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輝
摘 要: 學習的目的是學為所用、學以致用,對于計算機教學來說更是如此。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計算機網絡的普遍使用,計算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一種重要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工具,為此,初中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這樣才能在今后生活中獲得長足發展。作者主要分析目前初中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計算機實用教學的對策,希望對初中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 初中計算機教學 實用能力 學以致用
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實用性教學思維,避免形式主義教學,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一、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現在社會需求的是擁有專業技術的優秀學生,所以在近些年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得到了廣泛普及。面對新形勢的挑戰,初中計算機教師開始轉變思想,在計算機教學上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但是形式化依然嚴重,一些老師為了減輕教學負擔,“走過場”現象隨時可見,造成計算機教學發展不容樂觀,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
(一)重視不足,實踐教學發展偏廢。
對于實踐教學來說,上至領導下至教師都知道其存在的意義,但就目前的計算機教學和管理來說,學校領導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實踐教學青黃不接。在學校開展計算機教學,必須有一定的經費支持,需要專業教師授課,這是開展計算機教學的基礎。但是,就目前狀況來說,我國對初中學校的投入不夠,學校對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也不夠,造成缺乏專業技能實踐指導教師、缺乏實踐器材,甚至有的學校沒有建設計算機教學實踐室。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計算機教學形同虛設,使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革新緩慢,教學方法發展滯后。
計算機實踐教學一般摻雜在計算機理論教學之中,多數實踐教學以驗證理論知識為目的,這樣的計算機教學一般是教師操作,學生觀看,然后老師講解給學生聽,學生充當聽眾、看客,實踐中老師很少考慮學情,也很少考慮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在具體計算機教學中,實踐課成了模仿課,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調動,也就是說,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依然是灌輸式的、格式化的、復制式的,學生只能按照老師說的要領模仿老師的操作,至于為什么這么操作,學生一無所知,只知道跟著老師的講授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組,至于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老師沒有過多地考慮,學生在實踐中的定位就是服從,他們沒有思考的空間和探究實踐,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起不到多大作用。在教學設計上,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按照教材開展本本主義實踐,教學設計不太合理,沒有整合教材和學情,教師只求完成教學任務而達不到教學目的。
二、優化初中計算機實用教學的方法探究
(一)革新教學思想,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計算機教學較為死板,一般都是老師講授、學生聆聽,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學生只能一味聽從老師的指導和命令。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推廣,目前教育形勢發生了變化,學生開始回歸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如果采用原來的教學方法,顯然不可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面對學情變化和教材教法的改變,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革新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以教師視野有效設計教學,以學生視角詮釋教學已經成為有效教學的內在要求。計算機課程里面有很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趣味教學和知識講授成為探究的新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采用體驗式教學和實踐性探究,多上上機課,讓學生經常觸摸機器,并且在電腦上展開操作和實踐,這樣學生興趣自然會提高,教學效率會顯著提升。
(二)落實新課改理念,優化教學內容。
新課改的實施是對傳統教育的完善和改革,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和學情的變化,教育教學手段的更新速度加快,不可能一成不變。新形勢下,要想優化教學效果,應該落實新課改的先進理念。首先明確計算機教育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知識素養,提高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及進行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教育。在教學內容上,遠離偏題、怪題等,讓知識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學習中探究計算機使用、網絡信息共享、網絡學習、軟件編程及計算機修理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習生活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課程管理上,除采用全國統一的教材外,還要積極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研究,讓初中計算機教學辦出特色、辦出特質。在課程實施中,師生做好角色定位,學生能做的自己做,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合作意識和獨立思維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其不要全包全攬,而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收有放,給學生留足時間和空間,成為真正的良師益友,在教學中實現教學相長,相互學習、合作教學。
(三)實現學以致用,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活動其實是培養高素質的擁有計算機使用技能的專業人才,讓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能依據學習內容有效開展工作或者有效使用計算機完成學習任務、處理日常事務。所以現在的計算機教學已不再是教出只會背書的背書匠,而是突出實干能力培訓和培養。為此,課堂教學應該把著力點放在對學生能力的訓練上,放在計算機技能訓練上,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知計算機的魅力,并且能運用計算機技能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務。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該徹底改變以教師講析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和以知識學習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采取以能力訓練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堅持以訓練為主線,使教和學都成為訓練手段。同時為了讓訓練更有成效,教師必須精講巧問、善于設計,讓能力訓練著眼于普通的課堂提問、練習和實踐操作。這樣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習積極性就上去了,學習效率同樣得到了提高。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社會實際,著重培養學生的實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換成.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計算機的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4(01).
[2]李曉軍.如何提升計算機的實訓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