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
【文章摘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大,國外直接投資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其中,國外直接投資對就業的影響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在對國內外有關國外直接投資和東道國就業關系的模型進行綜述的基礎上,對國外直接投資和我國就業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了如下兩點結論:國外直接投資對我國就業的影響是顯著的和國外直接投資對我國就業直接效應在逐漸變弱。最后對怎樣充分利用國外直接投資帶動國內就業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就業;實證分析;國外直接投資
0 引言
當今,各種資源在全球范圍的快速流動已使世界經濟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世界經濟早已步入一個以全球化為特征的時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所起的影響作用要勝過傳統商品貿易給經濟所起的作用,其在推動東道國經濟的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外商直接投資的就業效應分析
1.1 有關概念的界定
要研究FDI對就業的影響就首先需要對FDI的概念進行界定。一般廣義上而言國際經濟活動包括國際商品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國際勞務流動及國際技術流動,其中國際資本的流動又分為三種類型,即國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國際證券投資(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FPI)、以及外國銀行借款(Foreign Banking Investment,FBI)。
就我國而言,根據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的統計口徑,利用外資是指我國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通過對外借款、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以及用其他方式籌措的境外現匯、設備、技術等。按投資方式劃分,包括對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資和外商其他投資等三種。其中外商直接投資是指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個人(包括華僑、港澳臺胞,以及我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我國有關政策、法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我國境內開辦企業的經濟活動。
本文中的研究認為外商直接投資是海外經濟組織或個人按東道國的政策、法律、法規,通過資本這一經濟杠桿,參與到企業經營或獨資經營的方式,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國際資本投資行為。
1.2 外商直接投資對就業效應的具體分析
一般而言,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就業的影響具有三種效應:
第一,擴大就業效應。外商投資既可以給東道國帶來直接就業效應,也可以產生間接就業效應。就業是投資的函數,外商投資增加,會直接吸收勞動力的就業;并且通過投資乘數作用,外商投資又能帶動其他領域和國內企業就業的發展,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從而間接增加就業。據《1994年世界投資報告》的估計,每一個直接就業會帶動1-2個關聯就業。1)直接效應:有學者對外商在我國直接投資動機的分析,結果表明,在擴大和占領中國大陸市場、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確保原材料的供應等15個投資動機中,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位居第一。
2)間接效應和乘數效應:除了直接效應外,外商直接投資企業還會通過與東道國企業建立的各種商業聯系及乘數效應創造就業機會。其中產業的關聯效應,如汽車、電廠等許多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都具有廣泛的前向與后向聯系,可以使國內的供貨商、銷售商和服務代理商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并且大型跨國公司的投資還會帶動國內配套產業的發展。
第二,轉移就業。外商通過組建合資、合作企業,購并國內企業,使原來國內企業的勞動力轉移到外資企業。
第三,擠出就業。即外資企業與國內企業產生激烈的競爭關系,迫使國內企業縮小生產規模,甚至于退出市場而使企業員工失業,從而擠出了國內企業原有的就業量。
綜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就業的影響是多維的、復雜的。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的進入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導致部分實力不夠的企業或為提高效率裁員,或迫使部分企業破產,從而增加失業;另一方而言外商投資企業若采用先進技術或以更多的資本替代勞動力就很有可能減少東道國就業機會。所以說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就業的影響,取決于正負兩方面效應的比較。
2 建議
隨著我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和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經濟轉軌、社會制度轉型和經濟全球化正在不斷沖擊我國的就業市場,就業問題成為我國新世紀所面臨的巨大的挑戰。我國作為一個具有二元經濟結構顯著特點的人口大國,人力資源非常豐富,既有大量非熟練的勞動力,又有眾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較高質量的勞動力。與此同時國外資本正大量源源不斷的涌入我國,其對就業的影響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怎樣解決好FDI對吸納就業的問題是當前我國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通過本文以上論述和實證分析的結論,我提出以下建議:鑒于現在外商投資領域主要轉向于資本密集型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其對就業的吸納能力在逐漸減弱。不管是外資企業還是國內企業,從長遠來看對于勞動力質量的要求肯定愈來愈高。所以我國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就一定要不斷提高勞動力整體質量水平,就需要通過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改善大學與社會用人單位的銜接能力等方面努力。再者也可以通過一些法規要求外資企業在招聘人員的同時要在企業內部定期舉辦員工的培訓以提高員工本身素質,同時政府有關就業指導單位可以多開辦一些社會專業技能培訓和考試,以滿足那些已工作者的在深造需求和大學畢業生的考證需求。其次關于FDI對就業的帶動,本身資本投入已經進入相關產業想要通過政策法規轉變其投資向吸納就業能力大的產業是不現實的,所以就要求我們國內跟外資企業有生產經營關聯的企業和工廠加大他們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從FDI對就業的間接效應上來改善我國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