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強
摘 要:隨著社會進步、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密度迅速增加,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人們對其的需求不斷增加,對地鐵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近年來全球地鐵事故不斷發生。因此,本文通過對地鐵事故的探討,分析地鐵運營事故的影響因素,提出了預防事故以及突發事故后的救援措施,而來提高地鐵運營安全,保障人民、國家的財產。
關鍵詞:地鐵運營 運營安全 措施
中圖分類號:U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127-01
在現代城市發展的進程中,首先要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而地鐵以其運量大、快速、正點、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適方便的優點成為很多大城市緩解交通問題的首選。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明確提出要逐步構建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城市公共綜合交通體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務于公眾。
1 國內地鐵運營發展趨勢
現今國內地鐵發展越來越快,目前擁有龐大地鐵網的城市有北京(442 km)、上海(439 km)、廣州(236 km)、深圳(176 km),其中北京地鐵的日均客流量達到850萬,上海地鐵達到750萬,廣州也達到650萬,乘坐地鐵出行越來越成為市民的首選。目前已經開通地鐵運營的國內城市有成都、南京、武漢、長沙、天津、昆明等,在建的城市有東莞、佛山、福州、廈門、鄭州等。
地鐵發展的趨勢是建設一個經濟、舒適和安全的地鐵系統,對行車安全有很高的要求,我國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均推行列車自動駕駛、自動控制和設備自動診斷等先進技術來實現行車安全。
2 地鐵運營存在的安全隱患
隨著地鐵網絡的形成,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發展創造了機遇,推動了城市的發展,也為市民出行帶來便利,同時,列車追尾、脫軌、火災、爆炸、水淹、人員踩踏等事件時有發生,伴隨恐怖主義的泛濫及治安形勢的日趨復雜,地鐵安全環境及安全運營面臨的風險也隨之產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安全形勢日益嚴峻。這就要求地鐵運營方強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產能力,確保運營安全可控。
3 地鐵運營安全管理措施
3.1 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宣傳教育是提高員工安全素質的必要手段,在員工的安全宣傳教育上,要采取形式多樣、機動靈活的宣傳教育方式,時時說,事事說,要充分利用安全活動、安全會議、事故案例展示、張貼安全標語等形式,宣傳學習安全知識,營造一個“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處處講安全”的企業安全文化。
創建一種充分體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使其深入每個員工心中,成為安全意識,形成一個互相監督、互相制約、互相指導的安全管理體系,變領導的強制管理為員工的自我管理,變領導的監督為員工自我需求。
健全安全責任體系,確立安全考核指標,通過簽訂安全責任狀,將安全目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責任到人,體現一崗雙責,對安全事件實行一票否決制,形成“安全責任無小事,人人頭上有指標”的管理責任機制。
3.2 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思想
根據應對重大地鐵事故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人是造成重大地鐵事故的主要因素,運營員工的誤操作、乘客攜帶易燃物質以及恐怖襲擊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地鐵事故,因而需要提高地鐵運營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技能,建立自己的培訓基地和專職培訓師隊伍,與設備供應商合作開發設備模擬操作系統,提高員工的動手能力,避免員工誤操作。營造一個“學技能,明責任,我的崗位請放心,我的崗位無差錯”的良好氛圍。
此外,還需加強對乘客安全意識的教育,政府部門要制定相應的乘客安全乘車守則,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加大宣傳力度,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守則的行為和乘客加以制止、處罰,形成一股震懾力,非常時期需要加強車站的安檢工作,防止乘客攜帶違禁品乘車,營造一個文明乘車的良好環境。
通過定期舉辦“地鐵開放日、地鐵安全進社區、地鐵安全進校園”等活動來培養市民安全乘坐地鐵的習慣,教育市民正確使用消防設施和安全裝置,充分利用列車上和地鐵站的多媒體播放安全知識宣傳片,普遍樹立“安全運營,人人有責”的安全意識。
3.3 建立全面的運營安全評估體系
地鐵建設的遺留風險威脅著我國地鐵的運營安全,因此,運營方需將安全管理工作前移,介入到工程設計與建設環節,使運營方與建設管理單位協同合作,及時發現整改各項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地減少遺留風險。
軌道交通的設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地鐵車輛、信號、屏蔽門、軌道、接觸網等各大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處理故障的及時性是保證地鐵安全運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運營方需建立地鐵運營安全評估體系,與專業機構或高校合作,建立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模型,開發相應的安全評估軟件,正確評價地鐵運營安全狀況,糾正管理偏差,實現科技興安。
3.4 重視現場管理,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在地鐵車站、重要設備房現場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的“6S”活動,對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的規范和排查,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動場所、設備和不安全環節。規范各類物資的存放,確保數量和狀態良好,在不安全區域設置警示標示,制作醒目的“6S”標示,實行全面目視化管理,對地鐵車站和設備房劃分管理區域和確定管理責任人,張貼安全責任牌,為員工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作業環境,讓員工一開始就養成事事“講究”的習慣,減少誤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3.5 構建軌道交通應急救援體系
“預防為主”是軌道交通安全正常運營的原則,應急預案是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補。根據國內外軌道交通運營救援搶險的經驗和突發事件的特點,建立健全的應急預案體系,針對軌道交通運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同的事故,不同的地點,其應急處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才能把事故與災害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應急預案需與時俱進,需根據事故處理經驗不斷豐富和設備設施的更新換代不斷進行優化。
迅速的反應和正確的措施是處理緊急事故和災害的關鍵,進行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是提高應急處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過模擬演練可以及時暴露預案的缺陷,檢驗救援設備是否足夠、檢驗員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種預案,提高各部門間的協調作戰能力,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增強員工對事故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4 結語
地鐵作為一種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為人民群眾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便利,對城市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和負責人應該積極做好地鐵運營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地鐵運營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使人民在安全的基礎上享受地鐵的便利與快捷。
參考文獻
[1] 黃德君,張懷文,曹愛民,等.城市地鐵運營線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鐵道標準設計,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