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茜
【文章摘要】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溝通交流,學習的方式,同時,也給醫學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對于醫學生輔導員而言,如何利用好新媒體這一平臺,做好與大學生的交流溝通工作,探索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媒體運行工作方式,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新媒體;思想教育;輔導員:交流溝通的方法策略
隨著我國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新興媒體為我們創造出了新的,符合時代特點的社會環境,深刻的影響了當代大學生。因此我們在享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的同時,也要努力探索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微時代的定義以及微時代下醫學生的思想特點
1.1 微時代的定義
“目前,隨著互聯網數字技術、手機3G技術進一步發展,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帶領人們的人類傳播活動進入了全新的微時代。微時代就是是以QQ,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傳播媒介進行更加廣泛和快捷的傳播信息的時代。”這些傳播媒介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運用視頻,圖像,音樂等多種新穎方式進行傳播,除了具有內容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傳播及時等一般特點外,還具有互動性,自由性,語音多樣性的特點。微時代改變了人們所關注的信息的傳播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所以,新媒體就是依托于互聯網與手機3G技術的新型通訊媒介,像手機短信,微信,微博,QQ等等都屬于新媒體范疇。它們與大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輔導員可以有效的通過這些新興媒介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并且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有效管理班級提供了強有力地技術支持與保障。
1.2 微時代下醫學生的思想特點
醫學生是我國醫藥衛生戰線的預備軍和主力軍,他們的思想水平較高,對社會有責任心和愛心。傳統醫學生的學習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灌輸式,這使得醫學生缺乏一定的創造性;當面對權威與尊嚴時,醫學生也很難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久而久之,也就習慣性的被人們認為是“呆”。 微時代的到來,一方面使得醫學生的關注層面更加多元化,更加傾向于自我教育、自我表達,更愿意接受快節奏的生活文化,越來越講究生活與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醫學生對自身認識更加客觀全面,而且獨立意識的增強讓他們運用各種信息資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要求。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感情深厚的朋友,輔導員有責任改變并引導陳舊的醫學生學習方式。與此同時,微時代的到來,使思想教育處于一個多元、自由、繁榮的社會環境當中,為輔導員的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契機。
2 微時代下醫學生的交流溝通工作方面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當前新媒體呈多樣化態勢發展,其數字化多媒體交互性和實時性的優勢占領了人們獲取信息來源的主要途徑,也正是由于新媒體的這些傳播特點迅速地在我國高校校園中蔓延開來滲透校園的各個角落,成為當代大學生掌握信息和傳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之相應的是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學生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所受到的諸多挑戰與機遇。”
2.1 微時代下醫學生的人際溝通面臨的困難
“傳統醫學院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上重說教、輕互動,輔導員往往是居高臨下,與醫學生之間缺少應有的人文關懷與平等交流,忽視或輕視個體道德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相對于其他媒體,互聯網傳播更快,更加便捷,而使平時生活中缺乏日常面對面的溝通,造成溝通障礙。
2.2 微時代下醫學生的交流溝通工作面臨的機遇
在傳統的教育下,師生的交流單調,師生間缺乏及時的溝通,所以老師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很難做到及時了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新媒體技術的普及,為廣大輔導員和學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彼此的機會,輔導員與學生的交流無需拘泥于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他們可以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技術進行情感的互動;為醫學生提供了一個生活和學習展示的平臺,輔導員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能更好的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
3 微時代下醫學高校高校輔導員的交流溝通教育措施
3.1 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微時代下,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已不再適用于醫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輔導員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探究學生的心理特點,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傾聽醫學生的想法,了解醫學生的真正需求,善于激發醫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將新媒體的教育與傳統的“面對面”交流結合起來,輔導員可以通過新媒體作為與學生交流的媒介,他們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工具,發表新聞與自己的言論,并及時與學生交流意見,了解同學的思想動態,引導同學形成正確的認知,避免過激言論的產生,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真正做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種新媒體交流方式,造福了輔導員的工作。
3.2 建立院校官方網絡,加強校園網絡監督
“師生之間的交流缺乏互動性,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變化,學會流行的語言開展工作,并且要時刻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4]做網絡教育的主導者,積極建設官方的網絡平臺,為學生做出正確的輿論指導,及時占領學生思想教育的陣地,比如,通過進行網絡活動宣傳,進行重大事件的思想引導,這樣既能使同學們積極參與,又能增強同學們對事件的正確認同感,以免同學出現錯誤的觀念和思想。
3.3 提高輔導員的自身素質,做好交流準備
輔導員是大學校園里最基礎的學生工作者,他們的思想和言語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醫學院校輔導員應該時刻保持著正確的思想步伐,善于運用新媒體技術做好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建立自己的微博,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傳遞感情,充分關心每位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或將網絡應用于班級管理中,系統全面的了解學生發布的信息,及時反饋并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問題和困難,針對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適當的處理,更好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目的。
3.4 建立近距離溝通模式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新媒體的發展與使用更加快速與廣泛。學生與輔導員通過新媒體的交流方式,能夠更加平等,融洽,和諧,形成了一種互動性強,效率高,開放包容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的建立過程中,輔導員要把自己與學生平等的聯系在一起,去用心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與需要,并且通過這種平等開放的交流模式,讓學生更加能夠更加反思自我與接受老師給出的指導與建議。
3.5 建立信息暢通的教育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與更新速度讓人應接不暇。傳統的教育指導方式已經跟不上信息時代的速度。同學們對信息量的掌握與需求遠比以前要多得多。所以想要更加有效的教育學生,輔導員要建立一種信息暢通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要求輔導員能夠全面的面喜愛那個社會,家庭與學生,使他們能聯系在一起。比如輔導員可以通過博客或者微博,建立與學生,家長,社會之間的聯系。是各方都能了解到動態,并且為它們的互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3.6 培養學生骨干,協助輔導員工作
“如果想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交流溝通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采用符合大學生群體行為習慣,心理特征以及價值觀念的內容和方式,并在認可大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開展工作。而教育信息傳播過程中學生干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干部與同學之間聯系緊密,他們擁有共同的價值觀與思想信念,能夠做到更加理解彼此。所以學生干部是連接學生與輔導員老師的重要橋梁。因此,大力培養學生骨干,在傳播教育信息的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更容易找到共同語言實現交流,所以,學生干部能更好地協助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醫學院校輔導員應該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給予醫學生干部更多的信任和培養,更好的提高交流溝通這方面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通過學生干部帶領同學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微活動,增強輔導員交流工作的微力量的同時,提升大學生的自身素質。
4 結語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持久深遠的。對醫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探索與堅持。微時代下,輔導員的傳統工作模式必將被改變,因此輔導員應該開創新的管理理念,開辟新的與學生溝通的方式方法和策略,提升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把握師生間自覺互動和無意互動,實現師生之間的友好相處,共同提高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培輝 “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8)
[2]張翯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與創新研究[J]教育實踐研究2012(7)
[3]姚福清 辛東亮 微時代高校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分析 [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
[4]朱靜 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專業化研究[J]時代教育2013(7)
[5]沈培輝 “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