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高校實驗室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將B/S技術應用到資產管理系統中,以實現其資產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可視化管理。利用ASP開發語言和數據庫技術,成功地開發了B/S模式的資產管理系統,文章將對該系統功能設計和相關技術進行討論。
【關鍵詞】實驗室資產;信息化;實驗室管理;低值易耗品
1.引言
首先,實驗設備、儀器、低值耐用品等沒有較好地建立信息庫,以供查詢其基本信息及使用狀態,不利于對這些實驗設備的維護;對儀器設備的領用、借用、修理、報廢的處理仍處于手工處理階段,處理過程繁瑣,容易出現紕漏,造成設備流失,不易于學校管理部門的監管。
其次,在高校實驗室管理中,實驗教學所用的低值易耗物資同固定資產一樣是學校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其單位價值低、使用年限短,品種數量多,同時具有增添、報廢頻繁的特點,在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中一直是一項量大且繁瑣的工作。對于實驗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使用量非常大的學校,不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制作各種報表上,而且對低值易耗品庫存狀況掌握不夠全面,無法對庫存不足的用品進行及時的添補。
同時,儀器設備信息統計過程復雜,占用大量工作時間,耗材消耗情況不能夠得到很好統計。這就造成實驗耗材的申購也帶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不同的實驗室、中心等自成體系,互不流通,重復購置,缺乏調控機制,無法合理的調控資源配置,這些都導致低值易耗品積壓和浪費。
因此加強實驗室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設計一套適合于實驗室的資產網絡管理系統,對于提高實驗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學校經費,保障教學與科研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物資管理改革工作的主要趨勢。
2.實驗室資產管理系統的分析
2.1 系統的總體目標
本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借鑒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管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和方法,使實驗室管理工作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高效化。構建一套適合于高校的實驗室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并將該系統應用于校園網內,改變以往分散的管理模式,加強學校、專業系和專業實驗室三級管理模式。學校主管部門有一個終端用戶,專業系有不同的子終端用戶,專業實驗室有不同的子用戶,通過用戶名密碼登錄,各級部門隨時可以進行信息的查詢、登記等功能,這樣就可以提高學校和專業系對不同實驗室的監管力度。管理系統針對于實驗室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而不局限于此,同樣可以對貴重的實驗器材、科研設備進行登記注冊,通過全校統一的管理平臺使各專業系之間可以實行資源共享,從而優化資源配置。
2.2 系統的整體架構
本系統基于B/S網絡架構,以ASP語言為主要開發語言。開發環境為:Web服務器使用微軟的IIS6.0,后臺數據庫服務器采用SQL Server2000,采用HTML、ASP、XML、Dreamwe-aver等相關技術,在Windows2003server和VS2005的環境下進行開發。系統通過在校園網服務器安裝管理系統,客戶端使用瀏覽器的工作方式,對實驗室物資和設備進行管理。這種基于B/S模式的最大優點在于可以在任何部門進行數據管理而不用安裝任何軟件,客戶端只需要有一個能上網的瀏覽器,零安裝、零維護,且進行系統升級和擴展非常容易,非常適合部署于校園網內實現資源的共享。其系統的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的整體架構
2.3 關鍵技術分析
本系統的開發主要利用Internet進行數據傳輸和Web軟件的開發技術。根據目前的網絡技術,可以利用HTTP協議和TCP/IP協議進行實時的遠程數據的傳輸,其數據安全性、完整性利用目前比較成熟的SSL協議可得到較好的保障。Web軟件的開發平臺可以采用微軟提供使用ASP技術的IIS信息服務。所需的數據庫系統可采用微軟提供的ACCESS數據庫。系統客戶端和服務器所需要的硬件為普通微機和高檔服務器,市場均可購買到,由于該系統僅具演示功能,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可同為一臺微機。系統所需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服務器軟件,用戶已經采購并進行安裝。
3.基于B/S模式的資產管理系統的設計
3.1 系統的功能結構
本系統系統首先必須維護實驗室中各模塊詳細資料的數據表單,程序能對這些數據表進行寫入和讀出數據的操作。相應的,系統還要實現物資設備的統計查詢、報廢申購、權限管理和數據報表打印等功能模塊。
要求實現如下功能:
(1)所有工作由專門人員負責完成,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
(2)對于已徹底損壞的作報廢處理,同時詳細記錄有關信息;
(3)對于有嚴重問題(故障)的要即使修理,并記錄修理日期、設備名、修理廠家、修理費、責任人等;
(4)對于急需但又缺少的設備需以“申請表”的形式送交上級領導請求批準購買。新設備購入后要立即進行設備登記(包括類別、設備名、型號、規格、單價、數量、購置日期、生產廠家、購買人等),同時更新申請表的內容;
(5)隨時對現有設備及其修理、報廢情況進行統計、查詢,要求能夠按類別和時間段(某日期之前)查詢。
本管理系統通過計算機對實驗設備進行自動管理,設備管理員可以直接在計算機實現實驗設備的信息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動化,改善了工作運行效率和效果。
圖2給出了本系統的功能模塊結構圖。
圖2 實驗室資產管理系統結構圖
其中,系統的資產管理分為固定資產(儀器設備)管理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兩塊。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側重于儀器設備的入庫、領用、歸還、報損等方面的內容,主要是為學校資產管理統計、儀器設備信息共享提供相關信息;低值易耗品管理的主要功能為耗材基本數據維護、耗材領用、耗材情況統計、耗材數據組合查詢,主要用于耗材管理,主管部門可以隨時了解實驗室耗材存量及消耗。
3.2 系統數據庫的設計
根據本系統的各個模塊的業務功能需要,數據庫要求保存以下信息:用戶信息、部門單位信息、物品信息、固定資產信息、低值易耗品信息、公告信息等。在數據庫設計的時候,應使數據文件結構的設置應滿足業務上的要求,設計數據文件結構時應考慮到業務的要求和實際處理的方便將某一層次、某一方面所需要處理的數據相對集中的組織在一起,以簡化后續工作對實際問題的處理過程;各數據表之間的數據項不可避免地出現數據的冗余,但應合理組織使得數據的冗余度盡量減少;數據庫系統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且具備不斷擴充和更新的能力。低值易耗品數據庫E-R設計圖如圖3所示,其中增置單位和管理單位獨立設置,目的就是為各實驗室之間的資源共享提供便利。而固定資產管理表單則在低值易耗品表單的基礎上增加了使用年限、折舊、存放地等信息,在此不再重復列出。
圖3 低值易耗品數據庫E-R圖
3.3 系統的業務流程
本系統采用B/S體系結構,以充分利用B/S安全、快捷、準確的特點。構成系統邏輯上的三層體系結構:底層是數據存儲層,存放所有電子文檔;中間層是系統服務器,存放結構化數據以及數據間的聯系,是系統實現的關鍵,所有數據操作對象都以組件的方式運行(包括在數據庫服務器上),以滿足各種數據實業范圍的要求,所有數據都通過系統服務器,以保證系統數據的同一性和伸縮性;表層是客戶端,進行數據的錄入、應用和相關信息的瀏覽。
圖4 頂層設計流圖
4.結束語
建立實驗教學和管理的信息系統,實現實驗教學全過程的計算機管理,減輕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供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加強實驗室主管部門對設備和材料的計劃、采購、維修和使用的宏觀控制和管理,以節約成本,提高利用,強化管理,并為本科教學評估和實驗室評估提供原始資料和翔實數據,為學校的評建工作作貢獻。
參考文獻
[1]曾愛華,劉捷,冼進,賈德良.高校實驗室資產管理方法的改進與實現[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3:198-201.
[2]安洪勇,張穎,徐猛.高校計算機類實驗室資產管理模式研究[J].煤炭技術,2011,12:235-236.
[3]李麗.高校實驗室資產管理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0:255-256.
[4]李忠.基于B/S的高校資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2.
基金項目: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0524);“創新強校工程”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課題(項目編號:631017)。
作者簡介:馬遠佳(1984—),男,湖南湘潭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智能信息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