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信息化與網絡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前計算機的應用已經遍及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因此,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信息化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育者面臨如何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因此當今時代對于計算機基礎教育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習;培養
眾所周知,無論在從事何領域,學習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探索未知領域的原動力,是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最積極的、最原始的,也是最活躍的因素。學生只有對其產生興趣,才能絞盡腦汁的去探索某一領域的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計算機基礎教育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精心備課、鉆研教材、研究教法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考慮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點,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筆者愿意把多年來總結的一寫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要發揮信息技術學科及相關軟件的特點,創設相應的情境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對Powerpoint軟件進行教學時,筆者利用所教軟件特點,安排學生為教師設計教學課件的活動。筆者選取古典詩詞《春江花月夜》,讓學生根據題材選取適當的幻燈片背景、同時根據平時所學對詩詞添加相應的幻燈片,例如: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名句賞析,重點詞匯講解等,同時為了使幻燈片更美觀、更時尚,在設計過程中對幻燈片進行聲音文件的插入、動畫設置、以及超級鏈接的使用等。最后在班內進行評比,并把優秀課件推薦給相應學科的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利用這種辦法,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具有很強大的實際意義,每個人都積極熱情主動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才會主動去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要給學生創設這樣一種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里,自由地、愉快地、積極地接受所學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樂趣,獲得認同。
二、注重學法的指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基礎教育者要根據中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在某些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讓學生在“玩”中完成教學任務,以此來達到由“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轉變。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指法練習時避免單純的鍵盤的枯燥的練習,教師要盡量選擇一些有趣的軟件,筆者在對學生指法訓練時選擇的是打飛機的小游戲,每個飛機上帶一個英文字母,小飛機的飛行速度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速度由學生的鍵盤熟練程度自由選擇。同時每個級別要在班級中要設置相應的比賽機制。評出一、二、三等獎。這樣讓學生在“玩“的競爭機制中學”,這樣賦予了枯燥的指法練習以娛樂的性質,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進行漢字錄入的訓練時,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校內網)建立“班內聊天室”或者“班內QQ群”,教師提出一熱門話題供學生討論,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例如可以和學生討論熱門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漢字輸入完成教學任務,又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此方法即可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又可以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可謂一舉多得。
三、從學習活動的結果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根本上講“玩中學”只是一個手段,學生最持久的學習興趣是在不斷的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在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這才是學生繼續學習的精神動力。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感慨頗深。例如,在對Excel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把把基本的知識概念,基本的函數公式教授給學生。然后把本校各班的學生的期末各科成績通過局域網發送給各個學生,然后發送指令,例如,求各科平均分,對各科成績進行排序,求主科(語文,數學,英語,文綜)的總分等,讓學生利用所學過的相應的理論知識對此類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當遇到困難時,學生會主動探討,小組討論,翻教材,查資料,問老師等方式對問題進行解決。筆者用此種方式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怎樣用所學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設置學習任務,側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集數學、美術,語文,英語等為一體。整個上機實踐活動考察學生對問題的觀察,邏輯,理解,審美等能力。像任何一種新鮮事物一樣,學生剛開始接觸這門學科時熱情高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發現,信息技術課并不是他們所理解的只是聊天,打游戲,刷微博那樣有趣。更多的是面對一些表格,大量文字,函數公式以及各類數據等枯燥乏味的內容。因此學生的學習熱情慢慢就會下降。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采用設置學習目標任務,用目標任務的完成來驅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每節課前出示教學目標,教師在對一些公式、概念講解完成后,提出本節課待解決的問題,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通過上機實踐去自主探究,遇到問題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予點撥,用這樣的方式給學生以足夠的“主動發展”的空間,同時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當學生通過自己的上機操作能夠解答某一問題,必將會熟練掌握該項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悅之情,充滿一股學習計算機的熱情。
作者簡介:王波(1982—),男,湖北棗陽人,碩士,凱里學院信息網絡中講師,研究方向:網絡安全及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