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



【摘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淺談GB/T1.1-2009《標準的結構和編寫》中關于列項的兩點認識。
【關鍵詞】標準化;結構層次;列項
ABSTRACT: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two views about items on GB/T1.1-2009“Directiv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1: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standards”are listed below.
KEY WORDS:Standardization;Structure level;items
1.引言
作者發現在編寫標準或文檔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編制者找到了標準但卻不知如何遵循標準,對標準不理解,尤其是在結構層次劃分中使用列項時出現的格式問題。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是全國各行各業在編寫標準時共同遵守的基礎標準,其中5.2條主要講述了標準的結構應當如何按照層次進行劃分。表1是作者依據GB/T1.1-2009中5.2條所述,將標準結構的層次、定義、編號說明及其編號示例總結在一起。本文針對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幾點常見問題提出兩點認識。
2.關于列項的兩點認識
2.1 條與列項的區分
經常會有編制人在文檔中出現如圖1所示的情況。
圖1 條與列項區分模糊的示例
圖1說明工作者沒有區分條與列項。根據GB/T1.1-2009第8頁“條是章的細分,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對條編號”,因此如果示例中“定向機”、“伏爾(VOR)”作為條則不能用a)、b)、c)等進行編號,修改為圖2所示。
GB/T1.1-2009第9頁“列項應由一段后跟冒號的文字引出”,示例中“定向機”、“伏爾(VOR)”可否作為列項被一段文字與冒號引出呢?這是本文要說明的第二點認識。
圖2 定向機、伏爾(VOR)修改為條
2.2 列項的層次
要說明白列項的層次,首先要從整個標準結構的層次說起,表1明確了標準編寫的層次:章→條→段→列項。
本文依據GB/T1.1-2009標準5.2條可以有以下幾點結論:
(a)章可以直接細分為條,也可以直接細分為段,或是列項;
(b)條可以細分條,也可以直接細分為段,或是列項;
(c)段可細分為列項;
(d)列項可以進一步細分列項,但列項內容不可細分為條或段落。
本文在2.1條最后提出將示例中“定向機”、“伏爾(VOR)”可否作為列項被一段文字與冒號引出?我們試著更改為圖3后發現,隸屬關系出現了問題,列項中包含了段,因此這種修改方式在標準的編寫中是不可取的。
圖3 定向機、伏爾(VOR)修改為列項
3.結束語
文中所說是作者關于GB/T1.1-2009標準結構中關于列項使用的幾點淺見,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這方面疑問的文檔編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