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1日文章,原題:你好,伙計!騎牛運動抵達中國 職業騎牛士小心翼翼地騎在體重近500公斤、脾氣暴躁的公牛身上。“集中精力!”他暗自說道,“不能分心!”當公牛情緒稍稍穩定時,他示意自己準備好了。牛欄剛打開,公牛便擦著閘門迫不及待地入場,在場上大發“牛脾氣”、上躥下跳,只用兩秒鐘就把這個名叫哈日痕(音)的騎牛士狠狠摔在地上。他拍拍身子,希望“再試一次”。職業騎牛大賽正進入中國,但是發展道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中國沒有牛仔文化或者騎牛傳統,但中國牛仔愛好者們還是希望能改變現狀。他們的領軍人物詹姆斯·王曾在美國得克薩斯生活10年,正是在那段時間他喜歡上了騎牛。他計劃2014年在中國三個城市舉行騎牛大賽巡演。王先生花了200萬美元從澳大利亞購買并空運到中國90頭公牛,在國內成立中國職業騎牛協會,并邀請專業人士將騎牛術語翻譯成中國人熟悉的詞語,以激發群眾觀看比賽的興趣。要想更好地吸引觀眾,還要打造類似籃球界姚明的騎牛界本土明星。于是,王先生來到中國內蒙古,找到哈日痕。25歲的哈日痕是一名騎馬好手,但他的最大問題在于從未親眼見過西方公牛,更別提騎牛比賽了。于是,王先生把他帶到澳大利亞接受訓練。中國職業騎牛協會原定今年8月在青島舉辦首屆騎牛大賽。但王先生沒能拿到政府的場地許可。無奈之下,他取消了整個賽季的比賽。不過,哈日痕現在有更多時間學習騎牛技巧。王先生承諾哈日痕的年薪在5萬到10萬元人民幣,另外免費提供食宿和專業訓練。王先生說將一直資助哈日痕,直到他能在海外比賽中贏得獎金,或者2015年中國對騎牛大賽敞開大門的那一天。▲(作者鮑勃·戴維斯,聶晶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