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林
【摘 要】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拓展思維,培養寫作能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種種廣泛運用,必將引起一場教與學之間的革命,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拓展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促進作用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讓多元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得到碰撞,使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在固有的教學基礎上達到最優化。它打破了以往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教學進入最佳狀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它必將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語文能力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 有利于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學生學習的最有力的因素,多媒體讓課堂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地講,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播放一些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等,這些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促進積極思維,喚起審美情趣,激發學習興趣,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課堂教學的密度和容量加大,促進課堂教學整體效益的充分提高。如教學蒲松齡的《狼》時,由于故事性極強,課前我搜集了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圖片,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結合圖片,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學生熱情極其高漲,爭先恐后地描述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故事情節后,再現原文,結合原文進行疏通理解,這樣充分利用網絡圖片,學生們進入到多媒體課件所帶入的情境中去了,他們興趣濃厚,思維活躍,主動探求,為下一步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不用老師苦口婆心的講解,學生很快便理解了文意。
2 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能化抽象為形象,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之中,通過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將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了一起,利用圖像、聲音、色彩,傳遞教學信息,解決了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學難點,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拓寬了信息傳遞的渠道,增大了課堂的語文信息容量,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認識的難度,變難為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重點之一是掌握典型的文言實詞。課本的注釋密密麻麻,學生一看就產生畏懼情緒,怎么能記得住啊?我教學這一課時,為了突破難點,我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實詞。我將這篇課文的實詞制成了電子文本,即當鼠標落到相應的詞語時,出現該詞語解釋的超文本鏈接。這樣,學生覺得既新奇又好記,學生在隨意的移動鼠標的過程中,學會了知識,突破了教學難點。
多媒體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評價的機會,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參與,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良好品質,同時,也大大的簡化了教師的操作,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板書無需再寫,輕輕一點即可完成,問題也無需重復兩遍三遍,已經擺在大屏幕上了,使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還以教學《岳陽樓記》為例,它以作記為名,通過對洞庭湖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我綜合運用錄音、投影片等電教媒體,通過投影片畫面,加之動人的朗讀錄音,讓學生感受洞庭湖的壯闊背景,體會作者那曠達胸襟和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學生就能對《岳陽樓記》這一名家名篇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3 有利于拓展思維,培養寫作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把寫作教學看成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現在有了信息技術的幫忙,難點將不再難了,施教者應該借助多媒體和網絡;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與傳統寫作教學相比,把多媒體、網絡引進寫作教學,明顯提高了作文教學的質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了條件,同時還會營造出一種愉悅、和諧、民主、平等競爭的學習氣氛。如在教學《小石潭記》時,我給學生展示播放了柳宗元的有關介紹,寫作背景以及相應小石潭的圖片,在情文并茂的感染下,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作者的寫作順序,了解了描寫景物的特點及抓住景物特征寫景的方法;接著展示小石潭竹樹環合的凄清景象的圖片,隨之拋給學生拓展練習:如果你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視野,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根據訓練目的與要求先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大量地瀏覽古今中外有關的佳作,從別人的作品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品味語言的情味,從而激發他們想要表達的沖動。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把許多他們平時感受不到的東西呈現在他們的面前。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習作指導變為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篩選加工素材的練習過程;把學生被動的接受指導的局面變為他們自主快樂的學習過程。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輕松、快樂、高效的一次學生習作體驗。當前,針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在作文教學中有人己摸索并建構出一些新型寫作教學模式,象強調思維加工的“思維加工型作文心理模型”;既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又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雙主作文教學模式”;以及“看圖作文三維教學模式”、“命題作文三維教學模式”等。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利用網絡中的空間或者網頁搭建教學平臺,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和校外,實施“布置—采集—習作—修改—成文—發布—共享”的教學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學時間和空間,同時也大大優化了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
綜上所述,將多媒體引進中學語文課堂,給中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它更好的為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服務,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促進語文教學,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