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濟南都市圈”是山東省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濟南—萊蕪經濟協作區的建設又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對整個都市圈建設,乃至對山東省的經濟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基于“濟南都市圈”的視角,分析濟萊協作區的產業結構,發現潛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
關鍵詞:產業趨同;產業結構;濟萊協作區
一、序言
目前,山東省逐步形成了“一圈一群一帶一區”的空間經濟發展態勢。其中,“一圈”指的是濟南都市圈,以濟南為中心。這就帶動了山東省中西部發展、加快了城鎮化進程。濟南—萊蕪經濟協作區作為整個濟南都市圈戰略的一個重要步驟已經進入了實質性推進階段。
都市圈建設要高度重視與構筑合理的職能分工,促進區域共同發展。在規劃中,把萊蕪界定位為山東省省會的副中心,解決和承擔省會城市的局部功能,使之成為濟南產業轉移的首選地、開拓城市發展空間、引領經濟增長,努力完成與省會城市“同城發展、同步建設”的目標。在產業領域,重點建設“兩個基地”:一是以口鎮新城為中心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二是以雪野為中心的高端服務業基地。
二、產業結構現狀分析
最近幾年,濟南都市圈的經濟發展迅速,產業水平快速提升,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和優化。濟南已經實現產業結構“三、二、一”的高級化態勢;萊蕪市經濟總量小,第二產業占比過高,產業結構單一,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
1.濟南市產業結構分析
濟南市是山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城市,工業化程度和現代化水平逐年快速發展。現代服務業迅速崛起,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居于全省領先地位。2013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5.4:39.3:55.3,體現出農業發展穩定,工業及服務業齊頭并進的態勢。
2013年,農業發展穩定,農業產業化和高級化程度不斷得到提高。特色農業,尤其是觀光農業,發展態勢很好,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工業經濟實力穩中有升,出現了以下幾個支柱性產業:鋼鐵冶金、機械及交通裝備、石化化纖、電子信息、食品藥品;服務業全面快速發展,明顯提高了傳統服務業檔次,新起的服務業也有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貢獻率達到了53.5%?,F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濟南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2.萊蕪市產業結構分析
山東省最大的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就設在萊蕪市,2013年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結構比例為7.6:56.0:36.4。
第一產業重點發展四個產業,以生姜為主的“三辣”業、畜牧業、林果業和蔬菜業。第一產業的發展中注重突出特色,形成了“三辣一麻”、“三黑一白”的特色農業品牌,尤其是借助中國(萊蕪)生姜博覽會的舉辦,成功叫響了“萊蕪姜、保健康”的品牌。
第二產業中鋼鐵產業生產優勢突出,2013年鋼鐵產業產值占到萊蕪市經濟總量的52%。萊蕪市的鋼鐵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從開采、選礦、冶煉、軋制、機電加工到機電一體化的“鋼鐵產業鏈”。
第三產業中傳統的商貿、飲食、修理等服務業穩定發展,金融證券、物流、會展、旅游等新興服務業發展較快。
三、可能存在的問題
1.環境問題
萊蕪市一直是鋼鐵立市,重工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市內已有的幾家大型鋼鐵企業和發電廠已經嚴重影響了萊蕪市的環境質量。鋼鐵行業工業污水、大且集中的廢物廢氣的排放,跨區域環境污染的現象明顯。因為環境資源屬于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相關屬性,所以就會導致環境的外部不經濟,進而使得市場無法有效配置資源,最終出現“市場失靈”現象以及相關的環境方面的問題。
2.產業趨同
產業結構相似度系數,可以反映各城市之間產業結構相似程度。根據2013年的相關數據計算,濟南與萊蕪的產業結構相似度系數數值在0.90以上,產業相似度大而關聯度小。一些產業如機械制造、冶金等,兩個城市都有,致使產業相互之間競爭激烈,無法有效配置整個圈域資源。并且,在產業鏈上,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上下銜接的鏈條關系,這就使兩市的產業前后關聯效應不強,產業之間也沒有明確分工,很難做到差異互補、優勢互補。
四、建議
1.抓好對鋼鐵、電力等重點行業的節能監管,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改造,推進資源循環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及財政、稅收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促進鋼鐵企業配置環保設施并保證其穩定運行,實現廢氣排放達標。
2.兩市結合資源、區位經濟、市場等方面的因素,選擇一個地區作為主導產業及關聯產業,確定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兩地不僅要分工合理,而且要注重發揮自己的優勢,明確分工,保證分工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切忌忽略產業與產業之間的分工協調,去盲目競爭。產業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區域經濟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實現總體效益,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五、總結
濟萊協作區是濟南都市圈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和步驟,建設濟萊協作區對萊蕪是個重大機遇,有利于萊蕪借助省會城市的綜合優勢,進一步加快自身發展,提高經濟總量;也有利于濟南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對把濟南建設成為一個全省區域戰略核心、環渤海經濟發達地區、聯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中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2013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王帥.構建濟南都市圈理論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3]趙拴豹,張讓剛,張志國.中外都市圈建設的優勢、經驗——其對濟南都市圈發展的借鑒與啟示[J].城市發展研究2009,5:7-12
[4]渠濤.都市圈中心城市發展研究——以濟南都市圈為例[J].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2011,12
作者簡介:陳濤,西安財經學院,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