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翔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煤礦的安全生產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我國煤礦的整體安全生產狀況仍不容樂觀,礦難時有發生。良好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可以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率和損失。從安全管理的角度出發,研究了目前國內煤炭行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員工培訓;安全意識
中圖分類號:TD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7-0085-02
1 煤礦安全管理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煤礦安全事故在數量上和嚴重程度上都遠遠超過了歐美國家。近年來,隨著安全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和企業對安全管理的逐步重視,我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整體狀況趨于良好,百萬噸級煤礦礦難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但與西方的產煤大國相比,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形勢依然嚴峻,煤礦事故的發生率、傷亡人數和死亡率依舊較高。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2014年以來六起煤礦重大事故的通報》,截至2014-06-20,全國煤礦共發生6起重大事故、20起較大事故。雖然每起事故的具體原因不同,但這些事故煤礦都存在對安全管理不重視、安全管理混亂的情形。因此,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對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都是至關重要的。
2 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安全管理意識淡薄
安全管理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證運轉中的企業能夠安全、平穩地進行生產活動,防止傷亡事故發生,保證勞動者的人身安全和煤礦的設備安全。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管理對象是參與生產過程中的一切人、物和生產環境。在煤礦生產企業中,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都對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遠遠達不到要求。在長期以來“重生產,輕安全”的心態下,企業管理層對安全生產的投入遠遠不足,使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流于形式,員工的安全培訓難以開展。而對于普通的井下員工,由于其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對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自我保護的意識不足,有些員工甚至輕視安全管理條例,盲目地認為憑借自己的經驗可以應付任何狀況。從已發生的事故中可以看到,大多數事故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
2.2 法律體系不完善,安全監管不力
總體上看,截至2009年,全國頒布實施的有關煤礦安全保障方面的現行主要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共44部,現有煤礦安全生產國家標準93項,行業標準303項,正在制訂的煤礦安全生產國家標準有48項,行業標準56項。雖然從形式上看已較為完善,然而,因受多種原因影響,有關煤礦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存在著法律內容滯后、法律條款簡單、部分法律空白、法律之間相互矛盾等問題。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自1996年頒布后,只在2011年修訂過一次,修訂的內容也僅僅針對個別條文,但在1996—2011年,我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煤炭事業的發展翻天覆地,仍然沿用舊的法律條文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再比如,作為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頒布于2002年,其立法過于粗糙、寬泛,條款過于簡單、不夠細密,條文多用概括性的文字表述,且過于框架化,而概括性的規定往往在實施過程中存有較多的漏洞。
煤礦安全監察方面的立法過于空洞、寬泛的現象依然存在,其原則性強,但可操作性差。煤礦安全生產監察的主要作用表現在行政威懾上,而往往實際的執行力度遠遠不夠。另外,對違反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不足。由于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處罰太輕, 致使煤礦安全工作不被重視。作為監察主體之一的地方政府,存在監察不力的情況。由于煤礦生產能給地方政府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某些地方政府從自
己的利益出發,在行使監督權時存有“地方保護主義”的思想,對一些不合法的生產行為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導致煤礦企業為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安全生產,冒險違規操作,給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
2.3 安全管理技術手段落后
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加強對安全管理的投入,很多煤礦企業也配備了先進的安全管理手段,比如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監控預警裝置、煤礦安全生產調度系統等。使用這些新技術可實現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傳遞等工作,減少了人為操作錯誤,同時,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井下危險情況進行預警、預報等,可以有預見地組織、協調、監控各部門、各生產環節的運作,保證煤礦生產安全、平穩地進行,從而降低事故的發生率。然而,信息技術在我國煤礦安全生產中仍處于起步階段,很多企業對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不到位,依然采用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宣傳教育和定期的安全培訓為主,這種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效果不佳,與現代機械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脫節嚴重。
3 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安全管理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狀態,如果安全生產得不到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將受到嚴重影響。對比發達國家的煤礦安全生產現狀,我國煤礦必須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并進行改革。具體建議如下。
3.1 增強安全意識,加強管理培訓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煤礦事故頻發的問題,就要在煤炭從業人員心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生命第一”的理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健康和生命價值。要讓安全生產的理念深入每個人的內心,增強其安全生產的意識。可以通過建設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開展嚴格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來實現安全生產。企業文化的建設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也不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進行的“喊口號,貼標語”,而是一個循序漸進、永不止步的熏陶過程。企業要真正地把安全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實際培訓的對象就要全員化,培訓內容也要有針對性,培訓考核也要嚴格,保證培訓的效果。世界各國政府的礦山安全監察機構都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比如在德國, 所有礦工都必須經過至少3年半的礦業學習和安全生產培訓:包含2年的理論學習,學習內容包括安全生產和管理,涉及到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還包含1年半的井下多個部門的勞動實習。在理論和實踐都通過考核后, 才能獲得勞動資格證書, 成為正式的礦山員工。在礦工工作之后,還要定期接受培訓, 如果長期沒有發生安全事故,礦工的工資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證企業在運轉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都處于最佳狀態,使每個員工都能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遵守操作規程,防止設備運行和人員行為出現偏差。將安全管理工作貫穿在每一個人的行動中,可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3.2 完善安全法律體系,加強監督管理
縱觀世界上先進的煤礦企業,他們在安全生產上的各個環節都值得學習和借鑒,其中,最值得借鑒的是完善的安全法律體系和保障制度。國外的煤礦在早期生產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以美國為例,從開采初期到20世紀初的前10年,每年至少有2 000人死于煤礦事故,1907年的死亡人數更是超過了3 000人。從此之后,美國開始重視煤礦安全生產問題,邁出了以法律加強管理、保證安全生產的步伐。目前,影響美國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主要包括:1952年頒布的《聯邦煤礦安全法》,1966年通過的《聯邦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安全法》,1969年頒布的《聯邦煤礦安全與健康法》,1977年的《聯邦礦山安全與健康法》,1997年第三次修訂之后的《煤礦安全監察程序》和2006-06-15布什總統在西弗吉尼亞州接連兩起事故發生之后簽署的《2006年煤礦改善與新應急響應法》。這些法律法規均由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國會制定和頒布,權威性極高。同時,每部法律條款的內容都詳盡、明確,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在完善的法律體系保障之下,美國的煤礦安全事故不斷減少,其煤礦安全生產保持著世界最高水平。
對我國來講,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措施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提高立法階位。煤礦安全法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訂和頒布,以保證法律的權威性。②從立法層面提高煤礦安全立法的指導思想。要將職工的生命權擺在首位,保障其在生產過程中的權益。③對現有法律法規的條款規范和細化。要對規定不明確的條款加以明確,對以前概括、籠統的條文進行進一步細化。④建立健全煤礦安全監察體系。建立綜合、統一的煤礦安全監察主體,完善煤礦安全生產行政問責制度,細化煤礦安全監察處罰條例。
3.3 加強高新技術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已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建設在煤礦安全領域中的應用也受到了重視。但在實際生產中,煤礦企業更加重視對生產硬件的投入,而對軟件的投入比較輕視。然而,安全生產管理應用信息技術是必然的趨勢,它的高效性、先進性和便捷性的特點必將使其成為安全管理的主流技術手段??衫妹旱V安全信息技術,建立煤礦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預警機制和管理決策信息通道。在井上,要有一體化的管理平臺,加強對網絡的集中管理,以保障網絡的正常運行,還要將各安全監測信息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有機結合,建立綜合化的信息網絡;在開采現場,可以使用傳感技術,通過各類傳感器對井下的瓦斯含量、濕度、溫度和其他各類危險源、生產數據進行實時、動態的數據采集,并由計算機分析、處理,從而有效監控井下動態,實現自動預警。在工作場所安裝視頻監控,可實時了解員工狀態,規范員工行為,減少安全隱患。通過信息化手段優化管理,必將會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進而改變我國煤炭安全生產的現狀。
4 結束語
安全管理是煤礦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安全管理既有企業的責任,也有政府的責任。對于國內的煤礦安全管理現狀,需要政府管理者、企業管理者和每個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創建更好的生產環境,以保證員工的生命安全,減少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張小鋒.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S2).
[2]李新娟.美國煤礦安全管理發展的研究與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10).
[3]趙軍,李全明,王云海.中美煤礦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對比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02).
〔編輯:張思楠〕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Xia Xiangyu
Abstract: Nowadays, safety production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 production is better than ever. However, coal mine accidents happened frequently. It can mostly attribute to improper management. After investigat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ot of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ational and feasible solutions.
Key words: coal min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staff training; safety awar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