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炬
摘 要:云計算技術可以通過虛擬化技術快速地部署資源,提供軟硬件服務、降低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按量或按時計費,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IT運算平臺。通過分析云計算對企業的影響,開展基于云計算的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分析出各相關產業如何利用云計算科技促使轉型與升級。小企業無需低成本即可享受中大型企業能夠享有的信息平臺,將有助于提升競爭力,創造新商業發展模式。
關鍵詞:云計算;數據挖掘;企業競爭情報
近年異軍突起的云計算(Cloudcomputing)科技,為產業的分工帶來了突破性的創新。云科技相關產業(以下簡稱云產業)一般可分為基礎設備、信息平臺和應用軟件三大項目。我國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過去多偏重在電子業等硬件產品開發,軟件的部分則表現不佳,原因不外乎是創業初期資金緊俏以及后期營銷推廣受限。云產業的興起,提供了中小企業能夠和大型企業一較長短的機會。利用云產業的資源共享機制,不只能夠大幅降低中小企業軟件產業發展初期所需投入基礎設備的成本,其信息平臺更可協助營銷,有效提高產品曝光率。云計算科技的新商業發展模式,不只能夠協助廠商將資源投入附加價值更高的軟件開發和數字內容服務,更可結合政府適當的區域發展政策,改善日益嚴重的南北發展失衡問題。本文擬依序說明云產業的特性及云計算科技對我國中小企業競爭力和區域均衡發展的影響。
1 云計算服務概述
從2007年Google率先提出云計算的計劃后,“云計算”就一直是相當熱門的議題。“云”指的是網絡,“云”里包含了組成網絡必要的數據庫、媒體、程序及各式各樣的服務資源;而“端”指的是像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使用者的“終端”。云計算科技是一種能通過網絡連線來取得遠程主機提供服務的技術[1]。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的定義,云計算服務應該具備隨時可以自助服務、無論何時何地可以用任何網絡裝置存取、多人共享資源池、快速重新部署靈活度、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等特征。此外還有基于虛擬化技術,可以快速地部署資源以獲得服務、減少終端用戶的處理負擔、降低使用者對于IT專業知識的要求的優點,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客制化的服務,并能按次、按量或按時計費。云計算科技所以受到如此關注,在于它能夠提供企業最完整的IT運算平臺
云計算服務的概念已問世多年。電信業者通過提供網頁空間租賃服務,幫助企業建立專屬網站,或把主機放在代管機房中,省去自行建立機房空間的大筆費用。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不需花費太多費用,就能享受中大型企業才有的信息平臺。即便未來公司營運規模擴大,也可以付費升級,擴大信息系統的規模[2]。目前云計算的商業發展模式可分為“基礎設施服務”(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平臺服務”(PaaS,PlatformasaService)、“軟件服務”(SaaS,SoftwareasaService)三類模式。底層的基礎設施服務(IaaS)可提供云架構的客制化硬件規格,包括硬盤容量、網絡頻寬、記憶體大小等虛擬主機租用,以及服務器代管、數據儲存等服務,像是亞馬遜的EC2云服務器服務。中層的平臺服務主要功用是打造程序開發平臺與作業系統平臺,開發人員可通過網絡來撰寫程序與提供服務,包括身分認證、目錄服務等。而上層的軟件服務則是在平臺上的各類應用軟件,使用者只要上網就可以使用,它與行動裝置的連結最密切也擁有最大的市場商機,是針對企業用戶設計的云計算平臺。從提供者與使用者的角度而言,云計算的服務模式也可分為公有云(publiccloud)、私有云(privatecloud)、混合云(hybridcloud)3類。
2 云計算科技對企業的影響
云計算科技的發展不僅引發通訊產業的巨大變革,也帶動了其他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在全球化布局的過程中,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若能在不需要花費太多IT維護預算的情況下,享受各種信息服務,處理來自全球各地客戶的訂單數據,掌握生產線的原料供應狀況和消費市場變化,就能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建立客戶數據、管理商機及訂單,進行客戶需求、產品銷售狀況分析,甚至還能有效掌握客戶的狀況,隨時推出各種更具效益的營銷活動。只要善用網絡各種云計算服務的相關資源,就是中小企業也能搖身變成跨國企業,拓展龐大的市場商機。過去只有中大型企業能夠以大量資金建立信息平臺,掌握數萬倍、數十萬倍甚至百萬倍的用戶端連線需求;但是,現在中小型或微型創業團隊將可善用云租賃等服務來與中大型企業競爭。
以行動設備與云計算服務為基礎的數字經濟時代,不但能有效減少營銷成本、增加成交機會,也可以走出地理區域的限制。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更容易散播、傳達其創意,更方便加以記錄和傳承;對醫療護理產業來說,遠距護理、電子病歷、智能醫療等服務將是確切可實現的理想;環保綠色產業用來進行遠距視頻和數據溝通,減少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乃至進行能源管理;信息軟件產業可有效降低經營成本、迅速整合不同區域的資源(如設計、開發和測試等)、提升開發產品效率。
3 基于云計算的企業競爭情報分析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數據的存儲量成倍增長,而海量數據分析方法的發展卻難以望其項背。隨著數據挖掘逐漸成熟,基于云計算的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已經成為信息和其他行業的必爭之地。當前數據挖掘主要集中在生物、電信、零售、銀行、醫藥等產業方面,并在許多領域有了成功的應用實例。數據挖掘是統計分析方法的擴展和延伸,并且部分數據挖掘演算法是建立在統計學的理論基礎上(如支持向量機演算法),統計學方法對于提高數據挖掘的可信性和準確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就是把智能計算技術應用到傳統商業領域,提高傳統商業領域數據分析能力,改良企業的整個業務過程,增強企業競爭力。它的應用范圍已遍及金融、電信、零售、醫藥、制造、政府單位等各個行業和領域,成為大中型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部分。
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核心是:如何搜集數據、如何管理數據、如何從數據中獲得智能,以及如何應用智能。實施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系統是一個復雜工程,涉及到企業管理、數據倉儲、數據挖掘、統計分析等類別的知識,因此正確的實施方法非常重要。實施步驟可分為:
第一步,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實施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第一步,首先是確認目標企業的需求以及期望,通過對企業需求的分析,建立企業數據庫的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進行數據庫建模與數據抽取,并規劃整個系統的應用架構,把企業的有關數據依據分析的主題進行組織和歸類。依據建模模型建立數據庫后,還要從業務系統中抽取相關數據保存到數據庫,在抽取的過程要進行必要的數據轉換和清理,以便適用于下一個分析環節的需要。
第二步,建立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報表。需要按照企業用戶要求的定制格式開發,或由用戶自行設計。進行用戶培訓和數據模擬測試,對于開發/使用分離型的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系統,最終用戶的操作要有易用性,只需要點選操作即可輕松分析特定的商業問題。
第三步,系統改進和完善化。任何系統工程的實施都必須不斷改進和晚上,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系統也是如此。通過最終用戶的實際使用和感受,也許會提出一些更貼近實際的改進建議,作為系統開發人員要要再按照以上步驟重構或改善整個系統。
云計算可以實現使用端通過網絡上傳數據或購買數據,通過云端數據倉儲服務進行數據庫建模和數據抽取,在線支付使用數據挖掘工具和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相關分析處理軟件的費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能夠把先進的云計算科技應用到整個企業,大大提高企業的信息獲取能力,通過對企業信息的管理與開發,把信息轉換成企業的競爭優勢。目前,已經有眾多的企業提出了對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強烈需求,把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做為證明企業達到經營目標的考核指標。由于云計算具有可以按需要使用收費的特性,也會大幅降低應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成本。
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上,運用云計算可以把數據與應用托管到“軟件即服務”供應商,一方面可以通過云的數據倉儲實現海量數據的高效率運算,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在線使用及支付數據挖掘工具和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相關的分析處理軟件的費用。云端計算技術給數據倉儲的高效運算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例如OnDemand公司是一個數據倉儲提供商,可以通過BusinessObjectsWeb智能來分析數據;又如數據庫廠商Kognitio提供了基于云端的數據倉儲,它標榜“數據倉儲即服務”。還有數據倉儲應用的先驅者Netezza公司,也和ppNexus一起合作發布了一個基于云的數據倉儲服務,后者是一個硬件即服務云端計算廠商。
在線數據挖掘服務也受到一些企業的青睞,例如中國的海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名為“海納睿智”的在線數據挖掘服務,可以利用在線網絡數據挖掘技術上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需求,訂制個性模組服務,來滿足網站的不同需求。此外,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平臺的開發工具方面似乎已到達爆發的時代。例如KNIME是基于Eclipse環境的開發企業競爭情報分析工具,它是通過工作流程來控制數據的匯整、清理、轉換、過濾,再到統計、數據挖掘,最后是數據的視覺化。整個開發都在視覺化的環境下進行,運用簡單的拖曳和設置就可以完成一個流程的開發,方便企業競爭情報的收集與分析。
4 結論
云計算科技的發展不僅引發通訊產業的重大變革,其他相關產業也能利用云計算科技促使轉型與升級。云計算在企業競爭情報分析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如構建知識脈絡、繪制知識地圖、追蹤事件、推薦知識社群等。我國政府應推動軟件服務和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擺脫過度依賴電子業硬件出口導向的產業結構。云計算科技的另一優點是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地點通過網絡獲得服務,這大大改變了企業將行政總部設于大都會地區的傳統商業發展模式。政府若能同時協助中小企業遷到都會區以外的大學城附近,定能有效促進當地創意園區的發展,進而減緩我國城鄉發展失衡問題,對長遠經濟發展將可帶來更多正面的助益。
[參考文獻]
[1]張懷濤,岳修志.基于情報可用性的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業務流程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04:44-46.
[2]張偉匡,劉敏榕,李治準.云時代企業競爭情報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情報雜志,2011,07:8-12.
[3]齊紅艷.略論信息能力與企業競爭[J].現代情報,2010,04:84-86.
[4]趙需要.云時代競爭情報的發展動向[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06:23-26+18.
[5]黃曉斌,鐘輝新.云環境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構建[J].情報資料工作,2012,02:39-43.
[6]朱張祥.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中小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