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影響分析
王景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發生的影響。方法 200例實施靜脈留置針輸液新生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0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等, 觀察組患兒實施改良的穿刺、固定、封管方法應用靜脈留置針。觀察兩組患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中發生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5例, 發生率為5.0%;對照組患兒中發生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19例, 發生率為19.0%, 觀察組患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靜脈留置針靜脈炎患兒中Ⅰ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3例, II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2例;對照組靜脈留置針靜脈炎患兒中Ⅰ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13例, II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6例。結論 改良的靜脈留置針穿刺、固定和封管方法有效減少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護理效果顯著, 值得借鑒。
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護理效果
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較多, 目的是減少反復穿刺對患兒的影響, 減輕患兒痛苦。但是在靜脈留置針應用過程中, 如果護理不當或其他操作不規范可導致靜脈炎發生。所以護理干預對減少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的發生至關重要[1]。本文選擇本院應用靜脈留置針新生兒, 觀察護理干預對此類患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200例實施靜脈留置針輸液新生兒,均為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患病新生兒,上述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兒100例, 男52例,女48例;其中足月兒共78例, 早產兒共22例, 胎齡分別為(38.9±3.2)周和(34.7±3.5)周。對照組患兒100例, 男51例,女49例;其中足月兒共79例, 早產兒共21例, 胎齡分別為(38.7±4.1)周和(33.9±4.2)周。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等, 觀察組患兒實施改良的穿刺、固定、封管方法應用靜脈留置針:穿刺時以30°左右的角度進針刺入血管,刺入血管過程中速度要慢, 見血后降低刺入角度, 把留置針繼續沿著血管向前進針長度約2 mm。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把針翼按住, 用右手把針芯退出, 然后把針頭和輸液裝置進行連接。采無菌透明敷貼進行固定, 固定過程中要把穿刺點作為固定中心, 對留置針進行妥善固定。輸液結束后, 采用0.5 U/ml的肝素稀釋3 ml緩慢推注進行正壓封管處理。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生理鹽水封管處理。
1.3 評價標準 根據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制定的靜脈炎評定標準觀察兩組患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情況, 對靜脈進行分度。患兒穿刺部位局部出現疼痛、紅腫或者水腫等,靜脈沒有發生條索樣改變, 觸摸時無硬結發生, 此評為Ⅰ度;患兒穿刺局部發生疼痛, 局部有紅腫或水腫出現, 局部靜脈發生條索樣改變, 沒有觸及到硬結, 評定為Ⅱ度;局部出現疼痛癥狀, 局部有紅腫或水腫發生, 局部靜脈發生條索樣改變, 可觸及到硬結, 評為Ⅲ度。
1.4 統計學方法 在統計學軟件SPSS17.0下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靜脈炎發生情況和靜脈炎分度比較。觀察組患兒中發生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共5例, 發生率為5.0%;對照組患兒中發生靜脈留置針所致靜脈炎共19例, 發生率為19.0%, 觀察組患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靜脈留置針靜脈炎患兒中Ⅰ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3例, II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2例;對照組靜脈留置針靜脈炎患兒中Ⅰ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13例, II度靜脈留置針靜脈炎6例。
新生兒疾病治療過程中, 需要長期輸液的患兒往往會因為反復穿刺而增加痛苦, 而患兒家長也不容易接受反復穿刺輸液這種模式, 所以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長期靜脈輸液中較為常用, 但在靜脈留置針應用過程中容易引起靜脈炎, 又增加了患兒痛苦, 所以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減少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的發生尤為重要[2,3]。本文觀察組中采用改良的穿刺、固定、封管方法應用靜脈留置針, 觀察組靜脈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所以改良的靜脈留置針穿刺、固定和封管方法有效減少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發生, 護理效果顯著, 值得借鑒。
[1] 翁莉, 韓樹萍, 余章斌, 等.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護士進修雜志, 2009, 1(1):66-68.
[2] 胡晨紅.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干預進展.臨床護理雜志, 2012, 2(2):53-56.
[3] 黃旺金.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科的應用觀察及護理體會.華夏醫學, 2004, 17(1):104.
2014-06-19]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