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亮
摘 要:網球運動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正逐漸被高校學生所崇尚與喜愛。本文通過對在高校中開展網球運動的作用與意義及其與終身體育關系的分析,闡述了高校中營造網球文化的必要性,認為其是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接軌的有效結合點之一,值得在高校中推廣。
關鍵詞:網球 高校 文化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a)-0215-02
自網球運動誕生至今,一直以健康、時尚、高雅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這種獨特的網球文化使得網球運動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高校的教育環境非常適合培育網球文化,并且,在高校中營造網球文化,不僅可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自身修養,還是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優良方式。因此,研究高校網球運動與營造高校網球文化,對于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實現高等教育目的,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 高校開展網球運動的作用與意義
高校的教育環境和文化氛圍很適合開展網球運動。高校開展網球運動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1.1 有助于貫徹“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育指導思想
在教育部頒布實施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必須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選編教學內容的基本出發點,把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目標。網球運動具有自身獨特的優點,其在運動過程中無身體接觸,運動強度適中,并且大多在戶外進行,非常適合大學生群體參與。在從事網球運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網球技術,身體素質也得到了鍛煉。并且,網球運動具有很高的娛樂價值,更能吸引學生不間斷參與。因此,在高校中開展網球運動,符合了高等體育教育“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
1.2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網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開發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培養學生的運動審美能力,并且陶冶學生的品德與情操,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參與網球運動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學生密切人際關系,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校開展網球運動必定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手段。
1.3 有助于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
網球運動從誕生到現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擁有著高雅的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網球文化里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健康、時尚和高雅,而這恰恰適宜校園文化。高校是一個知識群體高度集中、信息傳遞速度快,有著豐富人文內涵和良好文化環境氛圍的集合地。學校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同樣也具有極為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氣息和良好的健身、休閑、娛樂環境。在高校中開展網球運動,可以為校園體育文化注入健康、時尚、高雅的氣息。并且,通過各種校內校外的競賽或表演,還能進一步加強學校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聯系。網球文化走入校園,必將以其意識、行為和物質等方面的內容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
2 網球運動在高校中開展的獨特優勢
網球運動在高校中開展具有獨特的優勢,其不僅具有強大的健身功能和健心功能,還是促進學生進行社會交往的有力工具。
2.1 具有全面的健身功能
進行網球運動時,人體供能系統的特點為有氧和無氧交替結合,這種供能方式可以調動全身大部分肌肉與器官參與運動,全面的增進人體健康。在一般練習的情況下,網球運動的強度適中,既不會對運動者身體造成傷害,也不會因運動強度過小而達不到健身效果。并且,網球運動過程中沒有身體接觸,這就把參與者在運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降到了最低點。所以,網球運動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參與鍛煉者不同層面的健身需求。經常性、科學地參加網球運動,不僅能夠促進人體機能的發展,還能改善人體健康水平和提高工作能力。
2.2 具有多樣的健心功能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現階段高校校園建設普遍趨于市郊化,在校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環境距離城市中心越來越遠,這就形成了一種相對較為壓抑的文化氛圍。學生在課業之余,文化生活相對匱乏,由此也產生了諸多問題。網球運動是一項情趣高雅、健康時尚的運動。它不僅僅是一種促進健康的重要手段,還是一種娛樂消遣、排解壓力的優良方式。在參與網球運動過程中,學生緩解了在學習中積累的疲勞,釋放了過剩的體力和精力,并通過與其他同學的接觸,減少了在校園中出現的孤獨感。因此,大學生通過參與網球運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達到健心的作用。
2.3 促進學生的社會交往
網球運動是單人或雙人項目,非常適合社會交往,并早已被現代社會作為一項便捷的社交途徑來開展。隨著學生課業壓力的逐漸增大,學生們長期處在一個相對狹窄的人際空間里進行學習,難以獲取更廣泛的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機會。參與網球運動則可以幫助學生交流球技、增進友誼、密切交往。在球場上,球友之間很容易拉近關系、取得信任。在打網球的過程中,同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相互競爭,共同進步,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運動技能,另一方面也擴大了自己的交際范圍。因此,在高校中開展網球運動,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間的社會交往。
3 營造高校網球文化的作用
營造高校網球文化,不僅可以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提高大學生的自身修養,還可以培養大學生謙虛謹慎的優秀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可以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網球運動所要求的思維方式、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中去,有著強有力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3.1 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
網球運動是最能體現學生誠信品質的體育活動之一。誠實守信貫穿在整個網球活動過程的始終,尤其是在沒有裁判員執法的信任制網球比賽中,更要求學生誠實并遵守規則,同時尊重并信任自己的競爭對手。長期參與網球運動,學生會自覺地受到這種網球文化的熏陶和制約,在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之后,會將誠信放在為人處事的首要位置。
3.2 提高大學生的自身修養
網球運動曾與馬術、擊劍并稱為“貴族運動”,是一項對禮儀極為重視的運動項目。禮儀體現在與網球運動有關的方方面面,任何不遵守禮儀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缺乏修養的表現,而相互尊重則是網球禮儀的核心。鼓勵學生們參加網球運動,不僅可以使他們在運動中鍛煉身體,更可以使他們感受到網球所特有的禮儀文化,學會注意自己得體的儀表,大方的言行舉止,禮貌的待人接物態度等等,成為社會中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3.3 培養大學生謙虛謹慎的優秀品質
網球運動的技戰術水平較高,并且打法千變萬化,與不同的對手進行比賽,會出現絕不相同的現實情況。這就要求網球運動愛好者要善于學習,善于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并且必須集中注意力,踏踏實實地頑強拼搏。在這個過程中,網球參與者更需要重視的是個人能力的發揮,而不能把重點放在對對手的評價上。因此,在學習網球技術、進行網球競賽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大學生謙虛謹慎的優秀品質。
3.4 培養大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網球比賽是非常講究團結協作精神的運動項目。教練與球員之間,團體賽的隊友之間、雙打搭檔之間都要有默契的配合,而這種默契就來自每個球員所具有的團隊協作精神。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能夠對參與網球運動的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并且這種影響力是深入、持續的,最終會將團結協作這種品質作為一種能力加載到學生身上。
4 高校網球運動與終身體育的關系
終身體育的思想來源于終身教育,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的各種體育教育與培養的總和。高等體育教育是一個社會人經歷終身體育的中間環節,是連接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紐帶。通過高校體育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和競賽活動,可以使大學生學習并掌握體育鍛煉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技能和方法,并由此樹立“終身體育”思想。
網球運動以其特有的運動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擴大學生間的交流空間,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因此,在高校中,網球運動總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參與網球運動的學生,往往會長期堅持鍛煉下去,由此,也就連接起了學生在學校所受的體育教育和離開學校后在社會上所參與的體育運動。所以,網球運動可以作為一個優質的媒介,將“終身體育”思想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之中,使得體育生活方式在學生的人生當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讓體育鍛煉伴隨學生人生始終。
5 結語
綜上所述,網球運動具有獨特的健身、健心和促進人際交往的作用,在高校當中營造開展網球運動,符合高等體育教育“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助于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在高校中營造網球文化,可以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提高大學生的自身修養,培養大學生謙虛謹慎的優秀品質,培養大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并且,參與網球運動也是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優質媒介,能夠促成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養成。因此,在高校中營造網球文化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值得在高校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陶志祥.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35-38.
[2] (美)羅伯特·溫伯格,著.網球心理訓練[M].張忠秋,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社,2005,10:83-87.
[3] 宮曉麗.影響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技,200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