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摘要】為電影而創作的電影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影音樂不僅具有音樂的一般特征,且與電影情節的表現表達最大程度地進行融合。撇開電影音樂,電影情節的表述和情感的表達將無從談起。鑒于電影音樂在影片中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電影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現代音樂體裁。
【關鍵詞】電影音樂;電影情節;關聯
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電影音樂在電影藝術的存在及發展中占據著突出的地位,正如電影音樂大師伯納德赫爾曼所說:銀幕上的音樂挖掘著并強化著角色的內在格,它能將畫面場景籠罩上特定的氣氛:恐怖、壯麗、歡樂或悲慘。僅僅倚賴平淡的對話,電影的情感昭示力將大打折扣,但如若經過音樂的襯托便上升為詩意的境界。電影音樂作為牽系銀幕和觀眾的紐帶,它幾乎涵蓋了一切,它是電影的靈魂,能夠觸發觀眾的共鳴,電影音樂可以力輔電影將表現效果塑造成一種奇特的體驗。
電影音樂自早期的無聲電影時代便有了它自身的藝術價值,那時的電影音樂被劃為畫面簡單配樂的視閾,本身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人們對于它的存在也缺乏太多的關注。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當今電影愈發離不開音樂。電影音樂成為了與畫面等同地位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時甚至超越了畫面本身。無論是有聲還是無聲的電影時代,似乎從未缺少過音樂。無聲時代,音樂就如同臺詞和情感遙控器,我們通過音樂得知這個人是怒還是喜,是悲還是憂。當有聲電影出現后,電影擁有了臺詞,音樂成為了陪襯但卻更加具有渲染力,它同樣擁有著和臺詞一樣的解說能力并且更好地為電影和電影人物形象進行良好的包裝。當今電影更加的多元化,電影音樂也隨之有了較大的發展,不同的電影風格輔以不同的音樂形式,創作者們將動態的電影畫面和背景音樂有機結合,使電影劇情深入人心,并使觀者記住了電影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經典音樂。
一.電影氣氛的渲染
一部優秀的電影離不開聲音與畫面的完整融合,音樂永遠是圍繞著劇情所需并與故事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正因為如此,電影音樂才有著不同于一般音樂的獨特魅力,二者不可互缺。有聲音而無畫面談不上真正的電影音樂,而但憑畫面卻無音樂也會使整部電影看起來枯燥乏味。整齊劃一,是音樂對電影進行的第一個烘托作用。例如《黑鷹墜落》這部電影的開頭部分,其悲傷的索馬里民歌“hunger”與電影開頭中成群的難民,死尸相互點襯,配合著幽藍暗淡的畫面,完美地體現了電影開篇要給人們表達的內容。它向人們展示了索馬里人民生活的苦難,對生的渴望,對死的無奈。到處都是廢墟,遍地都是饑餓的人們,空氣中四處彌漫著恐懼與慌亂。
電影《黑鷹墜落》中皮埃爾中士陣亡那段響起了“He's Dead-Cover Fire”這首背影音樂。前部分由軍號演奏,曲調悠長哀傷,凄涼與無奈共存。很自然地令觀眾們的心神為戰士們感到不安與緊張,劇情發展至皮埃爾中士陣亡時本曲進一步升華,軍號換成明朗的樂器演奏。本曲在本片中后期形成主要背景音樂充斥全片,成為主體音樂,引領觀眾。有效地襯托了電影所展現的戰爭的殘酷性。
電影《指環王2雙塔奇兵》中,薩魯曼預言魔界君臨天下時的背景音樂,氣勢磅礴,大氣恢宏,最初由輕微的弦樂帶入,緩緩而來,在畫面轉切至獸人軍隊時大號,長號等樂器齊鳴,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再配合著畫面中大批大批的魔界獸人士兵從地底涌上地面,在管樂的演奏中緩緩加入弦樂,其聲詭異不安,從而給人不安緊張的氣氛,讓觀眾深切地體會到魔界實力的強大,并為大地上的人族擔憂。這種電影音樂與電影的融合方式體現了氣氛渲染的多樣化。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電影音樂可以渲染電影氣氛,也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使之更加真實而豐滿。演員的完美演繹是電影人物塑造的基本前提,而電影音樂則可以幫助演員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更加形象,使之有血有肉,給觀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在電影《見龍卸甲》中,常勝將軍趙子龍最后的鳳鳴山一戰,趙子龍單槍匹馬準備最后的沖殺,音樂《風的誓言》響起,曲聲動人。畫面與音樂相呼應,笛聲婉轉悠長,表達著昔年已不在,故人已老去。畫面展現著關張二將們的臉龐和昔年做出的約定,子龍微然一笑,提馬抬槍似是赴約而去,笛聲瞬間變得高亢振奮,為趙云最后一戰做足了情感鋪墊。隨著子龍一聲大吼,音樂轉為人聲合唱為觀眾展示著趙子龍最后的無敵之資。此段音樂成功地刻畫了趙子龍這個角色。
電影《葉問》中,葉問與金山找切磋武藝,對打激烈,主題曲在葉問放開手腳與金山找對打時全面展開,音樂速度較快,象征著二位拳師的拳來掌回。
從這些電影中我們清晰地發現,當我們一邊關上電影一邊聆聽穿插于全劇的電影音樂時會不自而然地被音樂帶動,隨著音樂此起彼伏的節奏律動去關上電影,有感于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與之產生最大的共鳴。
三.電影劇情的連接
貫穿劇情是電影音樂的特征之一。電影音樂與電影劇情相輔相成,它是電影敘述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電影劇情在空間上的延展,電影在描繪事態或者刻畫人物心理時,有些場景可以交予觀眾自身去領會,而電影音樂在此時便顯得尤為重要。與其長篇累牘的羅列倒不如用音樂來貫穿劇情,電影音樂可以作為劇情發展的紐帶。可以將兩個原本不相干的畫面相互融合,從而表達著一種含義,一種暗示。
如電影《珍珠港》,在日軍飛機突襲轟炸美軍軍艦時,沉重的背景音樂響起,鼓聲齊奏,帶有日本民族特色的音樂響起,展示著日軍偷襲的勢在必得,畫面忽然切換到女主角,沉重的戰爭音樂消失,音樂轉換為收音機中播放的美國本土音樂,輕柔恬靜。似與世無爭,成功地將女主角順利帶入全篇劇情,當看到戰機呼嘯而過的時候,她知道戰爭已經到來,與男主角一樣經歷著戰爭的洗禮,也展示出戰爭的慘烈。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對比來烘托,本段劇情的表述將會失卻本應具有的深刻情懷。
四.電影情感的抒發
音樂是人類情感最好的載體,通過音樂可以體會到歡愉、憂傷、憤怒、無奈等諸多感情元素,它將人類的感情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并使人們通過音樂得到情感上的升華。電影中的音樂如同催化劑一樣,帶領觀眾的心神更深入地融入電影,向觀眾傳達情感的信號,或喜或悲。
在電影《美女的煩惱》中康漢娜整容結束后終于買到了她夢寐以求的那件衣服,當她發現自己也可以美麗瀟灑地走在大街上時,《beautiful girld》響起,音樂歡快,給人一種沐浴在陽光下的感覺,令人清晰地感覺到內心的快樂。恰當地體現了女主角康漢娜在此時的心情,將康漢娜的心理內容完美地表達了出來。
在電影的世界里,自從默片時代開始,沒有音樂的電影實在讓人無法想象,那不算是電影,只能叫做光影,一部電影可以沒有臺詞但絕不能沒有音樂,沒有音樂的電影是死的,就好像一個被打了麻醉藥的人一樣,是活人可卻跟死了一樣沒有知覺。所以音樂它是電影的潤滑劑,是電影氣氛的遙控器,音樂的一起一落都會影響著電影所表達的情感。沒有電影的音樂稱不上電影音樂,它沒有發揮電影音樂對于電影所進行的任何效果,諸如渲染、烘托、表達、銜接等用途,所以這時的音樂只是音樂,不具備電影音樂的特質。當二者結合在一起后,電影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