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
攝影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科技的進步,攝影已經不再是一種高檔消費。攝影器材由笨重到小巧,呈像工具由膠片到存儲卡。所謂攝影多元化,是指攝影在致力于單純拍攝影像的基礎上,向多個方面發展。
人像攝影應該是貼近我們生活的一種攝影題材。人們隨時可以記錄自己的一舉一動,“自拍”一詞也就隨之產生。一些消費者為了追求更完美的人像拍攝效果選擇影樓、攝影工作室進行人像攝影。隨著歷史的沉淀和積累,歷史文獻類紀實人像攝影也越來越受到攝影人的關注。一張作品能否算得上是歷史文獻類紀實人像取決于他所表現的人物是否有歷史代表性,觀看照片的人是否能從照片中看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及生活狀態。
從當今社會人像攝影的發展趨勢,也可以對人像攝影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1)回歸生活。不論是街景外景,還是私房寫真,都是一個回歸生活的形式介紹。(2)奇幻作品大量出現。80后,這一代深受奇幻漫畫、游戲小說的影響,奇幻作品的吸引力巨大。(3)邪惡風格的寫真。包括吸血鬼、惡魔主題,還有恐怖內容為主體的另類寫真,雖然市場不大,但客戶忠誠度很高。(4)更多的人體寫真?,F在關于人體的議論,已不再是是否拍人體,而是是否放到網絡上分享的爭論。
風光攝影由來已久。今天的風光攝影更具有多元特色,人們結合旅游,把風光攝影用于陶冶個人情操。風光攝影作為一種最能表現美的題材,它需要多元化的發展。最早的風光攝影追求的完全是真實的記錄,不允許后期制作。隨著人們思想、審美的不斷提高,風光攝影也開始進行后期制作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S。從人們對PS后期制作的接受,我們可以看出風光攝影的進步。
紀實攝影自產生以來,追求的就不單單是表面的紀實,而是意在探究更深層次的意義。紀實攝影其實有時單指社會紀實攝影,是反映人類生存環境的攝影。它是作者對社會環境進行深入的研究,做出評論,表達對社會的態度。
四川大地震中,許多攝影家拿起相機記錄一切,通過一張張鮮活的照片,我們看到震后的一幕,我們看到救援的及時,看到生命的頑強,也看到當時的慘烈。
商業攝影應該是攝影界發展潛力最大,最多元的。商業攝影本身就包含很多,例如商品廣告、時裝、婚禮等。無論是商業攝影如何創新發展,其本質都是以盈利為目的,這也說明了商業攝影的“商業”二字。
最初的攝影還是相當麻煩的,照相設備最輕的達幾十公斤,曝光時間也相當長,短的需要幾十分鐘。隨著科技的進步,感光材料隨之發生了變化,曝光的時間越來越短。感光材料從最初的紙質膠卷,發展到后來的膠卷。傳統照相機也逐步更新換代,由最初的旁軸取景相機,到后來的自動對焦相機等。
值得一說的是數碼相機,它使用各類存儲卡。存儲卡減少了傳統相機拍攝后的繁瑣的中間環節。數碼影像照片較傳統照片易復制、易傳送、易保存。傳統攝影中照片的后期制作處理及特殊效果的取得,需做大量的工作。如果使用數碼系統,將圖像輸入計算機,圖像軟件可以快捷、方便、直觀地完成,甚至可以輕而易舉創作出傳統相機難以實現的效果。
除此之外,攝影還出現在更多的元素中,如今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十分普及,而且手機攝像頭的像素正變得越來越高,甚至可以與數碼卡片機相比。還有利用電腦攝像頭拍攝照片,也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攝像新技術、新產品產生,攝影會變得更加多元化。
攝影不僅僅是從題材風格上發展多元化,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密切的當屬后期制作。后期制作對于一張照片來說十分重要。傳統攝影的后期制作是指暗房沖洗,暗房里對顯影液、定影液的配置及顯影時間、儀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數碼后期制作,僅需一臺電腦和相應的軟件。傳統暗房更注重技術,技術的好壞影響到一張作品的成像效果。而數碼后期制作,圖片效果好壞則取決于制作者的審美觀點。時下,很多攝影人,會直接將照片送到圖片社進行處理,這也推動了圖片后期制作市場的發展。同時,對于廣告人像攝影或是影樓人像攝影來說,攝影化妝造型也是十分重要,化妝造型應該說是人像攝影的基礎,是創造好作品的第一步。
攝影人不但要學攝影,還要注重攝影和其他藝術形式的結合。任何一種藝術都不能獨立發展,孤芳自賞,只會讓這個行業固步自封。
攝影與文學,看似兩個完全不搭調的藝術形式,卻密不可分。我們知道一張好照片背后都會有故事,這個故事基本都反映在圖片的標題上,好照片配上完美的標題,給觀眾帶來的將會是雙重的視覺享受。有些照片你光看不一定會感覺多出色,但當你配上文字,細細體味,照片的深意便會顯露。
攝影與繪畫兩者也存在共同點。首先,它們都是視覺藝術;其次,它們都是瞬間藝術;再次,它們都是平面藝術;最后,它們造型元素一致,都是用色、線、形等要素將表現的事物凝固起來,獻給觀眾。
未來的攝影是繼續多元化發展的,它是社會的需求、意識形態發展的需要,藝術的變化促進了攝影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攝影在大眾中逐漸普及,人們對攝影業有了不同的需求。對于人像攝影來說,室內拍攝換成了室外取景,死板的布景變成了合成的創意背景,千篇一律的服裝道具變得新穎前衛。
隨著思想的進步,人們對攝影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過渡期。早期,繪畫派對攝影是完全不認同的,他們認為有繪畫,攝影就無意義。到后來攝影的產生和發展,又出現了傳統攝影和數碼攝影之間的地位爭奪,在經歷了一段時期后,數碼攝影才得認可。再到觀念攝影的產生,很多攝影人認為觀念攝影人根本不懂攝影。觀念攝影的出現顛覆了攝影標準。
比如在網絡紅極一時的惡搞照片,對于惡搞一方來說,認為惡搞是一種創新、娛樂;對于看客來說,認為惡搞給生活帶來了樂趣,增添了色彩;有些人則認為惡搞是一種過分行為,是一種對現實的不滿。無論是好評還是差意,都是意識形態在作祟。
意識的進步使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變強,人們能否在意識里真正接受攝影的多元化發展對其進步起到制約作用。每個新事物的產生都伴隨著一個意識逐漸變化的過程,我們應該勇于開放思想,做到意識上進步。
攝影多元化不是狼來了,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我們要正確看待攝影的多元化,既不能盲目跟從,又不能一味排斥。攝影多元化標志著攝影的進步與發展,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該在了解攝影多元化的前提下,更好地將攝影多元化發揚、傳承下去。
(作者單位:營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