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善東
摘 要:氧化銅礦石難選、指標低、經濟效益低,在研究實驗的基礎上,采用邊活化邊浮選的工藝流程可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邊活化邊;浮選工藝;氧化銅礦石;選礦指標
1 前言
隨著地質資源的減少,越來越多的難選礦石的試驗研究工作擺在選礦工作者的面前。新疆某地現有儲量3000多萬噸的氧化銅礦石,這些礦石的特點是難選,指標低、經濟效益低,因此對這種礦石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本次試驗用邊活化邊浮選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2 試樣情況
2.1 試樣的采取與加工
本次共從新疆某地運來氧化銅礦石分別用150*250鄂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破碎后混合縮分取樣200公斤,這200公斤樣用60*90鄂式破碎機粉碎成3毫米以下用做試驗。
2.2 礦物特征
(1)主要有用礦物有氧化銅,孔雀石,藍銅礦和少部分黃銅礦,輝銅礦。礦化帶分布不均勻,夾有砂巖,品位不高,礦花帶呈南北方向傾斜,與地面夾角200~250之間,直入地下。
(2)主要脈石礦物有石英,方解石等。
(3)礦石的組成見表1。
(4)該礦石經實測:燒失量為6.8%,吸水率為10%,堿溶率為10.46%,真比重為2.5。
表1 礦物組成(金、銀含量為g/t)
元素 Cu Pb Fe C
含量% 0.7 0.006 1.67 0.091
S K Na Ca Mg
0.81 1.9 2.4 6.97 1.24
Au Ag Mo Ni V
0.19 2.7 0.016 <0.01 0.14
P As Si02 Ti02 AL203
0.052 0.020 60.46 0.02 9.08
3 選礦試驗情況
(1)選礦設備:球磨機、浮選機 、抽濾泵。
(2)試驗藥劑:白灰、水玻璃、羥肟酸鈉、異戊基黃藥、2#油、丁胺黑油、硫化鈉、硫酸銨。
(3) 試驗條件。
1)磨礦為-200目占92%(該礦非常易磨很容易達到)。
2)浮選試驗開路流程為三次粗選,二次掃選,二次精選詳見右圖。
3)選時間的確定為第一次粗選3分鐘,第二次粗選4分鐘,第三次粗選5分鐘,再經過二次掃選每次都是5分鐘,三次粗選精礦合并后精選二次第一次1分鐘,第二次2分鐘。每次粗選前
需要攪拌1分鐘。(考慮到硫化后礦物表面硫化膜時間長了容易脫落,所以攪拌時間不宜過長,根據經驗1分鐘較為合適)。
4)試驗藥劑制度g/t見表2,此制度是通過多次試驗找出的。
(4)試驗結果: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單獨用異戊基黃藥、丁胺黑藥和戊基黃藥與丁胺黑藥混合使用對比,單獨用丁胺黑藥的結果要好于單獨用異戊基黃藥和異戊基黃藥與丁胺黑藥混合使用兩種方法,其結果見表3。
表2 試驗藥劑制度表
藥劑名稱 磨礦 一粗選 二粗選 三粗選 一掃選 二掃選
白 灰 1000
水玻璃 1000
硫化鈉 300 800 800 600 200
異戊基黃藥 50 300 400 300 100
丁銨黑藥 30 200 300 300 150
2#油 10 10 10 10 10
羥肟酸鈉 15 30 30 15
硫酸銨 500
表3 氧化銅礦石丁胺黑藥小型試驗結果
產品名 稱 重 量(克) 產率% 累計產率% 銅品位% 銅含量% 銅回收率%
精 礦 18.5 1.85 1.85 18.02 3.334 42.65
精尾1 129.5 12.95 14.80 1.5 1.943 26.11
精尾2 17.5 1.75 16.55 4.9 0.858 10.98
掃精1 120.5 12.05 28.60 0.41 0.494 6.32
掃精2 82 8.20 36.80 0.37 0.303 3.88
尾 礦 632 63.20 100 0.14 0.885 10.06
原 礦 1000 100 0.782 7.817 100
4 試驗結論
該礦石在磨礦細度達到92%時,采取邊硫化邊浮選是可以選出來的,因為磨礦細度較細,加入水玻璃后使礦漿中的固體顆粒得到很好的分散,達到有用礦物很好的活化和上浮的目的。
試驗結果表明按表2的藥劑制度,在其他條件(異戊基黃藥不添加)不變的情況下,用丁胺黑藥就可以達到銅精礦品位18%以上,回收率80%以上的效果,建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