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英
摘 要:核算是會計的基礎職能,通過核算企業的財務信息,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的盈虧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會計工作的職能與制度也在變化,這也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的需求。現如今,傳統的核算型會計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核算型會計正在向管理型會計轉化。
關鍵字:核算型;管理型;轉化;問題;途徑
核算是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型會計也是傳統的會計形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越來越發達,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中也越來越普及,很多企業的會計工作都加入了計算機技術,而且這項技術也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計算機技術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而且簡化了核算的步驟,這也是對傳統手動核算技術的超越,科技在不斷發展,將先進的科技技術引入會計工作中,也促進了會計工作的改革與創新。管理型會計是會計工作的新形勢,也是未來會計發展的趨勢與方向,本文分析了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化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途徑。
一、核算型會計與管理型會計的概念
管理型會計是基于核算型會計的工作形式,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管理型會計也是對核算型會計的改進與創新,二者的工作形式與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核算與管理都是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影響著管理職能的發揮,所以二者也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
1.核算型會計的概念。核算型會計是會計模式的傳統形式,體現了會計的基礎職能。核算型會計的工作模式是對會計信息的整理與計算,比如,企業的會計人員需要將企業所有的財務信息進行整理、分類、核算,這些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核算的結果體現了企業的運行狀況,而且核算的過程必須保證正確性與準確性,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對財務信息進行核算,這樣才能發揮會計核算的價值。核算型會計的工作相對比較簡單,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比較低,只要掌握基礎會計知識就可以,主要從事的對財務信息的分類與記錄,操作也比較容易。
2.管理型會計的概念。管理型會計是一種新型的會計形式,體現了會計的管理職能。管理型會計除了要對財務信息進行核算以外,還要對會計工作進行管理,工作形式相對較復雜,需要結合行為學與管理學的概念,而且在核算的過程中還加入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社會在不斷發展,傳統的會計模式的容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信息存儲要求,傳統會計模式的局限性限制了會計信息的發展。而管理型會計可以更好的對會計信息進行整理與管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會計行業的發展。管理型會計需要借助計算機技術,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代替傳統的手工核算模式,而且簡化了核算的操作,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管理型會計不但簡化了核算工作,而且還方便了會計信息查詢工作,通過會計的管理職能,可以制定出未來會計發展的藍圖,通過管理還能對會計工作進行有效的控制,指引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1.明確管理對象定位。管理型會計的管理對象一般指的是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包含的內容很多,除了財務信息管理以外,還要掌握企業的運行情況。傳統的核算型會計比較注重對財務信息的核算,通過核算可以計算出成本與利潤的具體數據,以這樣的方式判斷企業經營的盈虧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清楚的認識到企業的經營狀況,必須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度,財務信息的核算一旦出現失誤,則可能影響判斷的準確度。管理型會計需要從多個角度衡量企業的盈虧,從不同的角度對成本的概念進行擴充,為企業經營提供更有利的依據。
管理成本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決策成本、控制成本和責任成本。決策成本是領導者在做出決策前應考慮的成本。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活動時,需要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分析,然后選出最合適可行的方案,這就需要財務人員向管理者提供科學有效的財務信息,幫助領導者做出正確決策。
2.充分認識管理型會計的職能。管理型會計是提供信息和運用信息的結合體。首先,管理型會計為企業經營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信息且關系到企業的決策管理,以實現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合理利用。其次,管理會計可以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控制,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還能通過預測、反映、分析信息的過程,反映企業資產配置狀況和運營情況,及時糾正企業生產中的財務偏差,以促進企業發展。
三、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化的主要途徑
1.改革財務機構,完善管理制度。要想實現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化,充分發揮管理型會計的職能,就必須要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企業的財務機構內部應該有明確職能劃分,針對不同部門分配相應的財務人員,以便實現信息的整合、分析。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會計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監督作用,規范企業內部生產,建立高效的企業管理機制。
2.加強預算管理。加強企業生產經營的預算管理,可以為企業領導者提供更加準確、有價值的財務信息,以便領導者對企業未來的生產活動進行合理規劃和管理,最終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3.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管理型會計對財務人員的知識水平、運用信息的能力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具備記賬、算賬的能力,還要能夠根據企業資產變動情況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合理預測、分析。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才能保證會計工作的準確、連續,才能為領導者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促進企業發展。
四、結語
傳統的核算方式是人工手動操作,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比較低,只要掌握基礎的會計知識就可以從事財務信息的整理與記錄工作,在對財務信息進行核算時,需要認真嚴謹,一旦出現失誤,則可能影響核算結果的準確性。社會在不斷發展,會計信息的獲取方式也越來越多,信息量越來越大,傳統的會計模式以及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管理型會計的工作模式應運而生,管理型會計是對傳統會計模式的改進與創新,而且引入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提高了會計的工作效率,也保證了會計信息核實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紀永蘋.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化的探討.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6)
[2]張立群.淺議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轉化.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0(1)
[3]程志烈.淺談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轉化問題.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