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蒙 李洪烈 趙冬梅
【摘 要】本文通過介紹電磁干擾產生的三要素,分析了三要素如何具體在產品設計中進行有效應用,得出如何抑制電磁干擾的結論。
【關鍵詞】電磁干擾(EM I);產品設計
1 概述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機載電子設備不斷增多,發射功率不斷增大,其工作的電磁環境也越來越惡劣,電磁干擾(EMI)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電磁干擾已使民航系統失效、通信不暢、計算機運行錯誤、自控設備誤動作等,甚至危急人身安全。產品裝機后調整,以達到相關技術指標是越來越困難的。因此,加強電磁性(EMC),EMI抑制技術,已成為設計人員在系統及分機設計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據資料介紹,對于電磁容性(EMC)技術的研究,國外是從本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的,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德國電器電子工程師協會(VDE)、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等先后制定了一些指導性文件和規程,目前已形成一套較完整的體系,并得到嚴格遵守,美國計算機業即全面執行FCC規程。我國電磁兼容性工作起步較晚,相關標準自八十年代才陸續出臺,應用方面則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而舉步艱難。
2 分析與應用
電磁兼容性是指電子線路、系統相互不影響,在電磁方面相互兼容的狀態。
電磁干擾是指由外部噪聲和無用電磁波在接收中所造成的干擾。
一個系統或系統內某一線路受電磁干擾程度可以表示為如下關系式:
N=G*C/I
G:噪聲源強度;C:噪聲通過某種途徑傳到受干擾處的耦合因素;I:受干擾電路的敏感程度。
從關系式中可以看出G、C、I這三者構成電磁干擾三要素。若要有效對電磁干擾進行抑制,就應該圍繞這三要素,采取相應措施減小干擾,即抑制電磁干擾源、切斷電磁干擾耦合途徑、降低電磁敏感裝置的敏感性。
下面就這三方面如何具體在產品設計中進行有效應用,分析如下:
(1)確定并抑制干擾源
要想掏干干擾源,首先必須確定何處是干擾源,并在越靠近干擾遠的地方采取措施,抑制效果才會越好。一般來說,電流電壓巨變即di/dt或du/dt大的地方就是干擾源。具體來說繼電器開合、電容充電、電機運轉、集成電路開關工作等都可能成為干擾源。另外,軍用115V/400HZ電源也并非理想的400HZ正弦波,而是充滿各種頻率噪聲,是個人不可忽視的干擾源。
針對以上干擾源,可采用的抑制方法有:先用電路時盡可能采用低噪聲電路、瞬態抑制電路、旋轉裝置抑制電路、穩壓電路等。
器件的選擇盡可能采用低噪聲、高頻特性好、穩定性高的電子元件。應當注意,抑制電路中若使用不適當的器件可能會產生新的干擾源。
(2)切斷電磁干擾耦合途徑
電磁干擾耦合途徑主要為傳導和輻射兩種。噪聲經導線直接耦合到電路中最常見的。抑制傳導干擾的主要措施是串接濾波器。濾波器分為低通(LPF)、高通(HPE)、帶通(BPF)、帶阻(BEF)四種,根據信號與噪聲頻率的差別選擇不同類型的濾波器。如果噪聲頻率遠高于信號頻率,常采用LC低通濾波器,這種濾波器結構簡單,濾除噪聲效果也較好。
但是對于軍用或TEMPEST技術以及要求較高的民用產品,則必須采用穿心式濾波器。穿心式濾波器(Feed- thruFilters)也稱為穿越式濾波器,電路結構有C型、T型和LC型,其特點在于高頻特性優良,可工作在1GHz以上。這是其“同軸”性質決定的,由于它無寄生電感,提高了自諧頻率。穿心式濾波器體積小、重量輕,允許電流大大,應用范圍廣。
對于沿供電電源線傳導的噪聲可以用電源濾波器來濾除。前面談到軍用115V/400Hz電源并非理想的400Hz正弦波,而是充滿各種頻率噪聲。同理飛機上直流27V電源,有時也會存在嚴重的干擾噪聲,往往造成設備無法正常工作。這種情況在外場,經常會遇到。在不方便對電源本身(干擾源)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采用交流電源濾波器和直流電源濾波器,可以有效抑制沿電線傳導的干擾噪聲。
在某型無線電羅盤改裝某直升機時,我們對改裝直升機上進入羅盤接收機的交流、直流電源均進行了電磁兼容性設計。為了對經電源傳入的EMI噪聲進行抑制,保護接收機不受其干擾。同時又能抑制接收機自身產生的傳導干擾,以防干擾其他機載設備的正常工作。并在抑制電磁干擾的同時,保證交流、直流電源的功率的正常傳送。我們采用了開容公司的KF-1DOFM-2A型交流濾波器和KF-2B1TM-2A型直流濾波器。兩種濾波器插損指標如下:
插損指標IL=101log10(P1/P2)可以衡量濾波器對EMI傳導噪聲的抑制能力。而開容公司的KF系列電源濾波器具有高至100 M Hz的高插損性能。能有效抑制在10 KHz-100 MHz寬頻帶內的傳導干擾。因此可以滿足接收機工作頻段150-1000 KHz內的高插損要求。
選用該濾波器,在使用中必須注意合理接地和屏蔽,才能達到良好的EMI抑制效果。為減小接好阻抗,濾波器被安裝在導電金屬表面且通過金屬編織帶與接地點就近相連,避免細長接地導線造成較大的接地阻抗。濾波器要安裝在接收機附近且濾波器的輸入線與輸出線應避免耦合,可分別絞合后進行屏蔽處理。
通過以上措施并經試飛使用考驗,已取得了良好的實際使用效果。
在對傳輸線路及印刷電路板的布線設計中,注意進線與出線、信號線與電源線應盡量分開。對于重點線路還可采用損耗線濾波器、三端子電容、磁環等器件進行干擾抑制。對于接口端,國外有帶濾波的D型、圓形、方形連接器產品,這類連接器是在普通連接器上加裝電容或電感,構成濾波電路,其特點是不占PCB空間,不增加體積,這對要求高密度設計的場合十分適用。
對于輻射干擾,主要措施是采用屏蔽技術和分層技術。選擇適當的屏蔽材料,在適當的位置屏蔽,才能有好的屏蔽效果。可供選擇的屏蔽材料種類繁多,有種種金屬板、指形鈹銅合金簧片、銅絲網、編織銅帶、導電橡膠、導電膠、導電玻璃等待。應根據需要選擇。除靜電屏蔽外,還需考慮磁屏蔽以及接地和接大地技術。
(3)降低電磁敏感裝置的敏感度
電磁敏感裝置的敏感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人們希望接收裝置靈敏度高,以提高對信號的接收能力;另一方面,靈敏高受噪聲影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降額設計、避設計、網絡鈍化、功能鈍化等措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3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電磁干擾的抑制方法很多,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綜合運用。但不論選擇什么方法都應從設計之初就著手系統電磁兼容性的考慮,而不是亡羊補牢。據報道,若在產品開始研制時即進行電磁兼容設計,大約90%的傳導和輻射干擾都可以得到控制。因此,在保證可靠性、安全性、質量要求的情況下,選擇適當的電磁干擾抑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