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開學伊始,湖北隨州二中特地制定學生發型標準,張貼在學校門口宣傳板上,以規范學生發型,幫助學生規范儀容儀表。該規范要求:男生不留長發,不剃光頭,做到前不掃眉、旁不遮耳、后不過頸,不得過厚,不得燙發染發,不得留怪異發型;女生發型前額劉海不過眉,后發過肩者不得披散發,發型自然、大方、整齊,不得染發燙發,不理碎發,不梳怪異發型。該規定貼出來后,引起學生的熱議。(8月18日 《燕趙都市報》)
對于學校該不該干涉學生發型的問題,向來就存在很大的爭議。
學校為何要統一學生發型
@蘇明利(中學教師):學校要求學生留短發,是為了防止學生過分攀比、打扮。有些學生上學前“鼓搗”自己的發型,一弄就是近一個小時;有些女生的劉海蓋過眉毛眼睛,幾乎遮住了半個臉,上課時頻繁用手梳理或甩頭,不但難以看清黑板,還會影響學習效率……
@楊和忠(某高中德育處主任):學生就應當有學生樣,只有通過規范有序的教育,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展現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規定學生的發型標準,要求學生行為有禮,容止有度,精神飽滿,是教育的需要,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塑造高尚情操的需要。
@杜 金(某初中校長):學校規范學生的發型,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地定位自己。就像部隊對軍人,公安系統對民警,體育部門對運動員等,都有相應的發型要求。這是各行各業的需要,并不違背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的精神。學生留的發型,就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份特征。
強行規定、過分統一似沒必要
@劉 洋(時評人):如果個別學生確實太過張揚,留怪異的長發、戴耳環、染五顏六色的頭發,學校出臺規定整治一下也未嘗不可。但如果是留大眾可接受范圍內的發型,學校何必過分在意呢?況且留何種發型原本就因人而異,比如有的學生臉型不太適合剪短發,學校強行讓學生剪掉,這也太不人性化了吧?
@Mary颯颯(高中女生):學校總是打出“為了我們好,方便學習”的理由,但有時管得太細了。例如我們女生,梳個馬尾辮,不一樣可以體現整齊、干凈,何必一定要剪短發?按學校規定剪出來的發型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不但扼殺個性,甚至可以說是無視我們的審美要求。
@張韻文(心理教師):發型不是評判一個人素質修養的唯一標準,學校不應對學生的發型作出過細的要求。“平頭”“運動頭”并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審美觀,學校“禁發”規定是對學生權利和個性的不尊重,即使學生向學校妥協了,但心中也會感到十分不快和無奈,反而可能導致情緒低落,影響學習。
@盛大林(時評人、媒體人):強行執行統一的發型規定,實際上反映了某些學校的教育理念還相對落后。發型要統一的短發,穿衣要統一的校服、解題必有標準的答案,甚至連思路都要與老師保持一致。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當然是循規蹈矩、唯唯諾諾,沒有個性、缺乏創新,不會獨立思考、不敢懷疑權威。
重在教育引導
@常海寬(大學講師):我覺得還是要重在教育引導。學校可以建議學生留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發型,但不一定非得制定統一的標準。在學校里,學生基礎不一樣,興趣不相同,個性有差異,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實際,盲目搞“統一”,甚至強行讓學生剃頭剪發,無疑會引發學生的反感。
@辛成堅(教育學博士):學校與其制定各種規范,引來學生不滿,不如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培養,讓學生正確選擇自己的發型。為此,學校應該多實施美育,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系統、鮮活的審美能力。
@路 風(形體設計師、公司形象顧問):學校可通過組織關于發型文化方面的講座,從文化、審美層面來探討什么是適合學生的發型,介紹發型與年齡、發型與禮儀的關系,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什么才是學生正確的審美追求,既讓學生了解了相關文化知識,又對儀表美有了較好的認識。
把握好管理的分寸
@蘆 丁(教育網站編輯):在尊重學生個性、符合基本審美的前提下,學校應該把握好管理的分寸,不片面追求整齊劃一,不強制推行唯一標準,更不可通過“扣操行分”“紀律處分”等方式“威脅”學生。只有通過科學、合適的教育方式,逐漸引導學生衣著打扮得體、行為舉止文明,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