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艷艷
【摘 要】在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家新聞媒體要想獲得獨家新聞,顯得日益困難。地市級黨報處在三級黨報的最基層,新聞源天生就比較缺乏。但獨辟蹊徑,發表獨具慧眼、思想新銳、個性鮮明的小言論卻成為可能。本文結合地市級黨報實際情況對打造短評欄目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個性化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短評 地市級報紙 品牌
言論對報紙而言,一直有旗幟、靈魂等許多提法。在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家新聞媒體要想獲得獨家新聞,顯得日益困難。地市級黨報處在三級黨報的最基層,新聞源天生就比較缺乏。但獨辟蹊徑,發表獨具慧眼、思想新銳、個性鮮明的小言論卻成為可能。為此,打造短評專欄,發掘適合本區域的個性言論、發出更貼近基層的權威聲音、在受眾中樹立優質品牌值得嘗試。
一、地方黨報短評欄目發展現狀及作用
對黨報而言,一個好的評論欄目,不僅能夠提高報紙的思想性、指導性和可讀性,更能夠提升報紙的公信力、戰斗力和影響力,也是衡量一家黨報品質和水平的核心標準之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全球化程度日漸增強,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在各種新聞媒體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聯網的異軍突起,人類進入了掃描式閱讀、移動式閱讀的“短、平、快”時代。在海量的文字、圖片、視頻讓人目不暇接之際,新聞評論受到重視,并出現了短小化趨勢。《人民日報》的“今日談”,《安徽日報》的“徽風”等短評專欄的出現,都是順應時代之舉。文章一般多則千字,少則三、五百字。內容上,既有作者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感受,又有來自生活的切身體會,以與讀者溝通、商榷為目的,不帶官腔, 極具“民間”特性,因而平易近人,易被讀者接受。
《皖西日報》作為報齡66年的六安市黨委機關報和主流媒體,始終重視言論的力量,社論和評論員文章自不待言,為六安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鼓與呼的作用。也曾開設諸如《社會漫言》、《百家言》、《皋城時評》等時評欄目,但沒有產生良好的品牌效應。分析主要原因,大體如下:思想缺乏自主性,各種評論只跟中央、省級黨報的調調走,沒有自己的思想與邏輯;專欄缺乏穩定性,經常是為了某一特定的需要而臨時開設;內容缺乏地方性,沒有針對六安經濟社會發展的某些現象而作,遇到尖銳的矛盾和問題“和稀泥”,缺乏針對性和建設性;語言缺乏新鮮性,刻板老套,令人生厭。
近兩年來,皖西日報社加強新聞評論欄目建設,在每周一固定版面推出《觀點》欄目,受到讀者認可。今年,《皖西日報》一版更進一步,推出全新的短評欄目《皋城新語》,語言有新意,結合本地的新聞做出了時效強又有本地特性的評論。隨后其子刊《大別山晨刊》也推出了欄目《麻辣燙》。這些短評欄目保持了一定的發表頻率,所議話題漸行漸寬,內容所涉也越發廣泛豐富,它憑著短小精悍、及時快速得以頻傳深思熟慮之文。這些言論欄目的開設,不僅給《皖西日報》增添了新的血液和光彩,增添了新的氣息和特色,同時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喜愛,新聞短評欄目有了很好的發展勢頭。
二、地方黨報打造精品評論欄目的思路
要改進地方黨報的新聞評論現狀,筆者認為,須結合當前一些先進經驗,在新聞評論專欄方面做足文章,在實際的操作中尋求合理的運作方式。
1、在專欄設置上求突破
開設穩定的小言論欄目,提升專欄的影響力。地方報紙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固然極為重要,但不能由此忽略了短評專欄的作用。這類專欄能增加報紙版面的豐富性,提高報紙的品位,還有利于本地專業、權威人士持續地向民眾傳遞有價值的事實和意見,并成為本地民眾表述自己對相關問題的態度與看法的平臺。因此,專欄的設定要保持一定的頻率,形成聲勢。
新聞評論固然具有極強的普遍指導功能,但作為地方報紙,因受視野局限和信息貯備等方面不足,其評論對黨的大政方針和一些社會話題等的分析尚欠高度及深度,評論的選題和立意常難引起本地民眾的關注。如果專欄評論將視點聚焦在本地區及本地民眾易敏感的話題,有針對性地發表簡約而精辟的見解,則會對本地民眾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力,也符合新聞傳播的接近性原則。
2、在辦出特色上動腦筋
黨報評論怎樣實現人民性、權威性、即時性,總體要求是扣人心弦,心靈共振。黨報評論,只有與讀者心靈共鳴,才有吸引力、影響力,才能成為讀者的必讀、首讀。一年多來,《皖西日報》從形式、內容和采寫機制上作了初步探索和嘗試。
有“新”意?!陡蕹切抡Z》重點在“新”。言論專欄中,如果不顯現出特點和個性,就難以給人留下烙印,更談不上什么生命力。單調、死板,是言論寫作之大忌。“新”是指語言要新、形式要活躍。可以引經據典,但要老話新說,結合身邊事、新鮮事,不能讓人感到距離很遠。比如,2月8日《皖西日報》皋城新語欄目推出的開篇《收心 放心》因儒家先哲孟子的“收放心”引入,成語新講,結合春節假期后人們工作狀態不佳事實進行評述,警示廣大干群及時收心,投入工作。在新聞短評的寫作上,本報借鑒了《嘉興日報》提出的新聞評論記者的概念,涉及新聞事件的評論上,記者必須先采訪才能寫評論,這與以往的評論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全面了解新聞事件后,評論寫作才能更透徹,更有說服力。
有“辣”味?!靶⊙哉摗北磉_的是某種思想、見解、觀點、精神,其導向性很強。一篇沒有見解、沒有觀點的言論稱不上言論,好的言論其見解深刻獨到,觀點清晰明確,讓人讀后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收獲,因此,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首先必須把觀點非常明確地表達出來,主張什么,反對什么,贊揚什么,批評什么……要旗幟鮮明,不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做到“言人所欲言”、“發人所未發”,真正起到輿論的引導作用,而不是來回去炒別人的“剩飯”,讓人覺得沒有“嚼頭”。前不久,針對六安市很多中學出現高三學生撕書狂歡現象撰寫的言論《敬惜字紙》,文字不多,批評了這種現象,也從敬重文字、環境保護、個人情感等角度來闡述了論點,提供給青少年“敬惜字紙”的觀念信息上的引導。
有“土”氣。地市級黨報的言論專欄要帶有本地的鄉土氣息。在選題、選材時要注意,下筆的切口要小,結合點是本地基層干群所能接觸到的,所關注的,做到語言平實、觀點鮮明。2月14日的《凳子切莫輕易擦》文章的切入點是干部到群眾家調研是否擦板凳上的灰的問題,著眼點卻涉及到干部作風,與群眾的貼近度問題。
短評可做大文章,小專欄亦可是一個大舞臺。黨報的性質和地位決定了黨報言論的權威性,但是并不等于她具有天然的可讀性、可親性。一個地市級黨報的短評欄目做到了群眾愛讀、讀了感動,就是一個受歡迎、有影響力的輿論陣地,輿論監督就可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并將在當地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物質文明建設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皖西日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