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陽,馮 燕,馮 樂,楊雅娟,李良霄,朱 琳,陳玲玲
(邯鄲市第一醫院消化內一科,河北 邯鄲 056000)
炎癥性腸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難治性胃腸道疾患之一,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尤以潰瘍性結腸炎較為多見[1]。本病臨床多以腹痛、腹瀉和粘液膿血便為主要癥狀,且具有反復發作、遷延難愈的特點,現今治療雖多以西藥治療為主,但長期使用依從性差,且價格昂貴,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精神負擔[2]。因此,探索其有效地防治措施與方法,是需要解決的難題。2013年以來,我科應用針灸結合中西藥物聯合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效果甚佳,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以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中的“潰瘍性結腸炎”為依據[3]。中醫證候標準參照《中醫病癥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4]。納入標準:①年齡18~75歲。②符合診斷標準。③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其他嚴重腸道疾患,如腸梗阻、腸穿孔等。②合并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嚴重軀體及精神疾患者。③近2個月內服用過抗凝藥、阿司匹林、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可導致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異常的藥物。④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⑤依從性差,中途退出者。根據上述標準將2013年1月~6月收治的58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納入本研究。
1.2 病例分組 依據臨床前瞻、對照、隨機、平衡和雙盲對照的原則,采用簡單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即:針灸結合白頭翁湯內服外用+常規西藥治療組(觀察組)及常規西藥治療組(對照組),每組各2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癥狀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一般資料 58例患者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21~67歲,平均(37.8±3.3)歲;病程0.2~6年,平均(0.7±0.2)年;臨床癥狀均以腹瀉、腹痛、膿血黏液便為主;病變累及部位:直腸乙狀結腸者28例,直腸者21例,左半結腸者5例,右半結腸者4例。
1.4 治療方法 觀察組:予以針刺天樞、上巨虛、大橫、中脘、足三里、太白、水分、氣海等穴位,2周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休息1周,連用3個療程,結合中藥“白頭翁湯”(主要藥物組成: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等)隨證加減治療,200ml/次,早晚頓服;另取余下200ml保留灌腸治療;同時輔以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生產廠家:黑龍江天宏股份有限公司,批號:H 20103359),1g/次,4次/d,8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劑量、服用頻次、療程均同觀察組。
1.5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治療費用以及出院后1個月的復發情況。采用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兩組患者的心身癥狀差別。
1.6 療效判定標準 以患者的臨床癥狀、大便常規以及結腸鏡等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判定,其中臨床癥狀消失、各項檢查提示腸黏膜正常,檢查無紅、白細胞視為治愈。余則依次為好轉、無效,進而計算有效率。
1.7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有效率為93.10%,對照組為75.8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觀察組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The clinical effect
2.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費用及出院后2個月的復發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時間、費用及復發情況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時間、費用及出院后2個月的復發情況比較()Table 2 The treatment time,cost and recurrence

表2 兩組治療時間、費用及出院后2個月的復發情況比較()Table 2 The treatment time,cost and recurrence
組別 治療時間(d) 費用(元) 復發情況n(×10-2①)]觀察組 56±2 350.9±40.6 5(17.24)對照組 81±4① 1056.5±90.8① 9(31.03)
2.3 兩組患者SCL-90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分、陽性項目數、陽性均分、軀體因子、強迫因子、抑郁因子、焦慮因子以及人際因子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CL-90評分比較(n=29,)Table 3 SCL-90scores

表3 兩組患者SCL-90評分比較(n=29,)Table 3 SCL-90scores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因子 偏執因子 精神病因子觀察組 116.23±25.32①組別 總分 陽性項目數 陽性均分 軀體因子 強迫因子 抑郁因子 焦慮因子 人際因子 敵對因子 恐怖18.31±11.02①1.11±0.42①1.23±0.45①1.26±0.381.31±0.24①1.30±0.25①1.28±0.34①1.01±0.32①1.16±0.421.15±0.311.10±1.57±0.210.11對照組 156.42±29.1147.81±15.322.37±0.412.57±0.482.62±0.362.57±0.222.631±0.272.59±0.372.13±0.311.65±0.401.58±0.30
潰瘍性結腸炎作為經典的7種心身疾病之一,其發病多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5]。隨著現今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劇,各種應激因素導致的心身疾患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潰瘍性結腸炎亦不例外,且本病由于復發率較高[6],因而在探索有效治療的措施中,如何能更好地緩解其精神壓力的方法,或可是途徑之一。
中醫學自《黃帝內經》伊始,即有關于“形神統一”、“五臟藏神”的觀點,并在其兩千余年以來,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斷積累,對于情志致病與治病積累了豐富經驗[7]。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根據其臨床表現隸屬于中醫學“痢疾”、“泄瀉”、“便血”、“腸風”等病證范疇,起病多責之于正氣不足,感受外邪;或者勞倦內傷,飲食失宜,以濕、熱、毒、瘀、虛為其病機關鍵,治療以清熱、化濕、解毒、止血生肌為主。我們在臨床中選擇具有調理脾胃、培補正氣、扶正固本之效的天樞等穴進行針刺,以達到“調脾胃而安五臟”,從而調暢情緒之目的[8],并采用新型氨基水楊酸制劑——美沙拉嗪腸溶片,針對性治療潰瘍性結腸炎[9],同時輔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經典方劑——白頭翁湯內服外用,不僅可以使藥物直達病所,藥物利用率高,且可有效降低西藥的副作用[10],諸法合用,使得五臟調和,情志得暢,病安從來?
有鑒于此,我科自2013年以來將此應用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之中。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不僅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時間、費用、復發情況均低于對照組,而且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改善明顯。
針灸結合中西藥物干預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不僅療效佳,復發率低,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適宜臨床推廣應用。
[1]王殿榮.中醫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近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1):142-144.
[2]王新月,田德祿.潰瘍性結腸炎病因病理特點與中醫辨治思路對策[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32(8):554-555.
[3]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對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范的建議[J].現代實用醫學,2003,15(10):656-659.
[4]戴 慎,薛建國,岳沛平.中醫病癥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M].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6.
[5]張 曼,夏 猛,張麗萍.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及中醫藥防治研究[J].環球中醫藥,2010,3(3):177-179.
[6]趙海明.白頭翁湯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2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3):508.
[7]張國權.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48例[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8(12):17.
[8]王 瓏,鄒 偉.淺談針灸“治神”與心身疾病的治療[C].世界中聯第三屆中醫、中西醫結合老年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0:112.
[9]覃黎葵,鄧天好,龔 正,等.醫用三氧結腸灌注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2,26(3):52-54.
[10]桑紹緒.中藥內服加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J].山西中醫,2009,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