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明
【摘要】電費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直接面對千家萬戶,要想100%回收電費,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供電企業營銷人員必須在工作中轉變觀念,開拓思路,把電費回收的過程,當作是為用戶服務的過程。那么,不但電費回收率的提高不是問題,而且也能為企業樹立起良好的服務形象。
【關鍵詞】電費回收;背景;原因;表現;措施
電能是商品,涉及到各行各業、千家萬戶。電費回收工作一直是供電企業的重頭戲,在電力改革逐步走向市場化以后,電費回收工作也越來越難。提高電費回收率,這不但是建設“一強三優”供電企業的需要,而且也是供電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電費回收難產生的背景
1.1999年底,國務院明令取消了執行十余年的電費保證金制度,電費保證金制度的取消加劇了電力銷售的風險。
2.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使一些產品單一、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甚至破產倒閉,使得電力購銷合同無法正常履行,增大了電費回收的難度。
3.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改革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和暫住人口不斷增加。雖然電力法規有明確規定收費對象主體為房主,但用戶更多的理解為誰用電誰交費,這種現象短期內難以改變。
4.對有些電力客戶預付的電費,供電企業不予開增值稅發票,按照發票管理規定,供電企業只對發行的電費開具增值稅發票,剩下的只能開具憑證,只有當其剩余電費使用完后,才可開具增值稅發票。有些用戶為盡早入帳、平帳,而不愿預付電費。
5.《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逾期未交付電費的,自逾期之日起計算超過30日,經催交仍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停止供電”。按此規定,供電企業采取停電措施的最快時間,也要待欠費用戶用電兩個月之后。而此時,如果其經營狀況出現惡化,停業或倒閉,供電企業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6.國網公司供電服務“十項承諾”中第三條規定:“對欠電費客戶依法采取停電措施,提前7天送達停電通知書”。這里強調一下“送達”,供電企業通知客戶停電的方式有多種:電話、短信、微信、飛信、有線電視提示、粘貼停電通知書等,但用戶就是強調沒有接到通知,或是外出長時間不在家,相當于供電企業沒有“送達”。這種情況下,采取停電措施時,供電企業有所顧慮。
二、電費回收難的原因及表現
1.由于電力企業銷售模式是“先用電、后付款”,一些用電客戶未形成自覺繳費的意識,只想享受電力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不想盡作為一個電力客戶應盡的繳費義務,增加了電費回收的難度。
2.政府的行政干預。一些政府機關、招商引資、政府扶持企業一旦由于各種原因欠費,政府部門領導就會出面干預,供電部門奈何不得。
3.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趨激烈,每年必有一批企業虧損或倒閉破產,使電費成為呆帳、壞帳,影響電費回收。再有供電區內很多房屋被出租或經營加工,往往就有租賃戶故意拖欠電費,經多次催繳,仍置之不理。由于此類用戶流動性大,等到依法采取停電措施時,早已人去樓空。
4.少數用戶對電力是商品認識不足,對《電力法》不了解,故意拖欠電費。有些用戶有一定的勢力范圍,甚至有社會背景,有時對收費人員漫罵、毆打,造成社會影響,而供電企業沒有執法權,增加了電費回收難度。
5.部分抄收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性。發行時,對電量突變的用戶,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對采集不到的電量,還存在估抄的可能,致使客戶電量不準確,影響客戶交費的主動性。
6.由于現在大部分供電企業均與銀行聯網實時收費,少數銀行工作人員服務不熱情,使繳費客戶產生抵觸情緒,電費不能及時上繳。
7.企業的各類規章制度不齊全,沒有工作標準進行考核和獎懲兌現,造成干不干一個樣,越干毛病越多,影響電費回收工作的積極性。
三、解決電費回收的措施
電費回收工作點多面廣任務重,要“早計劃、早部署、早落實”,利用各種渠道、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電費回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電費回收工作實現“可控、能控、在控”,確保電費回收“顆粒歸倉”。
1.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力作為社會的重要能源必將向市場化、信息化發展,而相應的電力法律法規制定距今接近20年。在我國,供水、供氣、通信等行業都是欠費自動停止使用,“先用電、后付款”的電力銷售模式與時代的發展顯得相對滯后。隨著遠程集中抄表系統的推廣使用,使之與用電營銷管理系統有機結合,應逐步實現欠費自動停電及交清電費后系統自動復電功能。
2.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成立電費回收的專門機構,配備精干人員,在電費回收問題上統一組織協調?,F在地市公司層面上由營銷部負責管理,但由于其業務范圍太廣,在電費回收問題上重視程度不夠,而其只要結果忽略過程管理,將難點分解到基層,對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造成與用戶直接對話的抄收人員壓力過大。
3.完善管理考核機制,將實際可行的考核指標對電費回收工作進行考核,要將電費回收工作進行評比,加大考核和獎懲力度,激勵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營造人人爭當抄收人員的良好氛圍。
4.以人為本,抓管理,提高抄收人員的文化修養、業務技能。通過開展技能大賽、電費回收評比等,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使得員工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因為電費回收工作是長期的,不分晝夜的,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用戶,采取相應的措施,多措并舉,對電費回收困難的用戶實行上門服務,發揚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千方百計的“三千”精神,確保電費按時回收。
5.加大《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和電力行政法規中有關電費交納責任條款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宣傳拖欠電費依法承擔的違約責任。各級領導、部門應主動向當地政府領導匯報客戶欠費情況,爭取政府在催費問題上的理解和支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按時交納電費。
6.通過訴訟的形式,依法回收電費。通過訴訟,不僅理順了供用電雙方的合同履行關系,也為非居民用戶電費違約金的收取提供了堅強的法律后盾。做到有理、有據、有節,依據法律、依據政策,最大程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對停、限電工作要周密嚴謹,認真分析停、限電帶來的社會影響及可能造成的損失,做到“手續全、依法辦、分步走、無后患”。
7.建立健全電費預警機制,為防范電費回收風險,需進一步做好用戶用電等級的評價工作。對可能發生電費風險的用電客戶,及時采取預收、多次抄表結算電費等方式,遏制欠費,防范和降低電費回收風險。對長期或多次拖欠電費的客戶可采取先繳費后用電的形式,為其裝設預付費電表裝置。
8.把電費回收工作與優質服務緊密結合起來,認真履行供電服務承諾,主動為客戶解決實際困難,傾聽意見,改進工作方法。例如利用技術措施提高客戶功率因素,變罰為獎;運用電價政策發揮價格杠桿功能,提高客戶低谷用電,降低其成本;將接在企業內部用電的居民生活用電分戶變為供電企業的直抄戶,減少企業負擔等方法,通過用“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感動客戶,贏得客戶的理解和支持,使之自覺主動交納電費。
9.開辟多種渠道方便用戶交費。加大與銀行的合作,增加代收費比例;積極宣傳網上購電、支付寶購電等多種交費方式;增加便民服務網點,全力打造“十分鐘交費圈”,解決用戶交費路途遠的問題,同時也減少電力企業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