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湖北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中心 湖北十堰 442000)
為探討本院急診患兒臨床特點,以尋找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我院兒科收治的急診患兒臨床資料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3年1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急診患兒1 436例,其中男性934例,女性502例,男女比為1.86:1,年齡0~14歲,平均年齡(6.8±2.1)歲。患兒住院2~8 d,平均住院(4.1±0.7)d。
1.2.1 調查方法
通過醫院數據庫收集該期間急診患兒的資料。調查內容包括患兒性別、年齡、疾病構成、住院時間及發病季節等。最后診斷由具備兒童急重癥診治豐富經驗、中級以上的兩位醫師確診,合并≥兩種疾病的患兒,以第一診斷進行統計。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病種采用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急診患兒中以肺炎為最多見,占總人數的31.89%,其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病種(P<0.05),其余依次為腹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哮喘等。肺炎患兒住院時間最長,為(5.3±0.5)d,中毒患兒住院時間最短,為(1.1±0.4)d。本次調查中兒科急診前10種常見疾病及構成比、不同病種患兒年齡、住院時間見表1。
表1 急診患兒資料
1 436例患兒中死亡26例,夜間就診434例,占30.22%,其中急、重癥患兒319例,占夜間就診患兒的73.50%(319/434)。從發病季節分析,秋季發病患兒相對較多,占總數的31.82%(457/1436)。秋季發病患兒中腹瀉286例,占秋季患兒總數的62.58%(286/457)。
從本次調查結果可見,肺炎患兒占急診總人數的31.89%,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病種;重癥患兒102例,占7.1%(102/1436),占肺炎患兒的22.27%(102/458),所占比例較大。因此,臨床中應加強對急診患兒的呼吸道管理,密切觀察患兒肺部體征、呼吸狀況、心率、血壓變化以及肝臟動態變化等。重癥肺炎患兒往往有低氧血癥表現,患兒發生低氧血癥易引起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紊亂。臨床中應加強血氣分析及電解質監測,輕度缺氧表現為煩躁、精神萎靡,應及時給予鼻導管吸氧;重度缺氧可出現呼吸不規則、意識障礙,嚴重時出現驚厥等,應給予高流量頭罩吸氧,必要時給予氣管插管,以維持患兒呼吸功能[1]。
急診中危重患兒較多,本次調查中,危重癥患兒569例,占39.62%(569/1436)。現代醫學認為,護士提供緊急救助的決策對危重癥患兒的存活有著關鍵的影響。因此,在臨床護理中應加強對危重患兒的識別,多與患兒家屬溝通交流,詢問了解患兒病史等,以獲得有用的信息,提高決策正確性。同時,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及時告知臨床醫師,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有效救助,降低死亡率[2]。
危重癥患兒往往病情兇險、疾病發展較快。多數患兒起病急,原發疾病突然加重,患兒病情危重且變化快,易引起醫療糾紛。因此,臨床中應加強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強化醫護人員安全意識,定期對已發生或存在潛在風險的醫療糾紛、死亡案例等進行分析總結,提高護士的護理能力。在護理過程中,一旦患兒病情發生變化,需及時匯報,由臨床醫師、護士長、科主任等相關人員組織討論,對診治及護理過程進行分析,尋找病情惡化的原因并及時給予相應措施解決。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兒科急診的護理質量,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加強對危重患兒的識別,強化醫療安全意識,才能降低患兒死亡率,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1] 文燕.兒科護士與急癥患兒家屬的溝通技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3(8): 120-122.
[2] 陳娟弟,鄭淑智,胡飛.兒科急診觀察室患兒特點分析與護理[J].護理學報, 2010(10): 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