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計算機是當代眾多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一門技術,也是滲透力最強,對社會發展影響最為深遠的高新技術。這就要求醫學類大學生不僅要把醫學類專業課程學好,而且還應當把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應用到醫學臨床實踐中去。
關鍵詞:計算機;現狀;對策
隨著社會科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意識,對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加強。今天的計算機不再僅僅是科學計算、數據處理和軍事部門進行科研的領域,而是變成了一個開發項目和使用信息資源的覆蓋整個全球的信息海洋。Internet的應用將計算機技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從學術研究到股票交易、從學校教育到娛樂游戲、從聯機信息檢索到在線居家購物等,都有明顯的進步。其提供的方便而廣泛的互連必將對未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影響。
1 醫學類大學生計算機學習現狀
1.1 學生計算機水平存在差異
各高校學生來自全國五湖四海,有來自經濟發達地區和城鎮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的學生,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前,多數已接觸過計算機并掌握一些基礎知識;而相對偏僻、落后地區和農村經濟狀況不好的學生,大多沒用過計算機,計算機知識幾乎為零,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2 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差
大多數同學缺乏自學意識,上課之前根本不知道預習新課。如果老師督促學生學習,能主動學習的同學也不會超過一半,課后只有少數同學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大部分同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襲現象。這與學生中學時的學習經歷有關,突然由中學時期的老師看著學習到大學校園老師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思想可能一時轉變不過來,加上學生正處于愛玩的年齡,沒人管著就越來越愛玩了。
1.3 學習態度不端正,目標不明確
在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過程中,會用計算機上網的學生覺得計算機很簡單,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再進行學習,而另一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幾乎一無所知,一分鐘只會打幾個字,與會打字的同學相比,覺得自己太差了,對計算機學習就失去了信心,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將來畢業后從事醫學方面的工作,與計算機沒有任何關系,可學可不學。因此,在學習計算機課程的過程中,認為只要會打字、瀏覽網頁就可以了,于是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去學習,結果常用的辦公軟件操作什么也不會。
1.4 對學習不感興趣
有一部分學生一上課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放學后迷戀網吧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視,對學習根本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就放棄了學習。
1.5 學習方法存在問題
計算機知識更新快,行業發展迅速,新技術、新產品更是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斷創新以適應新時期計算機教學的需要。目前高職院校醫學類女生數量偏多,大部分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差,學生學習方法死板、知識掌握不靈活,缺乏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
2 改善醫學類學生計算機學習的對策
2.1 加強班級班風建設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最基層單位,它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新世紀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班風是指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內在與外在的共同表現。它是經過長期、細致的教育和嚴格的訓練,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種行為風氣。班風的作用不容忽視,一個良好的班風不僅為班級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一種有效的動力和壓力,而且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優良環境,可以帶動和約束其他學生學習。而一個惡劣的班風則會導致班級渙散,拖動越來越多的學生遠離學習,最終必然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因此,學校必須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規定學生在學習紀律方面的約束性和行為的定向,健全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使學生的學習由他律逐漸轉化為自律,形成學生自覺的行為模式。
2.2 加強班級學風建設
學風即學校風氣,從廣義上講就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也是學校全體師生知、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學風歸根到底是學生對待學習這個問題上的思想態度和行為表現,它通過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效果等具體地反映出來。這就在不同層次上構成了學風的要素。
⑴學習目標。大學生學習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即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需要引發動機,動機推動行為,這是學風建設的基礎。
⑵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主要體現于對學習重要性的認同、對學習目標的追求、對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情感的濃厚程度,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學風建設的前提。
⑶學習紀律。這是促使良好學風形成的外部因素,嚴明的學習紀律,有利于學生自覺維護正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秩序,對優良學風的形成起到強有力的保證作用。
⑷學習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形成良好學風的關鍵。一個人學習方法得當,會少走很多彎路,容易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易形成對學風的趨同意識。
⑸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對知識的興趣,只有在充滿學習興趣的氣氛中,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學風,這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⑹學習效果。這是判斷學風好壞的終級標準,也是學風內涵的最高層次要求,與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相連,是衡量人才質量優劣的重要標志,對學風的糾正和重塑起著反饋和調控作用。
2.3 加強教師業務基本功
厚實、牢固、扎實的專業功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擁有豐富廣泛的專業知識儲備,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輕松自如。正所謂“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要能適應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能較好的從職業定位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出發,組織專業教學,同時能主動適應專業學科科技發展的需要,不斷掌握了解專業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
因此,新時期的教師要不停地學習,通過學習順應時代的變化,滿足學生越來越廣泛的知識需求。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來擴充自己的各種知識。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及時地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學生在思考什么,拓寬自己的視野,積累豐富的學識。
3 結束語
一個學校要形成優良的學風和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只有抓住了影響學風建設的關鍵因素,對癥下藥,創建優良的學風,改革教學考核的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真正感到學有所得,不會浪費美好的時光。
[參考文獻]
[1]周文洪.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田西江月,2011(33).
[2]冉崇善.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 2004(12).
[3]章康龍,楊建國.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