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霞秀+章玉婷+杜瑤瑤+于超+符慶功+王華森
摘要:以中農8號黃瓜為試驗材料,采用白色聚乙烯膜進行果實套袋,研究了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發育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黃瓜瓜長為6~8 cm時套袋最佳,與對照相比,套袋處理黃瓜的瓜長、瓜徑、瓜重和生長率分別提高了21.6%、17.1%、64.4%和45.0%;黃瓜果皮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6.85 μg/mL和4.01 μg/mL;黃瓜VC含量較對照提高了19.64 mg/(100 g);套袋能提高黃瓜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畸形瓜率降低了44.53%,黃瓜的感官品質也有明顯提高。
關鍵詞:套袋技術;黃瓜;品質
中圖分類號:S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7-4079-03
Effects of Bagging on Fruit Growth and Quality of Cucumber
TONG Xia-xiu, ZHANG Yu-ting, DU Yao-yao, YU Chao, FU Qing-gong, WANG Hua-sen
(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bagging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cucumber was studied using cucumber “Zhongnong NO.8” as material and bagged fruit with PVC pellicl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bagging time was the length of cucumber being 6~8 cm.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the length, diameter, weight and growth rate of melon was increased by 21.6%, 17.1%, 64.4% and 45%,respectively. Chlorophyll a and chlorophyll b were increased by 6.58 μg/mL and 4.01 μg/mL. The VC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19.64 mg/100 g. Bagging improved the content of water and soluble solids of cucumber. The deformed fruit rate decreased by 44.53%, with the improved sensory quality.
Key words: bagging technology; cucumber; quality
黃瓜是蔬菜作物中最重要的一種,在浙江設施栽培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黃瓜含有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維生素、VC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人們喜愛的水果型蔬菜之一,但設施黃瓜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畸形瓜,還常出現化瓜、病蟲害[1]等情況,不僅降低了黃瓜的商品性還影響其產量。研究人員針對上述情況采取了掛吊重物預防彎瓜,噴灑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措施[2,3],但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蔬菜套袋栽培技術是果樹套袋技術的延伸與發展,是在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潮流下興起提高蔬菜商品價值的保護性生產技術,套袋技術在果樹和蔬菜栽培上已被相繼報道[4-6],套袋栽培可以使果實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相對穩定,并避免外界農藥、雨水、風和病蟲害的直接干擾,減輕果實表面化學農藥污染[7-9],減少病蟲害的侵染以及減少果面病斑[10],為果實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發育微環境,從而提高果實商品品質,但有關黃瓜套袋的研究和應用報道卻很少。為克服黃瓜栽培生產過程中的畸形瓜、化瓜現象并提高黃瓜品質,試驗以中農8號黃瓜為材料,通過對黃瓜進行套袋處理,篩選黃瓜的最佳套袋時間,研究套袋對黃瓜商品性狀、生長率、營養品質和感官品質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黃瓜套袋試驗在浙江農林大學教學實驗基地日光溫室中進行,供試黃瓜品種為中農8號,田間栽培管理按常規進行。黃瓜果實套袋試驗設不套袋和套塑料袋2個處理,塑料袋為35 cm×6 cm的長圓柱形聚乙烯塑料袋。為防止濕度過大造成黃瓜果實腐爛,用打孔器在聚乙烯袋上制作直徑0.8~1.0 cm的圓孔,底部用剪刀制作面積約2 cm2的三角形孔。
1.2 試驗方法
中農8號黃瓜3月中旬栽種,4月中旬對開花的幼瓜進行掛牌,3 d后依次對長約3、4、5、6、7、8 cm的幼瓜進行套袋,篩選最佳套袋時間,5月上旬采收后測定相關生理指標。
1)最佳套袋時間的篩選。對不同長度(3、4、5、6、7、8 cm)的幼瓜進行套袋處理,調查不同套袋時間對黃瓜生長發育的影響。
2)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商品性狀的影響。中農8號黃瓜果實生長15 d進行采收,然后隨機選取套袋和不套袋黃瓜,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分別測量其瓜長、瓜徑,稱量單瓜重并統計彎瓜率,研究套袋對黃瓜商品性狀的影響。
實際長度比頭部到尾部的直線距離長1 cm的黃瓜為彎瓜,彎瓜率=采收后彎瓜數/總瓜數。
3)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選取瓜長均為10 cm左右的套袋和不套袋黃瓜,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在采收前每天測定中農8號黃瓜瓜長,研究套袋對其生長率的影響。
黃瓜生長率=黃瓜在一定時期內瓜長的增加量/初期瓜長(10 cm)。
4)水分含量測定參照國標GB 5009.3-2010進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ATAGO ATC-20E手持數顯折光儀測定[11],每根黃瓜均勻取2個點測定,重復3次,取平均值;可滴定酸測定采用酸堿滴定中和法[11]進行;瓜皮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12]進行;VC含量測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3]進行。
5)中農8號黃瓜感官品質測定。感官評分:感官評分由10人分別對中農8號黃瓜果實的甜度、苦味、澀味、水分、脆度、韌性、口感、香氣、綜合評價進行評定,每項10 分,品質越好得分越高。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農8號黃瓜最佳套袋時間
不同套袋時間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發育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在觀測期內,中農8號黃瓜長度小于5 cm,直徑小于0.6 cm時套袋將使黃瓜黃化死亡,黃瓜長度大于6 cm時套袋,黃瓜生長良好,而長度超過10 cm時套袋黃瓜開始彎曲。因此,綜合以上數據,黃瓜套袋時間以黃瓜果實生長7~8 d,黃瓜長度6~8 cm,黃瓜直徑0.7~1.0 cm時最佳。
2.2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商品性狀的影響
黃瓜生長至6~8 cm時對其進行套袋處理,套袋對黃瓜瓜長、瓜徑、平均單瓜重、彎瓜率的統計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套袋處理降低了彎瓜率,黃瓜長度、直徑、重量都有所增加,有助于黃瓜總產量的提高。不套袋黃瓜彎瓜率達46.36%,采收后商品性差;套袋處理使黃瓜在生長過程中遇到阻力而得到校正,黃瓜瓜型順直,彎瓜率僅為1.83%,采收后整體商品性狀提高,長度、直徑、單重較為均勻,有助于采后商品化分級,這主要是由于套袋處理有助于黃瓜生長微環境中光和熱量的蓄積,有利于黃瓜的生長和營養成分的積累,套袋黃瓜生長速度快,同期采收后套袋黃瓜的瓜長比不套袋黃瓜長6.10 cm,瓜徑較不套袋增加0.6 cm,單瓜重較對照增重117.67 g。
2.3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在黃瓜生長期內,套袋處理的黃瓜生長量較對照提高了45%左右,能明顯加快黃瓜生長,且套袋可使黃瓜成熟期變短,一般可提早2 d上市。
2.4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營養品質的影響
套袋處理對中農8號黃瓜營養成分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知,套袋能提高黃瓜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黃瓜果皮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6.85 μg/mL和4.01 μg/mL,黃瓜VC含量較對照提高了19.64 mg/(100 g)。
2.5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感官品質的影響
從表4可知,在外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套袋后黃瓜的感官評分明顯提高。
3 小結與討論
在中農8號黃瓜長度小于6 cm時套袋會導致黃瓜黃化死亡,其原因可能是雌花未開放沒有完成受精作用,但黃瓜長度大于10 cm時開始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曲,因此在黃瓜長度達到6 cm時進行套袋既可以提高黃瓜的成活率又可降低彎瓜率。
套袋栽培可以明顯提高中農8號黃瓜的營養品質和感官品質,套袋黃瓜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瓜皮葉綠素、VC含量較對照均有所提高,這與許多水果、蔬菜套袋栽培的研究結果一致[14,15],這主要是由于套袋栽培為黃瓜提供了光照集中,溫濕度高且變化幅度小的微環境,有助于營養成分的積累,加快了黃瓜生長。
套袋栽培使黃瓜單重明顯高于不套袋黃瓜,而且黃瓜瓜型順直,有效降低了彎瓜率,果面光潔、翠綠,大大改善了果實的外觀,提高了黃瓜的商品性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陳志杰,張淑蓮,張 鋒,等.獼猴桃套袋技術的生態效應[J].應用生態學報,2013, 14(11): 1829-1832.
[2] 王少敏,高華君,趙紅軍.蘋果、梨、葡萄套袋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9.
[3] 張昭其,龐學群.南方水果貯藏保鮮技術[M]. 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4] 陳志杰,張淑蓮,梁銀麗,等.果實類蔬菜套袋技術效果評價[J].西北植物學報,2004,24(5):850-854.
[5] 孟煥文,程智慧,劉 濤,等.果實套袋對番茄果實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 西北農業學報,2004,13(1):59-61.
[6] 辛賀明,張喜煥.套袋對鴨梨果實內含物變化及內源激素水平的影響[J]. 果樹學報,2003,20(3):233-235.
[7] 馮晨靜,關軍鋒,楊建民,等.草莓果實成熟期花青苷、酚類物質和類黃酮含量的變化[J].果樹學報,2003,20(3):199-201.
[8] 袁紅娟,宋麗霞,王玉蓮,等.釩酸鈉處理對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499-503.
[9] 張昭其,寵學群,段學武,等.荔枝果皮褐變過程中花色素苷含量的變化及測定[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2,23(1):16-19.
[10] 李慧峰,呂德國,劉國成,等.套袋對蘋果果皮特征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6,23(3):326-329.
[11] 曹建康,姜微波,趙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12] 金 霞,金志芳,孫光舉,等.分光光度法測定海水中葉綠素含量的研究[J].廣州化工,2010,38(4):132-136.
[13] 俞建瑛,蔣 宇,王善利.生物化學實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14] 秦 競.套袋對溫室早熟西瓜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6,15(2):138-140.
[15] 王艷艷,焦自高,于賢昌,等.套袋對厚皮甜瓜品質的影響[J].中國蔬菜,2009(16):61-64.
4)水分含量測定參照國標GB 5009.3-2010進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ATAGO ATC-20E手持數顯折光儀測定[11],每根黃瓜均勻取2個點測定,重復3次,取平均值;可滴定酸測定采用酸堿滴定中和法[11]進行;瓜皮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12]進行;VC含量測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3]進行。
5)中農8號黃瓜感官品質測定。感官評分:感官評分由10人分別對中農8號黃瓜果實的甜度、苦味、澀味、水分、脆度、韌性、口感、香氣、綜合評價進行評定,每項10 分,品質越好得分越高。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農8號黃瓜最佳套袋時間
不同套袋時間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發育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在觀測期內,中農8號黃瓜長度小于5 cm,直徑小于0.6 cm時套袋將使黃瓜黃化死亡,黃瓜長度大于6 cm時套袋,黃瓜生長良好,而長度超過10 cm時套袋黃瓜開始彎曲。因此,綜合以上數據,黃瓜套袋時間以黃瓜果實生長7~8 d,黃瓜長度6~8 cm,黃瓜直徑0.7~1.0 cm時最佳。
2.2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商品性狀的影響
黃瓜生長至6~8 cm時對其進行套袋處理,套袋對黃瓜瓜長、瓜徑、平均單瓜重、彎瓜率的統計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套袋處理降低了彎瓜率,黃瓜長度、直徑、重量都有所增加,有助于黃瓜總產量的提高。不套袋黃瓜彎瓜率達46.36%,采收后商品性差;套袋處理使黃瓜在生長過程中遇到阻力而得到校正,黃瓜瓜型順直,彎瓜率僅為1.83%,采收后整體商品性狀提高,長度、直徑、單重較為均勻,有助于采后商品化分級,這主要是由于套袋處理有助于黃瓜生長微環境中光和熱量的蓄積,有利于黃瓜的生長和營養成分的積累,套袋黃瓜生長速度快,同期采收后套袋黃瓜的瓜長比不套袋黃瓜長6.10 cm,瓜徑較不套袋增加0.6 cm,單瓜重較對照增重117.67 g。
2.3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在黃瓜生長期內,套袋處理的黃瓜生長量較對照提高了45%左右,能明顯加快黃瓜生長,且套袋可使黃瓜成熟期變短,一般可提早2 d上市。
2.4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營養品質的影響
套袋處理對中農8號黃瓜營養成分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知,套袋能提高黃瓜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黃瓜果皮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6.85 μg/mL和4.01 μg/mL,黃瓜VC含量較對照提高了19.64 mg/(100 g)。
2.5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感官品質的影響
從表4可知,在外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套袋后黃瓜的感官評分明顯提高。
3 小結與討論
在中農8號黃瓜長度小于6 cm時套袋會導致黃瓜黃化死亡,其原因可能是雌花未開放沒有完成受精作用,但黃瓜長度大于10 cm時開始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曲,因此在黃瓜長度達到6 cm時進行套袋既可以提高黃瓜的成活率又可降低彎瓜率。
套袋栽培可以明顯提高中農8號黃瓜的營養品質和感官品質,套袋黃瓜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瓜皮葉綠素、VC含量較對照均有所提高,這與許多水果、蔬菜套袋栽培的研究結果一致[14,15],這主要是由于套袋栽培為黃瓜提供了光照集中,溫濕度高且變化幅度小的微環境,有助于營養成分的積累,加快了黃瓜生長。
套袋栽培使黃瓜單重明顯高于不套袋黃瓜,而且黃瓜瓜型順直,有效降低了彎瓜率,果面光潔、翠綠,大大改善了果實的外觀,提高了黃瓜的商品性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陳志杰,張淑蓮,張 鋒,等.獼猴桃套袋技術的生態效應[J].應用生態學報,2013, 14(11): 1829-1832.
[2] 王少敏,高華君,趙紅軍.蘋果、梨、葡萄套袋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9.
[3] 張昭其,龐學群.南方水果貯藏保鮮技術[M]. 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4] 陳志杰,張淑蓮,梁銀麗,等.果實類蔬菜套袋技術效果評價[J].西北植物學報,2004,24(5):850-854.
[5] 孟煥文,程智慧,劉 濤,等.果實套袋對番茄果實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 西北農業學報,2004,13(1):59-61.
[6] 辛賀明,張喜煥.套袋對鴨梨果實內含物變化及內源激素水平的影響[J]. 果樹學報,2003,20(3):233-235.
[7] 馮晨靜,關軍鋒,楊建民,等.草莓果實成熟期花青苷、酚類物質和類黃酮含量的變化[J].果樹學報,2003,20(3):199-201.
[8] 袁紅娟,宋麗霞,王玉蓮,等.釩酸鈉處理對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499-503.
[9] 張昭其,寵學群,段學武,等.荔枝果皮褐變過程中花色素苷含量的變化及測定[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2,23(1):16-19.
[10] 李慧峰,呂德國,劉國成,等.套袋對蘋果果皮特征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6,23(3):326-329.
[11] 曹建康,姜微波,趙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12] 金 霞,金志芳,孫光舉,等.分光光度法測定海水中葉綠素含量的研究[J].廣州化工,2010,38(4):132-136.
[13] 俞建瑛,蔣 宇,王善利.生物化學實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14] 秦 競.套袋對溫室早熟西瓜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6,15(2):138-140.
[15] 王艷艷,焦自高,于賢昌,等.套袋對厚皮甜瓜品質的影響[J].中國蔬菜,2009(16):61-64.
4)水分含量測定參照國標GB 5009.3-2010進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ATAGO ATC-20E手持數顯折光儀測定[11],每根黃瓜均勻取2個點測定,重復3次,取平均值;可滴定酸測定采用酸堿滴定中和法[11]進行;瓜皮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12]進行;VC含量測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3]進行。
5)中農8號黃瓜感官品質測定。感官評分:感官評分由10人分別對中農8號黃瓜果實的甜度、苦味、澀味、水分、脆度、韌性、口感、香氣、綜合評價進行評定,每項10 分,品質越好得分越高。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農8號黃瓜最佳套袋時間
不同套袋時間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發育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在觀測期內,中農8號黃瓜長度小于5 cm,直徑小于0.6 cm時套袋將使黃瓜黃化死亡,黃瓜長度大于6 cm時套袋,黃瓜生長良好,而長度超過10 cm時套袋黃瓜開始彎曲。因此,綜合以上數據,黃瓜套袋時間以黃瓜果實生長7~8 d,黃瓜長度6~8 cm,黃瓜直徑0.7~1.0 cm時最佳。
2.2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商品性狀的影響
黃瓜生長至6~8 cm時對其進行套袋處理,套袋對黃瓜瓜長、瓜徑、平均單瓜重、彎瓜率的統計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套袋處理降低了彎瓜率,黃瓜長度、直徑、重量都有所增加,有助于黃瓜總產量的提高。不套袋黃瓜彎瓜率達46.36%,采收后商品性差;套袋處理使黃瓜在生長過程中遇到阻力而得到校正,黃瓜瓜型順直,彎瓜率僅為1.83%,采收后整體商品性狀提高,長度、直徑、單重較為均勻,有助于采后商品化分級,這主要是由于套袋處理有助于黃瓜生長微環境中光和熱量的蓄積,有利于黃瓜的生長和營養成分的積累,套袋黃瓜生長速度快,同期采收后套袋黃瓜的瓜長比不套袋黃瓜長6.10 cm,瓜徑較不套袋增加0.6 cm,單瓜重較對照增重117.67 g。
2.3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生長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在黃瓜生長期內,套袋處理的黃瓜生長量較對照提高了45%左右,能明顯加快黃瓜生長,且套袋可使黃瓜成熟期變短,一般可提早2 d上市。
2.4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營養品質的影響
套袋處理對中農8號黃瓜營養成分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知,套袋能提高黃瓜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黃瓜果皮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6.85 μg/mL和4.01 μg/mL,黃瓜VC含量較對照提高了19.64 mg/(100 g)。
2.5 套袋對中農8號黃瓜感官品質的影響
從表4可知,在外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套袋后黃瓜的感官評分明顯提高。
3 小結與討論
在中農8號黃瓜長度小于6 cm時套袋會導致黃瓜黃化死亡,其原因可能是雌花未開放沒有完成受精作用,但黃瓜長度大于10 cm時開始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曲,因此在黃瓜長度達到6 cm時進行套袋既可以提高黃瓜的成活率又可降低彎瓜率。
套袋栽培可以明顯提高中農8號黃瓜的營養品質和感官品質,套袋黃瓜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瓜皮葉綠素、VC含量較對照均有所提高,這與許多水果、蔬菜套袋栽培的研究結果一致[14,15],這主要是由于套袋栽培為黃瓜提供了光照集中,溫濕度高且變化幅度小的微環境,有助于營養成分的積累,加快了黃瓜生長。
套袋栽培使黃瓜單重明顯高于不套袋黃瓜,而且黃瓜瓜型順直,有效降低了彎瓜率,果面光潔、翠綠,大大改善了果實的外觀,提高了黃瓜的商品性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陳志杰,張淑蓮,張 鋒,等.獼猴桃套袋技術的生態效應[J].應用生態學報,2013, 14(11): 1829-1832.
[2] 王少敏,高華君,趙紅軍.蘋果、梨、葡萄套袋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9.
[3] 張昭其,龐學群.南方水果貯藏保鮮技術[M]. 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4] 陳志杰,張淑蓮,梁銀麗,等.果實類蔬菜套袋技術效果評價[J].西北植物學報,2004,24(5):850-854.
[5] 孟煥文,程智慧,劉 濤,等.果實套袋對番茄果實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 西北農業學報,2004,13(1):59-61.
[6] 辛賀明,張喜煥.套袋對鴨梨果實內含物變化及內源激素水平的影響[J]. 果樹學報,2003,20(3):233-235.
[7] 馮晨靜,關軍鋒,楊建民,等.草莓果實成熟期花青苷、酚類物質和類黃酮含量的變化[J].果樹學報,2003,20(3):199-201.
[8] 袁紅娟,宋麗霞,王玉蓮,等.釩酸鈉處理對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499-503.
[9] 張昭其,寵學群,段學武,等.荔枝果皮褐變過程中花色素苷含量的變化及測定[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2,23(1):16-19.
[10] 李慧峰,呂德國,劉國成,等.套袋對蘋果果皮特征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6,23(3):326-329.
[11] 曹建康,姜微波,趙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12] 金 霞,金志芳,孫光舉,等.分光光度法測定海水中葉綠素含量的研究[J].廣州化工,2010,38(4):132-136.
[13] 俞建瑛,蔣 宇,王善利.生物化學實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14] 秦 競.套袋對溫室早熟西瓜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6,15(2):138-140.
[15] 王艷艷,焦自高,于賢昌,等.套袋對厚皮甜瓜品質的影響[J].中國蔬菜,2009(1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