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霞
摘 要:圖書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中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圖書館事業對于提高國民文化素養起到支柱作用。在圖書館數字資源數量急劇膨脹、圖書館空間設施檔次規模日益完備的今天,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已進入成熟階段,但大多數圖書館很難通過進一步提高硬件設施檔次,來持續提高讀者入館率的優勢,尤其偏遠山區高職圖書館表現突出。
關鍵詞:節約型圖書館 個性化 特色化 民俗文化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255-02
長期以來,偏遠山區高職圖書館每年投入的經費不多,設施陳舊,空間狹小,館員缺乏危機感、緊迫感。基本上是在封閉管理、被動服務的模式中運作,其服務形式仍因循傳統的等客上門借—還服務。從服務手段來看,雖然采取了專業圖書館軟件處理圖書館業務,但拓展和創新業務的辦法不多[3],對現有的信息資源深度加工開發不夠、利用率極低。
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建設好特色資源服務體系和個性化服務品牌逐漸成為了圖書館管理的核心問題。本文結合我館新館建設淺論多元圖書館定位,個性化、特色化圖書館定位,圖書館及特色產品設計理念。
1 多元圖書館定位
1.1 節約型圖書館
國內許多新修建,檔次較高的“星級”圖書館,優雅的環境,的確提高了讀者的入館率,但同樣也應會受到閱讀率的困擾,讀者入館率的提高不一定代表讀者閱讀率的提升,讀者入館目的應該是閱讀學習而非享受。目前國內享受型圖書館的定位,會讓圖書館失去其某些本質功能。
讀書氣場的營造或許僅需要一個“天一閣”清凈的環境足矣。如果圖書館過度追求清一色的標準化設計、服務、管理,不僅會使得讀者往往失去新鮮感,且裝修過度豪華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也就是說土豪式圖書館不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唯一途徑。
所謂節約型圖書館可定義為:讀者帶著特定需求入館,館員以最迅速最主動服務幫助讀者解決特定需求,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保證圖書館基礎設施水平的基礎上,簡化并非必須的會議室、娛樂室、餐飲室等附加功能,從各方面降低運營成本,但極其重視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選擇質量、館員服務質量及為解決讀者特定需要的信息組織加工水平等核心問題。簡單的說,就是要注重化繁為簡,要善于在眾多信息提煉出最主要、最有價值的信息,奉獻給讀者。
在網絡環境下,開發資源,擁有資源優勢,積累服務資本[3],是留住讀者、爭取讀者根本。便利、舒適、能解決讀者具體要求的定位,節約型圖書館很容易就贏得了眾多讀者的青睞,更讓圖書館有限經費得到合理有效充分利用。
1.2 依附于當地文化,地域特色的特色化圖書館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的發展是歷史的集成,同時又具有民族性,地域性[1]。而來自于不同城市且學習生活在偏遠山區、模式單一的讀者往往對于特色文化,民俗風情的概念更容易感興趣。因此,圖書館可以根據當地環境,地域等理念的不同向讀者展示出不同的藏書特色。在現有館藏基礎上加以充實,形成特色館藏,是圖書館提高文獻資料利用率、緩解供需矛盾和提高服務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
如在一些深具民族風情的城市,在圖書館館舍或藏書建設能突出當地文化風情和特色的圖書館,顯然更有吸引力。以張家界為例,在建設上可以加入世界自然遺產資源、湘鄂川革命根據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賀龍元帥革命精神等元素,建設特色館藏。同時通過開展文化活動,組織讀者進人景區參觀游覽,在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欣賞大自然風光以及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同時,為打造地域性特色圖書館匯聚氣場,讓圖書館里充滿學習性,故事性,參與性等個性化概念。這些元素都是吸引讀者的切入點。
2 個性化、特色化圖書館定位
2.1 圖書館個性化、特色化服務
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標準化服務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個別需求。讀者的需求往往是即時的,隨條件改變的。所以服務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隨讀者私人習慣和當時情形而變,有針對性的滿足不同讀者的個別需求,使讀者滿足生理與心理的需求,同時產生舒適的精神心理效應。個性化、特色化服務已成為新時代圖書館吸引讀者的核心武器[2]。提供高個性、多選擇性的服務來滿足讀者實時性的需要已成為圖書館界的共識。也就是說,偏遠山區高職圖書館只要用心服務、主動服務、個性化、特色化服務也能找到吸引讀者的切入點。
圖書館主動性服務,實質上是在原有的眾多服務中,集中優勢搞好一兩項,使其成為優質服務。優質服務是對讀者最大的尊重。圖書館的每一位館員都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來滿足讀者的要求。
例如課題組因課題研究討論等原因在圖書館開展研究工作,圖書館可以根據課題組需求進行信息資源深層次開發,開展定題服務、跟蹤服務、查新服務等,同時包括場地設施以及茶水準備等個性化服務。館員做基本的讀者需要預測、分析、準備不是一件難事,如果讀者者的任何需要,館員都能為他想到并準備好,這樣既節省了讀者時間,提高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也逐步形成了自己個性化服務品牌。
2.2 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存取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的網絡化、信息服務的多樣化、個性化急需一批素質高、知識廣、技術精的復合型人才。也就是說偏遠山區高職院校圖書館事業要發展,要突圍,需要開展特色化、個性化服務,首先就要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不斷提高其知識、技術和能力水平;其次就是要創造條件吸引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的教師、專家走進圖書館,讓館員了解和掌握教學與科研中常遇到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學術界最新理論動態、觀點,逐步培養圖書館館員成為知識點上的“通才”,[3]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開展學科館員服務。能動性、創新性,是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源泉。
3 圖書館及特色產品設計理念endprint
3.1 圖書館個性化、特色化設計
設計離不開文化,文化是設計的靈魂。而根據自然條件、歷史遺風、民俗特點等元素[1]完全可以創造出具有東方特色或者是當地特色的圖書館設計,這樣更能體現出圖書館的個性化、特色化。
只有根據各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創造出獨有的圖書館設計才能更好的體現出圖書館的個性化,讓讀者有別具一格,別有洞天的感受。如我館新館建設在滿足主要圖書館功能的基礎上,恰如其分地在空間和平面上滲透地道的土家族民族氣息、武陵源風景名勝是設計的關鍵。在公共大面積空間的宏觀效果上整體色彩要協調統一,需要滿足圖書館的一些基本功能,而在深化設計時,往往可以加入一些更民族性的東西,比如用燈飾,裝飾品,土家掛畫、沙石畫、根雕工藝品來表現。
3.2 打造特色產品,具備張家界特色的市級圖書館功能。
在滿足我館現有讀者需求的基礎上,要通過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了解和把握特色產品讀者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如主動與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各部委辦局的領導、工作人員、張家界市民進行溝通、聯系,以掌握各級領導、同志、市民對有關信息資源的需求,要注重學科前沿成果,最新理論動態以及市情省情、外地區各項改革先進經驗收集整理加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館藏特色、學科特色、專業特色或專題特色的特色產品。
3.3 服務品牌宣傳
由一些特色元素組成的特色風格融匯在圖書館中,能夠大大提升圖書館的知名度。圖書館特色化的形成過程,實際也是圖書館獨特品牌的樹立過程。品牌的樹立,一方面在管理和服務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它,關注它和利用它。要制定適合偏遠山區高職學生了解和認識圖書館的教育方案,通過入館教育、文獻檢索課等課程使學生對圖書館有全面深刻認識。特別是通過讀者手冊、圖書館信息報道和網站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提示圖書館特色館藏[3]。
4 結語
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偏遠山區高職圖書館絕不是窮途末路,但就目前發展現狀,其發展唯一突圍的核心武器是個性化、特色化服務,只要把這個思路徹底執行,讀者才能在圖書館找到什么是賓至如歸的感覺。
參考文獻
[1] 劉雙四.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企業競爭情報服務[J].黃山學院學報,2009(4).
[2] 宋莎莎.淺談酒店服務中的個性化服務[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4).
[3] 吳月芳,胡玉蘭.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競爭與發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