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
摘 要 在新的電力形式下,燃料管理業務面臨極大挑戰,在電力企業里,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的70%左右,控制燃料成本是電廠降低成本的關鍵,千方百計降低燃料的購買、運輸、存放等費用,在保證發電燃料供應的條件下將總燃料費用降至最低,是燃料管理部門重要的任務與目標。
關鍵詞 電廠 燃料管理系統 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燃料管理的總目標是保證電廠生產完成發電計劃,降低供應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實現上述目標,在燃料管理工作中須完成以下具體指標:(1)保證生產方面要完成:燃料到貨率、定期儲煤指標;(2)保證技術管理方面要完成:檢斤率、檢質率、入廠入爐煤熱值差指標;(3)保證經營管理方面要完成:縮小質級差指標、虧噸虧卡索賠率、標煤單價等;(4)提供強大的決策輔助功能、系統職能管理功能等,采用現代化手段建立計算機輔助的燃料管理信息系統便勢在必行。
1系統業務流程
電廠整個燃料管理活動包括供應商管理、合同管理、計劃管理、結算管理、來煤管理、化驗調度、配煤摻燒管理、庫存管理、化驗管理、結算管理、統計管理,整個系統功能架構應能完整反應業務,并按業務流程設置,形成閉環管理模式。
1.1系統功能設計
業務大致流程是:
(1)當煤車到達電廠站后,煤車貨運員與駐站貨運員進行現場交接。
(2)煤車交接完畢后,駐站貨運員把運單中的發站、發貨人、車號、煤種、標重等信息輸入電腦,并通過網絡傳遞給廠貨運員。
(3)廠貨運員根據采樣原則對傳遞過來的信息,編排樣品編號,并通知鐵路值班員準備接車,通知軌道衡班準備計量,通知煤監準備監督采樣,被通知人員只能收到車號、標重和樣品編號信息,而不知道發站、發貨人等信息。
(4)煤監人員根據獲悉的車號、樣品編號信息填寫煤樣編號單,一個樣品編號對應一個煤樣編號單。
(5)采樣人員在煤監的監督下,按樣品編號對應的車號采集煤樣。
(6)采樣員把煤樣給制樣員,制樣員制成三份樣,分別用于化驗、被樣、紀檢,樣品交給采樣班班長。
(7)采樣班長為樣品編第一次條形碼,并貼到樣品袋上,樣品傳遞給煤監人員。
(8)煤監人員為樣品編第二次條形碼,并貼到樣品袋上,樣品傳遞給質檢中心。
(9)質檢中心為樣品編第三次條形碼,并貼到樣品袋上,樣品傳遞給化驗室。
(10)以上三個編號都存儲到計算機服務器中,禁止人為修改。
(11)化驗室人員接到樣品后進行化驗,并填寫煤質檢驗報告單。
(12)檢驗報告上標注著條形碼3,它傳遞給專門解碼崗位人員,通過專門的翻譯模塊,服務器中存儲著幾次編碼的對應關系,解碼員有權翻譯出最終樣品對應的最初的發貨人幾車號,推出化驗結果與供貨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并把煤質檢驗報告中的相關信息填補完整;
(13)根據化驗、計量、合同信息,為供貨商進行煤款結算,并可統計出燃料結算統計表;
(14)系統提供按供應商匯總的來煤合計,統計出燃料綜合月報表等分析報表。
為實現燃料進廠到客戶結算的流程,系統至少應包括如下的功能模塊:為避免化驗中的舞弊現象,需在化驗管理前、后分別建立編碼加密和密碼解密管理模塊;為保障計量、化驗、結算等主要功能,必須建立以維護基礎表為主傳的綜合管理模塊;為保證結算的順利,必須有合同價格的管理模塊;為提升管理的層次還必須建立分析管理模塊。
1.2系統架構設計
燃料管理系統總體架構劃分為五個層次:硬件平臺(服務器、網絡設施、基礎硬件等)、系統軟件平臺(操作系統/備份系統/防病毒系統/網管系統等)、應用數據庫、JUSTEP X3平臺,業務功能應用層。都建立在若干個商品化程度較好的產品基礎之上,并且通過電廠信息總線將它們集成在統一的數據存取平臺和業務應用平臺上。
2系統技術架構
本系統在開發上選用了思維加速公司的Justep X3平臺。Justep X3業務基礎平臺是從信息化的整體、全局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為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構建、集成、部署、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提供一整套高可用性、高合理性的體系架構,能夠實現“用戶主控,隨需而變,全局規劃,整體集成”的信息化戰略。Justep X3業務基礎平臺使用戶可以在短的時間內構建起大型的復雜業務系統。有了這樣的準備,在業務基礎軟件平臺之上開發管理軟件就可以降低復雜性,省去很多基礎性的研發工作,從而大大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效率。
3應用效果
本系統投入運行后,能夠滿足實際需要,運行穩定、可靠。 燃料管理軟件給日常工作帶來質的變化,首先,利用系統提供的各項功能,確定煤炭采購的合理批量、安全庫存量,控制庫存資金占用;其次,根據系統提供的煤質化驗報告,為結算提供依據,篩選正確的供應商,同時,可對質量進行分析,找出責任,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訴,利用先進的業務基礎平臺JUSTEP X3開發出電廠的燃料管理軟件,適用于新的燃料管理模式,降低人員勞動強度,規范了業務流程,對進一步搞好燃料管理質量,提高發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成果如下:
(1)實現燃料計劃與調運、市場采購、運輸調度、煤質監督、到場驗收、費用管理、儲存與盤點、統計管理、合同管理、燃煤入廠、檢斤檢質、存放、摻配、上卸、核算等所有環節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最終實現對入廠燃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降低企業燃料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
(2)將現行分布在軌道衡、鐵路調運、煤場、結算室等處分散的數據,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統一起來,通過部署四個接口軟件進行數據實時采集,保證基礎數據原始完整和真實有效,為系統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