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德特約記者 李 珍 青 木 本報記者 杜天琦 ●劉 德 柳玉鵬第21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財長會22日在北京舉行,并發表聯合聲明。這是時隔13年APEC財長會再次由中國主辦。此時,全球經濟正籠罩在低迷的陰霾之中。德國《焦點》周刊評論說,北京APEC財長會向外界展示了信心。昨天的財長會還被認為是為下個月即將召開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預熱。屆時,各成員領導人將如何商議“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備受關注。法新社報道稱,中國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說,這次財長會議是APEC中國年的一場重要活動,會議圍繞全球及亞太地區宏觀經濟形勢、促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合作、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財稅政策與改革、金融支持區域實體經濟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針對性很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就在財長會召開的前一天,中國宣布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創5年來新低”,美聯社稱,這引發全球經濟擔憂。此前,全球經濟已顯示出再度放緩的跡象。這令此次財長會議意義不同尋常。法新社稱,主持APEC財長會的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說,此次財長會為推動亞太地區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提供了重要契機。俄新網報道說,來自21個經濟體的財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代表出席此次會議,討論地區經濟前景和達到經濟目標采取聯合行動,以及如何重振全球經濟。德國《焦點》周刊稱,財長會發表聯合聲明,稱各成員將實施靈活的財政政策支持全球經濟和創造就業。APEC將通過結構改革釋放新的增長動力,應對全球經濟疲軟。“這是一個新世界”,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新西蘭中央銀行前行長艾倫·博拉爾德說,過去APEC依賴貿易驅動增長,未來它將不會是那樣。德國《商報》評論說,北京財長會是一次對地區經濟具有深遠意義的會議。德國財經網報道稱,22日的財長會為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預熱。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于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為主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等政要都將出席。《朝鮮日報》22日報道說,韓國總統樸槿惠將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與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這將是第五輪“樸習會”。日本共同社報道說,出席APEC財長會的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22日和張高麗進行非正式接觸,站立交談了七八分鐘。麻生對張高麗說,“日本對華投資正在大幅減少,考慮到戰略互惠關系,必須認真會談”。日本NHK電視臺評論說,日本大多派副部長級官員參加APEC財長會議,麻生是日本政府二號人物,也是安倍的盟友,出席此會是想增大改善日中關系的機會。法新社稱,在經濟上,美國和中國支持的競爭性自由貿易集團分裂了APEC成員。在政治上,APEC一些成員之間存在海上領土糾紛。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APEC代表環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合作和發展,這其中肯定既有合作又有分歧,不能因為一些分歧就否認整個主流發展。美聯社評論說,APEC創建于1989年,其21個正式成員散布在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在APEC 25年的歷史中,該組織將成員之間的自由貿易作為持久目標。現在,APEC將“支持亞太地區的可持續經濟增長與繁榮”作為主要目標。▲
環球時報20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