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伶玲
【文章摘要】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職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從而高職教育在社會上有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但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與普通學校的教育管理相比卻要難得多,特別是基層工作的輔導員,工作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關鍵詞】
高職院校;在校學生;輔導員;心理輔導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輔導員,肩負著繁重的任務,除了完成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還要對學生進行高職道德教育和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順利踏上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作為同樣是高職學生輔導員的我深知其特點,因此本文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分析如何做好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
1 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學生的心理問題過去常常被忽視,主要表現在教師經常將學生心理層面上的問題行為誤認為道德層面上的問題,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愛護。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尤為顯著,部分職校學生的心理不夠健康,主要是由于心理障礙,如“高考落第”者,他們普遍存在自己是“失敗者”和“被遺棄者”的心理,認為自己將來是沒有出息、事業上難有作為的人,這種自卑心理,使他們思想處于苦悶境地,學習缺乏信心,嚴重地阻礙著自己的進步、成長。此外,高職院校在校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嬌慣,使他們形成依賴,自傲,冷漠,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慮甚至絲毫不考慮別人的想法和利益。 因此輔導員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至關重要。
首先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廣闊自由的發展空間。輔導員管理學生的過程,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尊嚴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其次要了解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不但善于對學生的生活,學生情況作理性的分析,對學生內心的痛苦與困惑,能作感同身受的理解。老師同感理解學生,不是認可、欣賞他們的問題表現,而是有了同感的基礎后,我們的教育才能將心比心,而不是居高臨下,對學生同感的理解,學生才會打開心靈的窗戶,與老師作坦誠的交流。要做到理解學生,首先應當比較全面得了解學生的有關情況,包括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以及目前的狀況和個性特點,深層次意義的理解,是老師能不用自己的價值標準直接去評判學生的問題行為,而是通過設身處地的想象來“經歷”學生的生活遭遇,并理解他們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在此基礎上再來看待現在發生的問題,我們就會更準確地把握問題產生的原因。
作為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者,從學生的心理水平出發,因人而異地開展教育、教學、管理,使各種活動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教師能否勝任學生心理素質培養者和心理健康的角色的關鍵,在于其能否獲得學生的理解與信任,所以教師必須善于與學生溝通。輔導員的溝通要建立在對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學生,并使其做出相應的反應;輔導員要敏感,這樣才能擅于捕捉學生的情緒反應,迅速深入給予幫助。
2 要注重自身修養,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人格是人才素質的重要內容。它包含了價值觀念、道德情感、行為準則、毅力意志和協調相融等諸多因素,是個人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培養,應德育先行,要將學生人格的培養提升到關乎民族存亡的歷史高度!這一重任無疑首先落在教師的肩上。教師需提升自身素養,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
文化專業素質是輔導員教育學生的資本。輔導員具備了良好的文化專業素質,就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教育學生才有說服力。高職教育專業教師大多為“雙師型”教師。一方面,他們要精通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熟悉其歷史、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向。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技能,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并善于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以滿足高職教育培養兼有專業理論與操作技能的人才的需要。
高職教育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高職教育,探索教育規律,處事公道,愛崗敬業,有獻身高職教育事業的信心和決心。還要熱愛、關心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
3 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差,有多數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可能就沒有受到過老師的關心和重視,學生自身非常缺乏自信心,又不愿主動跟輔導員交流,這樣師生間就容易形成隔閡。學生由于在學校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在家里卻得到家長的嬌慣,因此有些學生的逆反心理很強,有的甚至公然和老師作對。他們認為天下的老師都一樣,只會批評學生。
3.1 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
輔導員老師首先要關心學生的生活,特別是那些住校生,他們遠離父母,有的學生自理能力又差,更應該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應該在教學之余教給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怎樣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團結協作,學會必要的生活技能。
3.2 關心學生的思想狀況
輔導員要時刻關心學生的思想變化,現在的職教學生由于受到社會和媒體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能正確的分析,容易受到負面影響,甚至效仿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為。這就需要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動向,便于幫他們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社會,看問題,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主流與事情好的一面,告訴他們社會的陰暗面和不良現象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確對待,并且還要勇敢的與不良行為作斗爭。
3.3 關心學生的家庭情況
高職院校的學生,之所以綜合素質較本科院校差,在很大程度上還與家庭教育有關系。尤其是問題學生,他們不是父母離異,就是父母長期不和,還有的就是單親家庭或是孩子從小就失去父母,只好跟隨祖父母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缺乏必要的父愛或母愛,要多與這樣的學生交流,像父母一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使他們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慰,從而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