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雅梅
摘 要:“建筑節能”是指建筑物在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加強用能管理,采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建筑建造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牙克石全年無霜期96天,封凍期145~150 d,取暖期長達7個半月,當地采取集中供暖的方法,面對如此高能耗的建筑供應,怎樣節能就值得我們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我此篇論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建筑節能 集中供暖 供暖技能改造
中圖分類號:TU9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064-01
所謂“建筑節能”是指建筑物在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加強用能管理,采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建筑建造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與世界同緯度的其它地區相比,我國北方城市具有冬天較冷,夏天較熱的氣候特征,并且北方地區城鎮建筑面積約為全國城鎮建筑面積的十分之一,但是卻消耗了所有城鎮建筑能耗的40%,而這40%中北方盛行的冬季集中供暖模式確實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就北方地區供暖的改良在國家“節能減排”的背景下勢在必行。
在我國解放初期,百廢待興,能源緊缺,在政府主導下以秦嶺、淮河為界,界線以北是集中供暖區,沿襲了蘇聯的大鍋爐房、城市熱電廠的供暖模式和實行社會主義的福利供暖政策。其對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和貢獻。它有三大基本構成,其一,供熱鍋爐,利用燃料燃燒生產熱量;其二,供熱管網,利用熱媒將熱量輸送到用戶;其三,室內供暖末端,將熱量提供給室內,提升和維持室內溫度。
然而在面對如此高的建筑能耗,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對其進行思考。
首先,對于冬季集中供暖模式的改革可以產生三個的效果:一是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消耗,;二是可以大大減少采暖季北方城市的灰塵和污染空氣的排放。三是老百姓可以通過節能實現增收。這樣,城市清潔,國家減排,老百姓增收,“一石三鳥”。
牙克石市,位于國北緯49度的高寒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5℃,冬季最低溫度達到-47℃,全年無霜期96天,封凍期145~150天,取暖期長達7個半月。在當地冬季使用傳統集中供暖模式,現主要有匯流河發電廠、牙克石熱電廠、北方藥業供熱公司負責供暖事宜。
在未實行集中供熱之前,牙克石市基本為分散式小鍋爐采暖。當時市內共有大小鍋爐205臺,煙囪172座,給城市的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特別是在冬季環境氣壓較低時,煙霧彌漫,能見度低。為了加快城市的經濟發展,給予當地居民基本福利保障,并且有效美化、凈化城市環境,始建于1958年的牙克石熱電廠,借鑒哈爾濱和原蘇聯關于高寒地區集中供熱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區實際地理情況,經過堅持不懈的科學論證,率先打破了在我國北部高寒地區不能實行集中供熱的神話,隨即城市集中供熱建設活動在呼倫貝爾市拉開了序幕。如今牙克石市已被譽為“中國的森工之都,冰雪之鄉”。
三十年以來,傳統集中供暖模式為牙克石市城鎮兩代居民提供了冬季的溫暖,但可以說集中供暖仍存在以下問題。
(1)能耗問題。
傳統上,為應對長達七個月之久的供暖期,有關部門需提前做好儲煤工作,才能夠滿足正常供熱運行要求,而整個儲煤、燃煤、供暖過程帶來的是一定的能耗問題。
(2)健康問題。
集中供暖使室內熱環境呈現高溫低濕的特征,雖然長久以來,林城人民已經習慣了冬季室內熱環境,但從健康的角度上來講,仍然不是一種健康的供暖方式。
(3)服務問題。
整個供暖過程運行管理方式僵硬,服務性尚待改進,用戶自決權小,不能滿足不同家庭、不同個體的個性化需求,不適應社會生活模式的多樣性;改革要求的供熱計量改革也由于各種原因遲遲沒有進入林城人民的家庭生活中。
(4)費用問題。
整個供暖過程中存在計量難,收費難等問題。對于林城人民的生活水平來講,取暖費仍然是城鎮居民支出里較大的部分;并且過程中因供暖管路分布錯雜、樓宇高度等問題,在室內熱舒適度上很難做到公平合理。
很明顯,傳統的集中供暖模式以不適合新時代要求下的社會模式和節能減排,它會與經濟條件高速發展的生活需求上產生諸多難以解決的矛盾和問題。適合時代的供暖,應基于現代科學技術建立的供暖體系,應是健康的、舒適的、高能效的,以及社會環境友好的。
針對牙克石地區的實際情況,對于集中供暖模式的改良主要有以下三種舉措。
(1)供暖管網上的節能舉措。
供暖外網熱損失是能源浪費的一個重要方面,現有集中供熱系統,由于管網跑冒、滴漏造成的熱損失更是難以計算。因此對供暖管網進行節能舉措,是搞好節能管理的關鍵。集中供暖和供熱管網要采取的節能措施,關鍵是管網的保溫設計。任何供熱管道保溫都不可能沒有熱損失,通過理論分析得知我們只要對允許最大熱損失略作調整,就可使熱損失有可觀的減少,這對節能無疑是大有好處的。為了適應建筑節能的需要,應該對現行供熱管道的保溫設計規范、標準進行必要的修訂。其原則是減小允許最大熱損失值,適當增加保溫厚度。這樣做不僅有利于節能而且完全可行。
(2)供暖方式改良。
以新能源使用為方向的供暖方式改良技術已經成熟,以新能源為熱源,城市供熱管路為輸送段的新方式可部分替代傳統的燃煤方式??上驳氖茄揽耸性谶@方面的嘗試已經初見成效。
據中國電力新聞網訊,時截2014年3月。牙克石市興安新城現場指揮部大氣源瀠射供熱機組成功運行5個月,順利度冬,整個冬季室內溫度保持在19~23℃,經受住了北方冬季極寒天氣的嚴峻考驗,填補了當地新型節能環保供暖方式的空白,為供電企業拓展電力市場、發展電能替代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氣源瀠射供暖供熱機組是專門針對大型、超低溫工況設計的集中供暖設備,據稱可在-60℃的極端天氣下節能工作,設備使用大氣瀠射和超導瓷導熱技術,同樣的用電量可比傳統電加熱裝置多產生2~4倍的熱量,高效、節能、環保、無污染。經過一個冬天的實踐檢驗,證明此種供熱供暖方式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燃煤供暖方式,達到北方冬季供熱要求。
(3)供熱計量改革。
就集中供熱而言,不僅要對既有的熱用戶進行節能改造,使其適應于分戶熱計量和分戶熱收費的需要,同時,更要對鍋爐房和供暖管網進行節能改造。只有對鍋爐房和供暖管網同時進行節能措施,才即可提高效率、減少熱損失,又可保證有高質量的供熱,使熱用戶有熱可調,使集中供暖和供熱的節能真正得以實現。此項工作須有自治區政府其帶頭作用
在嚴冬到來的時候,縱然外邊冰封大地,但進入林城百姓家也能感到暖意融融,市區內規模整齊、風格多樣的歐式建筑筆筆皆是,極大地推動了城市旅游業的發展,也更添了林城人民的生活情趣??偟膩碚f,牙克石市在建筑節能方面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