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英
【文章摘要】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為社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與政策保障,是指導社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南。通過學習與理解,我們認為,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環境下,加快社區經濟發展,重要的是做好經濟政策宣傳、經濟發展培訓、設計與規劃好經濟發展區域、倡導經濟發展生態化,實現社區經濟向文明、和諧、科學、可持續方向發展。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小城鎮;環境;社區;經濟;發展;對策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為社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是指導社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南,也是目前做好社區經濟的重要綱領性文件。當前,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導下,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社區經濟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社區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有力地推進了社區經濟發展,既推動了社區建設,又為富民、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環境下,如何進一步優化社區經濟,發展社區經濟,推進社區經濟快速、有序發展,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認真做好經濟政策宣傳
發展經濟,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社區的作用不言而喻,從某種程度上講,社區的環境、社區的政策性導向、社區的科學管理、社區的社會秩序和社區的整體規劃與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為發展社區經濟,推進社區經濟上水平,就必須讓城鎮居民和社會勞動者了解黨的政策、掌握黨的政策、全面理解與應用好黨的政策,為此,社區的宣傳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所以說,在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環境下,發展社區經濟,首要的是做好經濟宣傳工作,賦予經濟宣傳工作以新的內涵。
比如,社區的宣傳欄、宣傳車、流動宣傳場所、廣場、商場和其它公共場所,都應成為宣傳經濟的主戰場,同時,社區經濟主管部門、宣傳教育部門也應該組織有效的教育宣傳活動,比如專題講座、網絡信息、電臺咨詢、短信和微信等,讓社區的居民和城鎮流動人口,全面掌握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化建設環境下,發展經濟的政策,特別是稅收、住房、經營、教育、低保、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信貸、交通等,為參與經濟建設而奠定重要的政策基礎。這樣,作為城鎮居民和流動人口,就能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找準自己的經濟發展與參與目標,全身心地投入到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中去,并由此,改善自己的生活現狀,助推社區經濟快速發展。
2 以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為契機,做好經濟發展培訓工作
發展經濟,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也是當前政治工作、經濟工作和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該認真做好培訓工作,以適應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需要。
我國是一個經濟發展中國家,由于受政治、經濟、社會、人文、地理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其經濟發展也存在各不相同,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沿海地區經濟不僅發達而且帶有超前性,所以,要發展社區經濟,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就必須加強對社區居民和外來務工令人遺憾的經濟培訓,這其中包括:目前社區的經濟發展形勢、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龍頭經濟戰略發展目標、地區特色經濟發展趨勢和基本國家經濟政策等。這對于全面建設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發展意義。
例如,作為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壽光市,近年來以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為契機,深入組織社區開展以蔬菜種植、蔬菜加工、蔬菜流通與物流、蔬菜文化、蔬菜產業展覽、蔬菜生產經營與開發、蔬菜良種研發、蔬菜深加工、蔬菜農業結構性調整和以蔬菜為龍頭的化工、制造業等產業轉型的多種培訓會議,將經濟發展的知識、技能、流通渠道和社會環境一一呈現為社區的居民,為社區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強有力的經濟能力支持,創造性地推進了壽光經濟的全面、科學、和諧發展。
3 立足當地經濟發展實際,設計與規劃好經濟發展區域
發展經濟,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必須立足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必須突出區域特色,必須設計和規劃好經濟區的發展與建設,以此推進社區經濟的全面發展,為此,做好科學規劃與謀化好經濟發展區域至關重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設計和規劃好經濟發展區域,首要的是要突破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這個重點,以面向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為發展目標,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分配,以點帶面,全面發展。
壽光市既是全國的著名蔬菜之鄉,也地處沿海,具有豐富的化工資源和重要的海洋資源,特別是以北部為主體的沿海化工與海洋養殖業,已經成為促進壽光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黨的十八大以來,壽光市立足當地經濟發展實際,科學規劃了南部以蔬菜經濟為主體,北部以海洋化工為主體,城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并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建立與健全了東城經濟發開發區、北洛經濟開發區和羊口工業園、候鎮工業園經濟園區,這些開發區與園區的建設,既帶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全面助推了壽光產業的結構性調整,為連續數年進入全國百強縣奠定了經濟基礎。
設計和規劃好經濟發展區域不僅僅是上級政府和部門的事情,社區經濟主管部門也應該發揮自身的作用,如將社區經濟規劃納入區域發展、將社區的建設與區域經濟建設相聯系、社區建設服務于區域經濟,這樣,立足當地經濟發展,建設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就能成為現實。
4 從社會發展需求出發,倡導經濟發展生態化
生態化建設是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經濟快速、和諧、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如果只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生態環境建設,那么,再好的經濟發展也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建設生態、和諧的社會,是人類文明的崇高目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因此,要發展區域經濟,就必須從社會發展需求出發,倡導經濟發展生態化,建設生態、文明、高效的區域經濟。
倡導生態經濟發展區,社區的經濟發展與規劃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社區地處經濟發的中心,也是人口發展的中心,無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還是從人口和諧發展與社會綜合發展看,社區的生態經濟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近年來,隨著社區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以綠色、環保、高效、生態、可持續為目標經濟發展理念的建立,合理開發和建設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就要注重生態化建設,將生態化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以此推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壽光既是農業大縣市,也是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生態經濟建設這幾年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像以農業生態建設與發展為龍頭的壽光農業觀光園,既向社區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展示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又向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以林業生態為主體的壽光林海生態園,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以林業發展為主的現代林業管理模式,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觀賞、旅游、休閑、采摘和接受現代文明教育的重要場所。
總之,建設城鄉一體化和小城鎮建設,必須注重人的需求,必須從經濟發展需求出發,必須突破經濟發展環境,必須突出社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