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萍
【摘 要】 目的:分析ICU重癥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的應用及護理。方法: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11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腸內營養前的評估、營養液的配置、營養液的輸注、空腸管的護理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營養支持前后患者的營養功能指標。結果:進行腸內營養治療后,患者總蛋白、肝功能及體重等指標明顯優于營養支持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腸內營養的應用能夠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減少并發癥,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性重癥胰腺炎; 腸內營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8-0123-01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為外科監護室較常見的急腹癥[1],患者常常住院時間長,高分解狀態的機體常常伴有嚴重營養不良和免疫低下的表現,傳統的全胃腸外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療方案雖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隨著研究深入,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以腸內營養支持治療(enteral nutrition, EN)和針對性護理的解決方案效果顯著,筆者進行了一些研究,效果明顯,現概述如下。
1 一般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來我院接受腸內營養治療的11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37例;發病原因中,膽源性61例,過量飲酒23例,暴食17例,高血脂11例。結合病史及相關檢查結果按照2002年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SAP診斷標準[2]確診無誤,全部收治入監護室。
1.2 置管方法 判斷患者的腹痛緩解情況,保證腸蠕動恢復后開始腸內營養治療,統計可知患者在發病后5~12d基本恢復,平均7d,經鼻插入三腔營養管,在胃鏡指導下,用異物鉗輔助送至十二指腸乳頭,并通過 X 線片確認放置位置是否已到達小腸,在病程早期,以短鏈肽類和低脂的要素飲食配方作為腸內營養的主要營養物質,這樣在被腸道直接吸收的同時,也減少了對胰腺分泌的刺激。后期則可采用完全非要素膳配方。
1.3 護理要點 心理護理:監護室環境特殊,家屬不能全部進入,護理人員應結合自己的經驗針對具體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酌情安慰和開導,讓其對自己疾病有正確的認識,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引導患者更好的配合。
營養支持護理:EN前的評估,要判斷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情況,如腹痛有無緩解、腸鳴音是否正常、肛門是否已經排氣或排便,然后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判斷患者營養狀態及所需營養的量[3]。營養液種類以55%的糖、20%的蛋白和25%的脂類進行配比,先輸注生理鹽水500ml 慢慢過渡,營養液配置時,注意無菌操作,每日配置當日需要量,4°C 保存,輸注時溫度以37°為宜,輸注過程中遵循濃度從低到高、量由少至多、由慢到快[4]的原則逐漸增加。保證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漸加量,最高不超過100ml/h。腸內營養進行時,嚴格執行巡回制度,定期復查患者血尿淀粉酶、血糖及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注意胃潴留情況,必要時外接負壓引流。標記、固定并在每次營養支持結束時用溫生理鹽水進行沖管,同時告訴患者及家屬鼻空腸管的注意事項,避免牽拉、折疊等,每天更換營養袋及外管道,應密切注意口腔黏膜的變化情況,必要時可加用漱口藥物漱口。
1.4 統計對比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應用 SPSS 19. 0 軟件進行統計學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腸內營養支持前后患者營養指標對比分析見表1,所有患者都正氮平衡,和腸內營養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發癥中,喂養初期有29例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暫停EN后繼續腸外營養4天后病情緩解,重新進行 EN治療,無明顯不適,全組患者死亡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深部感染4例,腹腔內大出血1例,其余均正常出院,平均住院時間(28.2±4.2)d。
3 討論
對于重癥胰腺炎患者來說,營養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研究表明[5]SAP治療采用禁食、胃腸減,壓、抑制胃酸和胰腺分泌等措施,往往在腸外營養持續半個月后才轉為腸內營養。但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營養物直接流入空腸不存在胰腺刺激現象。同時,腸內營養優勢明顯,在保證腸道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同時,減少了感染并發癥的發生率,本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和腸內營養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腸外營養,其費用相對低廉,操作簡單、安全,能極大的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興鵬.加強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的臨床研究[J]. 中華醫學雜志,2004, 84(15):1233-1234
[2]伍曉汀.重癥急性胰腺炎營養支持的特 點[J]. 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5):367 - 372 .
[3]任建安,黎介壽.重癥胰腺炎營養支持方式的選擇[J]. 肝膽外科雜志,2004,12(2):83 - 84 .
[4]劉續寶,田伯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營養支持治療[J]. 腹部外科,2004,17(4):203 - 204
[5]曾悅,陸倫根. 胰腺疾病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12) : 3405 - 3407.
(收稿日期:2014.07.15)
【摘 要】 目的:分析ICU重癥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的應用及護理。方法: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11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腸內營養前的評估、營養液的配置、營養液的輸注、空腸管的護理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營養支持前后患者的營養功能指標。結果:進行腸內營養治療后,患者總蛋白、肝功能及體重等指標明顯優于營養支持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腸內營養的應用能夠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減少并發癥,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性重癥胰腺炎; 腸內營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8-0123-01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為外科監護室較常見的急腹癥[1],患者常常住院時間長,高分解狀態的機體常常伴有嚴重營養不良和免疫低下的表現,傳統的全胃腸外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療方案雖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隨著研究深入,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以腸內營養支持治療(enteral nutrition, EN)和針對性護理的解決方案效果顯著,筆者進行了一些研究,效果明顯,現概述如下。
1 一般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來我院接受腸內營養治療的11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37例;發病原因中,膽源性61例,過量飲酒23例,暴食17例,高血脂11例。結合病史及相關檢查結果按照2002年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SAP診斷標準[2]確診無誤,全部收治入監護室。
1.2 置管方法 判斷患者的腹痛緩解情況,保證腸蠕動恢復后開始腸內營養治療,統計可知患者在發病后5~12d基本恢復,平均7d,經鼻插入三腔營養管,在胃鏡指導下,用異物鉗輔助送至十二指腸乳頭,并通過 X 線片確認放置位置是否已到達小腸,在病程早期,以短鏈肽類和低脂的要素飲食配方作為腸內營養的主要營養物質,這樣在被腸道直接吸收的同時,也減少了對胰腺分泌的刺激。后期則可采用完全非要素膳配方。
1.3 護理要點 心理護理:監護室環境特殊,家屬不能全部進入,護理人員應結合自己的經驗針對具體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酌情安慰和開導,讓其對自己疾病有正確的認識,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引導患者更好的配合。
營養支持護理:EN前的評估,要判斷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情況,如腹痛有無緩解、腸鳴音是否正常、肛門是否已經排氣或排便,然后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判斷患者營養狀態及所需營養的量[3]。營養液種類以55%的糖、20%的蛋白和25%的脂類進行配比,先輸注生理鹽水500ml 慢慢過渡,營養液配置時,注意無菌操作,每日配置當日需要量,4°C 保存,輸注時溫度以37°為宜,輸注過程中遵循濃度從低到高、量由少至多、由慢到快[4]的原則逐漸增加。保證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漸加量,最高不超過100ml/h。腸內營養進行時,嚴格執行巡回制度,定期復查患者血尿淀粉酶、血糖及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注意胃潴留情況,必要時外接負壓引流。標記、固定并在每次營養支持結束時用溫生理鹽水進行沖管,同時告訴患者及家屬鼻空腸管的注意事項,避免牽拉、折疊等,每天更換營養袋及外管道,應密切注意口腔黏膜的變化情況,必要時可加用漱口藥物漱口。
1.4 統計對比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應用 SPSS 19. 0 軟件進行統計學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腸內營養支持前后患者營養指標對比分析見表1,所有患者都正氮平衡,和腸內營養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發癥中,喂養初期有29例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暫停EN后繼續腸外營養4天后病情緩解,重新進行 EN治療,無明顯不適,全組患者死亡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深部感染4例,腹腔內大出血1例,其余均正常出院,平均住院時間(28.2±4.2)d。
3 討論
對于重癥胰腺炎患者來說,營養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研究表明[5]SAP治療采用禁食、胃腸減,壓、抑制胃酸和胰腺分泌等措施,往往在腸外營養持續半個月后才轉為腸內營養。但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營養物直接流入空腸不存在胰腺刺激現象。同時,腸內營養優勢明顯,在保證腸道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同時,減少了感染并發癥的發生率,本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和腸內營養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腸外營養,其費用相對低廉,操作簡單、安全,能極大的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興鵬.加強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的臨床研究[J]. 中華醫學雜志,2004, 84(15):1233-1234
[2]伍曉汀.重癥急性胰腺炎營養支持的特 點[J]. 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5):367 - 372 .
[3]任建安,黎介壽.重癥胰腺炎營養支持方式的選擇[J]. 肝膽外科雜志,2004,12(2):83 - 84 .
[4]劉續寶,田伯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營養支持治療[J]. 腹部外科,2004,17(4):203 - 204
[5]曾悅,陸倫根. 胰腺疾病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12) : 3405 - 3407.
(收稿日期:2014.07.15)
【摘 要】 目的:分析ICU重癥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的應用及護理。方法: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11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腸內營養前的評估、營養液的配置、營養液的輸注、空腸管的護理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營養支持前后患者的營養功能指標。結果:進行腸內營養治療后,患者總蛋白、肝功能及體重等指標明顯優于營養支持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腸內營養的應用能夠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減少并發癥,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急性重癥胰腺炎; 腸內營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8-0123-01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為外科監護室較常見的急腹癥[1],患者常常住院時間長,高分解狀態的機體常常伴有嚴重營養不良和免疫低下的表現,傳統的全胃腸外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療方案雖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隨著研究深入,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以腸內營養支持治療(enteral nutrition, EN)和針對性護理的解決方案效果顯著,筆者進行了一些研究,效果明顯,現概述如下。
1 一般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來我院接受腸內營養治療的112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37例;發病原因中,膽源性61例,過量飲酒23例,暴食17例,高血脂11例。結合病史及相關檢查結果按照2002年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SAP診斷標準[2]確診無誤,全部收治入監護室。
1.2 置管方法 判斷患者的腹痛緩解情況,保證腸蠕動恢復后開始腸內營養治療,統計可知患者在發病后5~12d基本恢復,平均7d,經鼻插入三腔營養管,在胃鏡指導下,用異物鉗輔助送至十二指腸乳頭,并通過 X 線片確認放置位置是否已到達小腸,在病程早期,以短鏈肽類和低脂的要素飲食配方作為腸內營養的主要營養物質,這樣在被腸道直接吸收的同時,也減少了對胰腺分泌的刺激。后期則可采用完全非要素膳配方。
1.3 護理要點 心理護理:監護室環境特殊,家屬不能全部進入,護理人員應結合自己的經驗針對具體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酌情安慰和開導,讓其對自己疾病有正確的認識,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引導患者更好的配合。
營養支持護理:EN前的評估,要判斷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情況,如腹痛有無緩解、腸鳴音是否正常、肛門是否已經排氣或排便,然后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判斷患者營養狀態及所需營養的量[3]。營養液種類以55%的糖、20%的蛋白和25%的脂類進行配比,先輸注生理鹽水500ml 慢慢過渡,營養液配置時,注意無菌操作,每日配置當日需要量,4°C 保存,輸注時溫度以37°為宜,輸注過程中遵循濃度從低到高、量由少至多、由慢到快[4]的原則逐漸增加。保證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漸加量,最高不超過100ml/h。腸內營養進行時,嚴格執行巡回制度,定期復查患者血尿淀粉酶、血糖及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注意胃潴留情況,必要時外接負壓引流。標記、固定并在每次營養支持結束時用溫生理鹽水進行沖管,同時告訴患者及家屬鼻空腸管的注意事項,避免牽拉、折疊等,每天更換營養袋及外管道,應密切注意口腔黏膜的變化情況,必要時可加用漱口藥物漱口。
1.4 統計對比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應用 SPSS 19. 0 軟件進行統計學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腸內營養支持前后患者營養指標對比分析見表1,所有患者都正氮平衡,和腸內營養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發癥中,喂養初期有29例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暫停EN后繼續腸外營養4天后病情緩解,重新進行 EN治療,無明顯不適,全組患者死亡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深部感染4例,腹腔內大出血1例,其余均正常出院,平均住院時間(28.2±4.2)d。
3 討論
對于重癥胰腺炎患者來說,營養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研究表明[5]SAP治療采用禁食、胃腸減,壓、抑制胃酸和胰腺分泌等措施,往往在腸外營養持續半個月后才轉為腸內營養。但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營養物直接流入空腸不存在胰腺刺激現象。同時,腸內營養優勢明顯,在保證腸道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同時,減少了感染并發癥的發生率,本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和腸內營養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體重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腸外營養,其費用相對低廉,操作簡單、安全,能極大的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興鵬.加強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的臨床研究[J]. 中華醫學雜志,2004, 84(15):1233-1234
[2]伍曉汀.重癥急性胰腺炎營養支持的特 點[J]. 外科理論與實踐,2004,9(5):367 - 372 .
[3]任建安,黎介壽.重癥胰腺炎營養支持方式的選擇[J]. 肝膽外科雜志,2004,12(2):83 - 84 .
[4]劉續寶,田伯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營養支持治療[J]. 腹部外科,2004,17(4):203 - 204
[5]曾悅,陸倫根. 胰腺疾病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12) : 3405 - 3407.
(收稿日期: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