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霞
摘 要:隨著氣象業務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前人工估測的能見度氣象要素改為自動化儀器觀測,洛陽凱邁(環測)公司生產的CJY-1G型前向散射能見度儀作為一種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氣能見度監測設備,2013年在各氣象臺站大量裝備,本文給出了該型儀器的安裝、校準及日常維護方法,以期給用戶工作中參考。
關鍵詞:CJY-1G能見度儀 安裝 校準 維護
中圖分類號:TH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088-01
能見度和當時的天氣情況密切相關。當出現降雨(雪)、霧、霾、沙塵暴等天氣過程時,大氣透明度較低,因此能見度較差。測量大氣能見度一般可用目測的方法,但是,能見度的估計受許多主觀的和物理的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氣象業務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服務的需要,我國大部分氣象臺站都安裝了能見度儀,基本實現了能見度的自動化觀測。
1 CJY-1G能見度儀安裝
1.1 能見度自動觀測站址選擇
(1)前向散射能見度儀應安裝在對周圍天氣狀況最具代表性的地點。
(2)應不受干擾光學測量的遮擋物和反射表面的影響。
(3)要遠離大型建筑物。
(4)遠離產生熱量及妨礙降雨的設施避免閃爍光源、樹陰、污染源的影響。
1.2 儀器安裝位置
CJY-1G前向散射能見度儀安裝在觀測場內時,應在觀測場西北角,與風桿東西成行,與百葉箱南北成列。
若為三個百葉箱的觀測場,能見度儀距西側圍欄7.5 m。能見度儀接收端和發射端分別在南北方向。
1.3 儀器的安裝
水泥基座長60 cm×寬60 cm×深40 cm,大風區可適當加大、加深),接收器和發射器的支架成南北向,接收器在南側,發射器在北側,采樣區中心高度2.8 m(±0.1 m)。避免光學系統朝向強光源,和朝向諸如雪或沙之類的反射表面,高緯度地區要加遮光罩。
1.4 其他事項
為了防雷、防鼠、防水和安裝、維修方便,電纜應放入電纜溝內的金屬線槽中。
具備防雷擊電磁脈沖的措施,防雷安全要求和設計應符合行業標準的要求。
采集軟件由廠家在設備出廠前安裝在采集器中。業務軟件安裝方法按照軟件技術操作手冊進行,并按操作手冊要求進行初始化和參數設置。
2 儀器校準
儀器在安裝、維修后均應校準。
2.1 儀器現場校準
在標定周期內使用校準板進行現場校準,現場校準應選擇能見度很好(超過10 km)的天氣條件下進行,避免由于大氣狀況不同而導致的校準誤差。避免在雨雪天氣進行校準。
2.2 校準板的安裝
將校準板連接到橫臂的卡箍上,擰緊導軌連接桿上的旋鈕;調整校準板的位置,保持校準板中心與采樣區中心位置基本重合,擰緊卡箍螺釘。
2.3 校準方法
儀器現場校準時,設備至少穩定工作10分鐘,輸出穩定的觀測值,若輸出值在標準信號值±10%以內,說明儀器工作正常,若輸出值在標準信號值±10%以外,需修改能見度儀校準參數,將儀器輸出值校準在標準信號值±10%以內;參數修改完畢,至少穩定工作10分鐘,確認輸出值在標準信號值±10%以內,方可結束校準工作。
2.4 現場校準周期
第一次使用1個半月后現場校準一次;之后每6個月現場校準一次;每次維修儀器之后都應做現場校準。
3 日常維護
(1)透鏡和遮光罩的清潔,定期清潔的時間間隔取決于儀器的使用環境,通常每2個月清潔1次。根據設備附近環境的情況,延長或縮短擦拭鏡頭的時間間隔(遇沙塵、降雪等影響能見度天氣現象時,應及時清潔)。(2)背景亮度傳感器的清潔,通常每2個月清潔1次。(3)守班期間,每個正點前10分鐘應查看能見度自動觀測數據。發現數據錯誤或異常應及時處理,啟動維護或維修程序。(4)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視能見度儀,發現能見度儀(尤其是采樣區)有蜘蛛網、鳥窩、灰塵、樹枝、樹葉等影響數據采集的雜物,應及時清理。(5)每月檢查供電設施,保證供電安全。每三個月要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一次。(6)每年春季對防雷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復測接地電阻。(7)定期檢查、維護的情況應記入值班日志中。對能見度自動觀測數據有影響的還要摘入備注欄。檢查時應盡量避免用手電筒等光源照射能見度觀測設備。
4 常見故障判別及簡單故障排除
故障1:終端計算機接收不到設備數據。
這種情況大多可能是設備沒有啟動,或通訊未連接好,或通訊設置錯誤,或通訊設備故障導致的。排故步驟如以下幾點。
(1)檢查設備(和通訊適配器)的電源是否連接,開關是否打開;無通訊適配器的,檢查設備與計算機的連接情況。
(2)有通訊適配器的,檢查設備與通訊適配器,通訊適配器與計算機的連接情況,通訊適配器面板上的指示燈是否點亮。
(3)檢查計算機上軟件的通訊設置參數(端口、波特率等)是否正確;切斷電源,檢查電控箱內的F1(2A)保險絲是否損壞;若損壞,則更換相應配件,最后接通電源。經過以上步驟,若故障仍無法排除,請與廠家聯系。
故障2:設備觀測的能見度值明顯高于實際。
這種情況可由多種原因造成,但大多數是由于發射器或接收器的光路被阻擋導致,需檢查光路上是否有污物并清潔,清潔后等待10分鐘,數據應恢復正常。排故步驟如以下幾點。
(1)檢查發射器或接收器的遮光罩內是否被堵塞;若堵塞,則清除堵塞物。
(2)檢查發射器或接收器的透鏡是否被嚴重污染;若污染,則用清水沖洗污物,用脫脂棉清潔透鏡。
(3)若氣溫持續低于0 ℃時,檢查發射器或接收器的透鏡表面是否有較多積雪等凝結物;有則說明窗口加熱器出現故障,先切斷電源,檢查電控箱內F2(10A)保險絲是否損壞,若損壞則替換相應配件,最后接通電源。
(4)經過以上步驟,若故障仍無法排除,請與廠家聯系。
故障3:設備觀測的能見度值明顯低于實際值。
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由于設備的探測采樣空間內有飛蟲等干擾物存在,這些物體的反射光進入接收器,產生了類似于低能見度的強散射光效果。此時的能見度時間曲線會出現明顯的跳動。排故步驟如以下幾點。
(1)檢查設備采樣空間及其附近是否有飛蟲等干擾物的存在,清除后等待10分鐘,數據應恢復正常。
(2)經過以上步驟,若故障仍無法排除,請與廠家聯系。
參考文獻
[1] 前向散射能見度儀觀測規范(試行)[S].中國氣象局,2009.
[2] CJY-1G型能見度儀使用說明書洛陽凱邁(環測)公司[Z].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