設備也可能無法達到。因此探究并不需要每節課都去做。只需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地進行,上課時重點知識要好好把握,將知識點有規律地貫穿到課堂中,踏實地解決課程的難點內容,使學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上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學習的內容充滿信心。讓他們主動去學,積極努力地去學。教師要轉變觀念,重視知識之間的遷移,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學情,選擇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如何去做呢?我們在化學新課改中要轉變自己的教法和學法,順應教育發展的要求,適應高考考綱。在教學實踐中,摸索適應學生的方法。學會總結與反省,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為學生學習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條件;幫助學生確定方向,選擇適當的內容,教他們快捷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學習達到大綱的要求,符合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在化學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接受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把握好教學的深度、難度、廣度,使新課程的改革順利地進行和完成。
化學新課程改革在理念、本質、操作上都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有巨大的差別。一年中,我幾乎一直沉浸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我應盡早適應這種變化,更快地進入新課改的教學,我認為今后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心態要好。對于新課改要理解,要以歡迎的姿態去主動適應。要清楚,這是一個大趨勢,高中課改的實行是大勢所趨。這樣的話,就只能去適應,而不能被動。一個人真的想改變自己,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才有動力、有激情,才能有創新。在新課改中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創設問題情境,創設學習氣氛,創設學生學習討論的環境,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確認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們去思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動腦、動手去做。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勤于動手、學會合作。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活躍的課堂氣氛。
第二,要看到困難所在。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更強,把握知識的難度層次和技術銜接更自然。而且,其中的“大學內容的下放”“課程結構的模塊化”都要求教師的能力,所以,要看到困難,只有看到困難,才有可能克服困難。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教師要全身心地融到學生中,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師生平等,調動起師生合作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師生的交流。新課改中教師要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結合實際,對于有些很難理解的問題,限于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就要求教師要靈活處理,不能刻意地追求某些教學的外在形式,把課堂教學刻板模式化。
第三,靜下心來,認真研習教材。教師的基本功就在于對教學過程的把握。而只有對教材了然于心,才可能達到此境地。教師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要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求真理。“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地給學生以新奇,讓學生對學習保持的高昂勁頭。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提升,使學生觀察力更集中、更仔細,注意力更持久、想象力更豐富、思考力更敏銳。
教師要學會主動地、創造性地組織開發和利用新課程資源,為每天的教育教學服務。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走出課堂和學校,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總之,只要用心去做、去想、去實踐,豐富的課程資源一定會給課堂帶來無窮的樂趣。
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正確、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理念,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積極開拓進取,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在一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有所認識、有所收獲。我會努力去做一位適應時代的教師、做一位學生喜歡的教師、做一位學校放心的教師、更要做自己心目中想要做的教師。這是理想,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