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系統分析了營改增政策通過其產生的結構調整效應以及資源配置優化效應等,所具有的各種現實與潛在的意義。并且進一步指出,營改增不僅影響宏觀經濟層面,也會影響到財稅體制,并通過財稅體制改革牽動一場全面的改革。
關鍵詞:營改增;經濟發展;財稅改革
一、“營改增”的涵義
“營改增”是屬于中國經濟建設中的頗具中國特色的經濟詞匯。長期以來,我國增值稅和營業稅處于并行狀態,這為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許多麻煩。因此,用增值稅取代營業稅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稅制改革的必然趨勢。自2012年元旦起,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率先進行“營改增”試點工作。緊接著該項工作從上海市擴展至北京、天津、廣東等十多個省市。這是繼2009年實施增值稅轉型后在稅制領域的又一項重大改革。“營改增”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對于我們現行的財稅制度提供改革的動力。
二、“營改增”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1.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從微觀層面來說,“營改增”有利于消除重復征稅,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增強企業發展能力等。從宏觀層面來看,“營改增”對經濟總量產生影響:其一是優化資源配置;其二是為部分行業帶來了稅負降低的優勢,形成減稅效應。這兩者結合起來影響和帶動了投資、消費和出口的增長,進而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
具體來分析:首先,“營改增”的實施,避免了重復征稅,并且許多增值稅的稅率較之前的稅率低,為企業減輕了稅負負擔;其次,這些減稅行為產生的良好的經濟影響:“營改增”后,進項稅從不能抵扣變為允許抵扣,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營改增”后,許多生產企業紛紛采用服務外包經營方式,轉變了經營方式;“營改增”后,繳納的是增值稅并同時允許抵扣進項稅額,許多服務部門從母體企業分離出來;“營改增”后,許多稅率降低,保護了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營改增”的結構調整效應
“營改增”具有結構調整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實施“營改增”后,許多企業精細了產業分工和加深了專業協作。許多企業的主業和輔業得到有效分離,這樣主業得到加強,提高了核心競爭力;輔業同時也可以做大。提高了產業層次,加強了產業的內外部融合。
(2)需求結構得到調整
長期以來,我國需求結構失衡,其中主要是投資和消費的失衡。“營改增”后,首先企業稅負減低,進而引發整個行業的整體性稅負減免,這樣就調整和改善了我國的需求結構。
(3)出口結構得到優化
我國目前出口結構中,工業制成品檔次偏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偏低、服務貿易水平偏低。“營改增”后,有利于提高服務貿易的比重和水平,生產性服務業會得到大力發展,提升我國服務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進而使得出口結構獲得優化。
三、“營改增”促進財稅體制的全面改革
“營改增”屬于結構性減稅,它不同于全面性減稅。它是同時具有減稅和優化稅收收入結構的雙重效果,因此它產生的功效,會超越宏觀經濟運行層面而延伸至財稅體制改革領域。
1.推動了地方主體稅種以及地方稅體系的重建
“營改增”實施之前,地方政府稅收收入中半數以上是營業稅收入。隨著“營改增”的逐步推進,作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來源的營業稅將逐步被增值稅取代,這對于地方政府會產生巨大的沖擊,進而會引發矛盾。依據我國“十二五規劃”,最遲到2015年,“營改增”將全面覆蓋我國所有地區和所有行業,這就要求地方主體稅種以及地方財政收支要發生新變化,必須要重建地方主體稅種以及地方稅制體系,重構地方財政收支格局。
2.盡快建立直接稅體系
截至2012年,全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收入占39.%,營業稅收入占15.6%。“營改增”后,增值稅收入將升至50%以上,這不利于稅收收入體系布局的均衡性,財政風險將加大。因此,在進行“營改增”改革的同時,要盡量做到“擴圍不增”。這就要求加快建立直接稅體系,增加直接稅會相應降低間接稅的比重,這是現代稅制體系的要求,也是我國下一步稅制改革的主要目標。
3.重構分稅制財政體制
我國目前財政體制實行的是分稅制財政體制。分稅制的財政體制要求增值稅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間以75:25比例進行分配,所得稅收入則是60:40的比例進行分配。“營改增”后,營業稅收入將全部作為增值稅納入稅收系統。原有的分稅制財政體制是基于歸屬關系建立起來,若歸屬關系格局發生變化,那么分配比例就會隨之發生變化。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和行政關系的重新界定和調整,會影響分稅制財政體制,即分稅制財政體制也要進行相應改革。
4.引發全面財稅體制改革
由于財稅職能和財稅體制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它的運行范圍遍及政府職能、政府部門和政府的活動。因此,財稅體制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僅“營改增”一項改革的影響不僅僅會影響財稅領域范圍內,同時還會觸及經濟體制改革,直至社會、政治、文化等所有領域的改革。意味著,“營改增”作為即將開始的全面性改革的導火線,將帶動和引發財稅體制改革、甚至是全面改革。
綜上所述,鑒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已經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們要抓住“營改增”這一難得的契機,對中國現行稅制體系做結構性的重大調整。
參考文獻:
[1]賈康.為何我國營業稅要改征增值稅[N].中國財經報,2011(06).
[2]高培勇.盡快啟動直接稅改革-由收入分配問題引發的思考涉外稅務,2011(1)
[3]李建人.增值稅的轉型與轉型中的增值稅[J].財經問題研究,2010(02).
作者簡介:顧敏芝(1980.7- ),單位:浙江省長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職稱: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