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明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優化課程體系,完善教學內容的選取和序化,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改革考核和評價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切實加強電子商務專業內涵建設,基于校企合作,積極探索和實踐“2221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關鍵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22211
電子商務已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各高職院校應不斷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建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需要,在區域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為進一步落實專業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既能掌握電子商務基本技能,又能結合行業、企業實際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積極探索并實踐了“2221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22211”人才培養模式設計
“22211”人才培養模式是以社會需求為依據,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參照電子商務相關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任職要求,與中商集團、淘寶網等行業企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完善雙證書制度,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適應電子商務發展,將電子商務師、網絡營銷師、網店運營專才等高技能人才職業資格標準融入教學內容;繼續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 優化基于學生結合具體行業、企業、產品開展營銷活動為主線的人才培養過程;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校”,構建真實網絡平臺等職業能力培養平臺,系統設計、實施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改革學生學業考核與評價辦法,建立以學習能力、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導向的科學化、社會化評價體系[1]。
(一)人才培養模式描述
“2221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每位學生通過定位行業(企業或產品),同時具備學生和企業員工兩個角色;每位學生通過建設一個商務網站和一個網店來完成學習,在建設網站的工作中學習;通過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教學內容,畢業時同時獲取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書兩個證書;學生的學習(工作)是基于選定的一個行業;通過“真題真做”、“真題虛做”相結合,學生學習(工作)的對象和工具是基于選定的企業或網站[2]。
每位學生(或團隊)在逐步完成“22211”所含項目所有工作的同時,在工作中逐步學習,學習的內容就是工作的內容,學習的情景與工作實際一致,并將工作情況作為各相關課程的考核要點,列入畢業要求。
1.兩個角色
即學生第一學期開始就擁有2個角色,分別是學生角色和員工角色,工作角色由其選擇的行業、企業和產品來具體體現,在后續學習實踐中以員工身份來要求和規范,按崗位職責要求完成工作任務,即完成學習任務,來實現通過工作實現學習,通過學習體現工作。
2.兩個網站
學生(員工)通過網頁設計與制作、網絡編程技術、電子商務數據庫、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等課程的學習(工作),逐步建設并運營一個網店和一個電子商務網站,課程的內容即為工作的任務,網站建設和運行效果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進而提高學生(員工)職業核心能力。
3.雙證書
通過課證融通,將電子商務師(三級)、網絡營銷師、網店營運專才等職業資格證書融入教學內容,學生畢業時同時擁有一個畢業證書和至少一個職業資格證書,實行“雙證書”。
4.一個行業
學生從進校開始通過SWOT分析,選取并跟蹤一個行業,通過相關課程引導逐步深入了解該行業的發展歷程、市場分析、競爭情況、產品定位及發展趨勢,定期匯報和提交行業調研報告,提升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從而實現學生既懂電子商務業務流程,又懂某行業或產品的具體行情,便于開展行業電子商務,利于學生到該行業相關企業的電子商務部門就業,拓展了學生的就業渠道和就業質量,解決了畢業生就業時不懂行業和產品的通病,符合了企業對工作經驗的要求,可有效解決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被社會稱為“萬金油”的尷尬[3]。
5.一家企業
學生在大學期間至少深入了解一家企業及其電子商務平臺,跟蹤該企業的發展動態,特別是電子商務應用情況,及時深入了解該企業的組織架構、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產品開發、市場開發和規章制度建設等情況,以及該企業品牌戰略、網站建設、網絡營銷等各方面運營情況,定期匯報和提交企業調研報告,提升學生職業綜合能力,培養其職業素養。
(二)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
1.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主要面向電子商務服務類、商務貿易類、交通運輸類等企業電子商務基層部門,在網絡營銷、商務網站和網店設計、運營和服務,以及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等第一線,具有結合具體產品或服務開展市場調研、網絡營銷和在線銷售等商務活動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
2.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學生應具有扎實的企業生產管理、網絡信息傳播的基本理論、傳播方法知識,基本的熟練使用搜索引擎的工具檢索和處理信息、網絡店鋪開設、運營、營銷和管理,以及結合具體產品進行網絡推廣、網絡廣告等營銷活動能的職業能力,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學習能力、表達能力、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創新素質、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加強搜索引擎等工具的使用,網店等平臺的運用;注重維護企業和個人信用、維護網絡文明的職業素質。
3.畢業要求
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取得所有學分;完成個人網站、網店的建設和處于正常運營狀態;提交所跟蹤行業、企業調研報告;取得英語(三級)、計算機(一級B)證書,獲得電子商務師(三級)、網絡營銷師、網店營運專才三種職業資格證書中任一種。
(三)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
1.以崗位需求為依據,明晰人才培養目標
面向電子商務服務型企業和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傳統企業,確立網絡營銷方向為主要的專業建設方向,培養開展電子商務策劃、運營、管理和服務工作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建立系統化課程體系
以培養結合具體產品或服務開展市場調研、網絡營銷和在線銷售等商務活動能力為核心,構建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緊密圍繞崗位能力需求,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全程不斷線、層次遞進的特點,每學年的課程安排均對應專業核心能力的獲得,每門課程均圍繞崗位能力所需的應知、應會進行課程內容的選取,并以相應等級的核心能力的獲得作為教學質量的檢驗手段,核心能力標準均來自國家職業資格標準。
3.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設計“課證融通”課程內容
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電子商務師(三級)、網店運營專才等相關職業資格標準,重組教學內容,把崗位職業資格所要求的應知內容和應會技能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的同時獲得崗位職業資格證書。
4.以校企合作為契機,推動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在學生實訓和頂崗實習的教學方案設計和實施中,技能訓練、崗位實訓、教師配備、管理機制、評價與考核等均由校企合作共同組織完成,以推動生產實訓、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協調發展。
5.以真實實訓平臺為依托,開展真題真做實踐教學
校企合作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搭建校企信息化教學平臺,將電子商務交易流程、運營和管理等信息通過淘寶網、91特價信息網等真實平臺,實時應用到到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6.學生全面素質養成體系建設
結合專業,全面實施以學業與職業規劃工程、職業道德與法制教育工程、社會適應教育工程、實踐與創造能力培養工程、就業與創業能力培養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教育“五大工程”,鞏固并完善班級網站、個人網站、個人網店的建設和營銷工作,在工作中逐步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守時觀念、團隊合作意識、網絡安全意識,以及良好的工作習慣,著力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7.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完善考核體系
積極改革課程考核與評價方式。一是多元化考核主體,由學生、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實施多元評價;二是多維度考核指標,以能力考核為核心,綜合考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方法能力、職業素質、團隊合作、道德素質等;三是多樣化考核方式,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要求,采取筆試、口試、實操、作品展示、成果匯報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四是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考核以形成性考核為主,終結性考核為輔。
二、“22211”人才培養模式實施
(一)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著眼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按照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技能、素質結構要求,整體設計課程體系。開設高等數學、應用文寫作、英語等公共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文化素質,為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奠定基礎;開設網頁設計與制作、圖形圖像處理、國際貿易實務等一般專業課為學生學習專業核心課提供必需、夠用的理論基礎;開設網絡編程技術、電子商務網站設計與管理、網店經營與管理、網絡營銷實務、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核心課,培養學生從事電子商務領域最典型工作的職業能力,包括設備的選擇與操作、工作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勞動的組織與管理等;開設網絡創業實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實踐技能課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開設旅游電子商務應用、農業電子商務應用、交通運輸電子商務應用等素質拓展課,增強學生對相關專業領域的了解,拓寬專業視野,為職業能力的遷移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通過頂崗實習,幫助學生將知識、技能、素質融會貫通,形成崗位能力[4]。
課程體系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由易到難,由單一到復雜,系統設計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訓練體系,實現知識、技能、素質的同步提高,培養學生電子商務相關崗位工作的職業能力。
(二)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
遵循“源于現場,虛實結合,學練一體”的建設理念和“基本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依次遞進的培養規律,大力加強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推進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改革,強調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六步教學法、四階段教學法、實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在“學中做”、“做中學”,提高教學效果。
1.行動導向,培養網站、網店建設與運營核心能力
通過班級網站、學生個人網站建設和運營管理,學習網站建設與運營相關技術類課程。課程的教學內容隨著學生網站建設與運營的進度逐步深入,通過在建設網站的工作過程中學習,工作的內容就是學習內容,四門課程學習完后每位同學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個人網站,都在班級網站的建設和運營中有具體的角色和任務。
通過開設和運營個人網店學習網店經營、網絡創業實務等課程。教師從團隊組建、商品的選擇、市場分析及定位、店鋪設置、產品管理、客戶管理、店鋪營銷等方面引導學生團隊在淘寶網、拍拍網等真實網絡平臺上逐步完成。
2.真題營銷,培養營銷核心能力
通過網站、網店、具體產品的營銷來學習網絡營銷、應用文寫作、客戶關系管理等課程。結合學生所開發的網站、建設的網店、選取的行業和企業,引導學生書寫軟文、合同、協議書等文本,引導學生通過客戶流量分析,正確選用BBS、BLOG、SNS、SEO等網絡營銷途徑提供網站點擊率和網店轉化率,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和滿意度。
3.舉辦沙龍,培養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
通過每周開展學術沙龍活動,每位同學(或團隊)通過SWOT、5H2W等分析方法分享對所選行業、企業方面的動態分析,提供學生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提升學生文字書寫、表達能力和辯論能力。
4.以賽促訓,提升創業、創新能力
通過舉辦、參加大賽,以賽促訓。組織學生積極參加“e路通” 、“創業、創意、創新三創大賽”、“商科院校電子商務應用技能大賽”、“湖北網商技能大賽”等各級各類大賽,通過大賽,加強學生電子商務專業綜合技能的培養和實踐,切實提高學生結合具體產品開展市場分析、營銷策劃、網店運營的技能水平,促進企事業單位、各高職院校電子商務等專業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同時,對推動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改革,特別是校企合作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具有積極有效的作用。
(三)優化專兼結合教學團隊
加大現有師資的培養,特別是企業工作經歷的鍛煉,提高教師“雙師素質”;加大力度引進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專職教師,完善“雙師結構”;逐步建立完善的兼職教師庫,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技師、能工巧匠進課堂,在學生技能指導、現場實習教學、學生頂崗實習指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形成專兼結合、分工協作的“雙師”教學團隊。
(四)優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使學生生產實習與企業崗位要求高度契合,確保理實一體化課程的高質量和有效性,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遵循“源于現場,虛實結合,學練一體,校企共建”的理念和“基本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依次遞進的培養規律,系統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滿足功能涵蓋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實習需求、工位數滿足學生充分動手的需要、貼近企業實際滿足“真題真做”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需要,突出校企共建、環境真實、企業化管理、現場化運作的特征,實現工人身份與學生身份的雙身份、工作場所即為學習場所的真實企業工作氛圍、工作內容及過程與學習內容及過程一致的做中學的要求,與淘寶網、E店寶等企業合作積極探索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室、ERP實訓室、網絡營銷實訓室和網絡創業實訓室建設與運營[5]。
三、“22211”人才培養質量保障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示范院建設相關文件精神,以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專業教學團隊等質量工程建設標準為引導,以學院為核心,在淘寶網、武漢網商動力、中商集團等企業的共同參與下,圍繞“22211”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開展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制定人才培養管理體系、質量標準體系、監控體系、評價體系,逐步形成專業為核心、學院教學管理部門為引導、行業企業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現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
參考文獻
[1]曹春益.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J].電子商務,2011(01).
[2]戴明.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0(11).
[3]謝剛,王圓圓. 高職“網店經營與管理”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7).
[4]關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7).
[5]謝剛.湖北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探析[J].科教導刊,2011(11)上旬刊.
基金項目: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學成果培育項目(立項編號:CGPY2012005);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立項編號:GZYLX1213288)。
作者簡介:謝志偉(1979—),男,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化信息處理,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