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
【摘 要】網絡新聞編輯既是網絡新聞的發布者,也是網絡信息的把關人,網絡傳播的策劃者。編輯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判斷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通過策劃和整合,應用加工標題、網絡推廣等技術手段,把新聞的“信息內核”凸顯出來。
【關鍵詞】網絡編輯 整合 策劃
互聯網的開放性決定了網絡新聞編輯既是網絡新聞的發布者,也是網絡信息的把關人,同時還是網絡傳播的策劃者。在傳統媒體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中,對新聞尺度的把控是反映一個新聞編輯的成熟程度重要標志,而在網絡新聞的編輯過程中,編輯的策劃水平和能力則被賦予了格外重要的意義。
新聞網站一般根據工作職能,將編輯分為執行編輯和策劃編輯兩大類,分別承擔不同的崗位職責。執行編輯主是通過采集、選擇和加工新聞信息和來自網友的內容,來充實網站的內容;策劃編輯則需要對網站風格、欄目、熱點專題等進行策劃,來增強網站的傳播能力。
網絡新聞編輯的工作要求及規律目前也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
作為一種工作,網絡新聞編輯就是根據網絡媒體的特點,按照新聞傳播的規律挑選、加工、提煉新聞。要判斷哪些新聞能夠引起網民的普遍興趣,挑選出來后要使新聞的標題更醒目、更有概括力,把新聞的“信息內核”凸顯出來。而且這些都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以滿足時效快、信息量大的要求。
基本要求和特點有——從偏倚編輯到整合編輯。時間偏倚和空間偏倚:網絡編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整合編輯方式;從及時編輯到全時編輯:“及時”強調“快速”,“全時”則強調“恒?!?,強調詮釋完整的“時間”,強調全天候、全過程的信息服務;從充實編輯到遞增編輯:傳統新聞一次到位,網絡新聞可不斷更新、遞增補發。
網絡新聞編輯職能有——網絡信息匯總職能:轉載是網絡新聞的主要來源。廣泛搜集信息、精心選擇信息、認真加工信息;網絡傳播把關職能:傳播必須把關,網絡媒體要對自己的新聞和評論負責,主要是對系統自動精選出的網民言論把關;網絡輿論導向職能:網絡開放,容易激發極端反應,不法分子混淆視聽。
一名執行編輯要成長為合格的策劃編輯,不僅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迅速判斷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還需要學會策劃和整合,通過加工標題、網絡推廣等技術手段,迅速把新聞的“信息內核”凸顯出來,進一步放大其傳播效應。在對網絡新聞的整合策劃中,基本遵循著以下三個原則來進行的:
一、整合性原則
網絡傳播帶來的信息海量、碎片化,幫助讀者從中挑選有價值的信息,提供“精品專賣店式”的信息服務體現了網絡編輯的價值所在。同時,網絡媒體的多媒體屬性使得編輯在對傳統媒體的新聞資源進行處理時,有了更多選擇。
1、單條稿件的多媒體化
對單條稿件的處理上,過去更多的強調要精心加工新聞標題,使其能吸引用戶點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網頁中增加幻燈片、圖片圖表、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內容已是司空見慣,這樣富媒體形式編輯的內容也為網民所喜聞樂見。需要注意的是,編輯在給新聞稿件增加富媒體內容時,必須充分了解稿件內容,添加的內容是為補充和說明原稿的內容,而不能添加無關甚至自相矛盾的信息。
2、同類稿件的一體化整合
這既包括對連續性事件的報道中,通過超鏈接等方式,將事件發展的脈絡展現給讀者;還包括對有相同性質事件的歸類,使之成為新的新聞。國內有家網絡媒體在轉載新聞過程中,發現當日有七條新聞都與飛機事故有關,于編輯用簡練的語言對這七條新聞進行整合,做出獨家新聞——《24小時內7架飛機出意外》,該新聞被各大網站紛紛轉載。還有網絡媒體在對熱點事件報道處理上,加入不同方面的意見或評論。這種一體化的整合,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讀者打開一個頁面可以獲得對事件更全面的認知,增加對網站的忠誠度。
3、熱點稿件的專題化
網絡熱點層出不窮,而且熱度時間都較短。網絡又具有很大的偶發性,要求編輯提前預見不大可能,但一個優秀的編輯能夠在熱點形成之初就能判斷出其可能會成為網絡熱點,并在網絡熱點的高峰之前制作專題,引導社會熱點。在這一方面,商業網站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制作熱點事件的網絡專題是技術層面的事,能盡早發現網絡熱點考驗的是編輯的新聞敏感性。
成熟的網絡編輯能夠通過自己對信息高屋建瓴的理解、真切而精彩的有序組合和優化處理,傳遞給受眾是融入了專業編輯銳利的眼光、精細的標準、獨特的視角、前瞻的觀點等“高附加值”的信息產品,從而引導受眾進行深閱讀。
二、美學性原則
網頁界面設計已成為現代設計的重要內容,界面的友好程度直接影響受眾的訪問體驗。網站的整體設計風格一旦確定后很少會經常改變,但編輯在處理具體頁面則可以靈活運用各種元素組合,給網民創造更好的閱讀界面。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段:
1、單篇稿件的內容要便于閱讀
網民在閱讀時都希望盡量在短的時間內獲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編輯在處理文字稿件時首先在頁面排版上要盡量做到層次分明、美觀整齊,文章提要、小標題和重點內容通過改變顏色、字體、字號等方式,讓讀者能夠迅速把握要點,提高閱讀效率;其次是對較長的文章做適當的分頁。調查顯示,高度在一屏半的頁面,用戶閱讀體驗較好,但也有調查顯示,分頁超過四頁時網民的閱讀體驗會迅速下降,因此對較長的文章分頁時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第三是配圖和其他多媒體內容要有所選擇,不能一打開頁面只見圖片或視頻,下拉很久或翻了幾頁才找到文字(圖表除外),讓人不明就里。文字與多媒體內容只有相互補充才能形成傳播合力。
2、專題頁面布局明晰,講究形式美
網絡專題是特定事件或主題的報道集合,目的是讓網民在一個頁面上了解事件的全貌,因此設計上要特別注意頁面布局結構,不要讓網民迷失在大量報道素材的堆集中。作為報道集合,設計一個與主題相應風格的頁面能夠更好的烘托主題。大量圖片和動畫的運用可以增強頁面的沖擊力,給網民以強烈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圖片和動畫時不能喧賓奪主,尤其不能做出與主題相反風格的頁面。
三、策劃性原則
網絡媒介與傳統媒介不同,沒有固定的發行或播出時間,但同樣需要策劃,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版面策劃。屏幕顯示,內容眾多,分頻道、分版塊,突出重要信息。
二是標題策劃。標題策劃尤為重要。主頁標題須是一行實題。標題長浪費空間,虛題不知所云。重要新聞標題醒目顯示,正文內標題可比主頁標題更完整詳細。
東方網對網絡新聞作了相當研究的高國營先生提出:“當上百個新聞標題集中到一個頁面上時,好標題就成為吸引眼球的關鍵,如果標題沒有吸引力,其它工作做得再好,也可能吸引不到網友的點擊;若標題形成了強勢,整篇新聞就會從‘新聞標題的叢林中躍然而出。”
在網絡上,新聞閱讀的流程大體是:新聞標題→點擊→閱讀。
大多數情況下,新聞在網絡的一級頁面上,絕大部分只有一行新聞標題的文字,然后通過超鏈接關聯到具體的內容頁面。于是,這一行字(多半是標題)要實現報紙新聞的版面位置、多級標題甚至導語的功能。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便利、最引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就成為制作網絡標題的首要前提。具體要求:一要精簡,二要鮮明生動,三要望題知意,四要通俗接近網民。要抓關鍵詞、抓核心內容,抓動詞、形容詞,應用擬人、夸張、借喻、借代等修辭手法,一級二級標題聯動。
如2006年8月底新浪首頁的《吳建飛擊敗蒲巴甲獲萊卡代言》、《央視遭遇下半身危機》二題,點擊進入二級頁面的標題則分別是《好男兒三甲齊進軍演藝圈 吳建飛獲萊卡代言合同》、《央視遭遇下半身危機:中央一套該不該成為商標》,如此即可保證一級標題的精煉短小,又可保證標題的完整性,更加全面的概括了正文中的信息,點名了特定信息的新聞價值和對讀者而言的閱讀價值。
重要新聞做簡短摘要。由于首頁一般只顯示標題,但僅有標題可能不夠,于是可采取對相當重要的新聞在首頁顯示簡短摘要的形式。但切記,不能為了追求點擊率而背離新聞原意篡改標題。某報社攝影部記者拍攝了一組照片:《湖北襄樊:員工“枕頭大戰”·宣泄工作壓力》,一些網站轉載時為了“吸引眼球”把標題篡改為《法官與酒店女服務員枕頭大戰》、《法官要解壓 酒店小姐就要陪玩》,給襄樊中級法院造成了惡劣影響。
三是輿論引導策劃。網絡編輯要具備輿論引導的能力,這也是網絡編輯的核心能力之一。具體做法是在時間上做連續報道,在空間上讓稿件集中;精選理性網民評論,引導網民發聲等。
(作者單位:中安在線)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