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國 劉小蘭
髖臼骨折術后極易出現并發癥, 創傷性關節炎是較常見的一種。若合并嚴重疼痛及功能障礙時, 須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融合術[1]。然而,髖關節融合術術后需固定患髖, 許多患者不能接受, 故大多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為了尋找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的有效治療方法, 本院對56例患者進行了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 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本院進行治療的56例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中, 男45例, 女11例;年齡25~50歲, 平均年齡(35.2±3.6)歲;內固定后至關節置換間隔時間2.5~7.0個月;20例簡單類型骨折, 36例復雜類型骨折。全部患者術前均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跛行、關節疼痛等臨床癥狀。
1.2 治療方法 取患者側臥位, 從后外側入路。把大轉子作為頂點, 將皮膚、皮下組織切開。鈍性分離臀大肌纖維,將外旋肌群切斷, 使髖關節后側與大轉子顯露在外。將關節囊切開, 使髖臼與近端股骨暴露, 把瘢痕攣縮組織切除;髖臼暴露后, 確定骨折愈合情況、內固定位置、骨缺損及股骨頭壞死范圍。術中3例患者由于內固定物松動或是影響假體置入, 全部移除或部分移除。髖臼側假體采用珍珠面微孔壓配進行固定, 股骨側則采用骨水泥進行固定。根據骨頸直徑,確定股骨頭假體的型號與相應的髖臼假體型號。髖臼側在前傾15~20°, 外展40°左右的位置將假體固定。關節置換結束后, 將髖關節復位, 并檢查關節的穩定性及下肢長度, 確定無誤后即可對傷口進行沖洗, 然后放置引流管, 將傷口縫合。
1.3 療效評價 對全部患者隨訪6個月。臨床功能根據Harris髖關節評分對療效進行評定[2]。優: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觀察假體是否存在移位、溶解、磨損、下沉等情況時, 根據X線檢查結果判斷;結合Delee與Chamley分區法觀察髖臼假體和骨水泥或骨界面間的透亮區;股骨柄則根據Beaule三區法進行評估。透亮區超過2 mm或進行性增寬, 則為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6例患者均完成隨訪, 隨訪時間為6個月。Harris評分由術前的(38.5±5.8)分提高至術后的(92.1±3.6)分, 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4例優, 12例良, 優良率達100%。X線檢查未顯示假體移位。植骨區域界限不清晰或消失, 近期隨訪植骨區域愈合較好。全部患者均無術后感染、血管或神經損傷、關節脫位等并發癥。
生物材料的快速發展, 大大提高了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術后假體的生存率, 現階段已逐漸發展為金屬對金屬的全髖關節表面置換。髖臼骨折主要發生在青壯年中, 其運動需求較大, 故對關節置換的要求也較高。為此, 可采用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該類疾病。與以往的全髖關節置換術不同,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能夠最大限度保留股骨頭與股骨頸骨質, 具有髖關節脫位率低、創傷小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 該手術方式對選擇標準有一定要求, 排除下列情況:①>55歲者;②伴有嚴重骨質疏松;③髖臼側應用壓配固定, 不可采用金屬螺釘;④對金屬過敏及患有腎病者;⑤股骨頭囊性變較嚴重或缺損明顯者, 不利于股骨假體穩定;⑥育齡期婦女;⑦骨骺未閉的非成年者[3]。
在本次研究中, 5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治療。患者的Harris評分由術前的(38.5±5.8)分提高至術后的(92.1±3.6)分, 優良率高達100%。說明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能夠有效改善關節功能, 治愈率高。有文獻[4]指出, 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 治愈率可高達96.3%。本次結果與文獻觀點基本無異, 優良率甚至略微優于文獻結果, 這可能與本次選取病例較少有關, 還需在今后增加病例進行研究才可驗證。本次研究還發現, 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 植骨區域愈合良好, 且術后未見感染、關節脫位等并發癥。綜合來看, 對于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 采用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進行治療, 可為患者保留足夠的骨量, 能夠有效改善關節功能,提供良好的運動能力, 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并發癥少, 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綜上所述, 采用全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 能夠提供足夠的運動能力, 有利于改善關節功能, 近期療效顯著, 未見明顯并發癥,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賀侃松,肖力軍,陳文貴, 等.髖臼骨折后創傷性關節炎全髖關節置換療效研究.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 5(22):36-37.
[2]耿端,孫永強.全耽關節置換虧臺療耽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中醫臨床研究, 2013, 5(6):116-117.
[3]何澄,郭慧.不同髖關節置換方法治療髖臼骨折術后創傷性關節炎的遠期療效對比.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11):1887-2889.
[4]張勇.全髓關節置換與髓關節表面置換治療髓臼骨折后骨關節炎的療效研究.醫學綜述, 2011, 18(21):3717-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