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摘 要:首先,我國證券市場中股票價格本身就波動很大,投資者無法單純從股價中了解公司的具體經營情況,上市公司宣告進行股權籌資引起股價波動不會在投資者當中產生負面影響;另外,我國證券市場中,許多投資者并非真正精心投資活動,而只是單純地進行低買高賣的投機活動。我國證券市場上股票的轉手頻繁,表明投資者并沒有打算長期持有這些股票,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我國許多上市公司缺乏長期投資的價值。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票;籌資;債券;市場
一、成因分析
1.股權籌資成本低且風險小
按照傳統觀點,股權籌資的成本是高于負債的,債務籌資不僅籌資費用少,而且在試用期間利息可以作為財務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而股權籌資的股利只允許在稅后支付。但是在中國這個并不完善的證券市場中,情況恰恰相反,股權籌資相對于債務籌資而言,不僅籌資成本低而且風險小。
2.信號傳遞理論模型未發揮作用
首先,我國證券市場中股票價格本身就波動很大,投資者無法單純從股價中了解公司的具體經營情況,上市公司宣告進行股權籌資引起股價波動不會在投資者當中產生負面影響;另外,我國證券市場中,許多投資者并非真正精心投資活動,而只是單純地進行低買高賣的投機活動。如表1所示。我國證券市場上股票的轉手是很頻繁的,每只股票都在一年當中至少被轉手一次,有的甚至超過七次,表明投資者并沒有打算長期持有這些股票,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我國許多上市公司缺乏長期投資的價值。
表1 股票年平均換手率
資料來源:王文波,鐘守洋.《中國證券市場基本情況》.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2013。
綜上所述,資本市場的不成熟導致信號傳遞模型對公司籌資行為的約束近乎為零,投資者的投機熱情又進一步助長了上市公司進行股權籌資的積極性。
3.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健全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相當復雜。如果上市公司決定籌資,由于債權籌資能降低代理成本,擴大每股收益,流通股股東可能會選擇債權籌資。但大股東無法從股價上升中獲利,因為考核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以凈資產為衡量標準,而發行股票籌資的高溢價由于是計入所有者權益中的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當中,必然成倍增加凈資產,導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權籌資。如表2所示。
表2 我國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
資料來源:王文波,鐘守洋.《中國證券市場基本情況》.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2013。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股價是遠高于每股收益的,說明投資者熱情高,但同時也說明利用股權籌資的溢價收入比劉潤收益的積累更能大幅度的增加公司凈資產。
4.市場制度有待完善
可以說,上述導致我國上市公司不合理籌資的原因的產生,都跟我國的市場制度的不完善有著一定的聯系,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使得上市公司不合理的籌資行為被縱容。
在對證券發行的管制上,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債券的發行限制都較嚴格,行政審批復雜,規模較小,市場化色彩不濃,嚴重挫傷了企業發行債券籌資的積極性,加上對公司債券發行主題則個以及公司債券發行最高利率的限制,是的虛度有需要的公司無法通過公司債券籌集所需資金,造成了前述債券市場發展滯后于股票市場的局面。
二、合理化建議
1.增強公司自身實力,提高盈利能力
公司之所以過分依賴外部籌資,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公司自身的競爭力不強,沒有辦法獲取足夠的資金,用以滿足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因此提高公司整體實力,使其能夠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更多資金來滿足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這對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上市公司籌資亂象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對股權籌資的監管力度
完善對股權籌資資格的審批程序。上市公司再籌資的最優化要求綜合評價其財務狀況,經營績效,現金流量,主營業務的發展等諸方面的實績,綜合運用若干財務指標。同時,加強對籌資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督,目的是加強對股權籌資資金使用上的約束,使股權籌資由軟性約束轉向硬性約束。
3.大力發展債券市場
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籌資。這從側面說明了我國資本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發展非常滯后,公司很難從債券市場獲得資金,這不利于發揮債權籌資的財務杠桿效應,不利于公司實現資本結構優化,也不利于保護股東的權益。因此,我國應該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讓市場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并為上市公司拓寬籌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進而促進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為上市公司能夠提高債權籌資比例提供條件,并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
4.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在股權結構方面,逐步實現國有股減持。引進一批機構投資者來對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行為進行監督,切實維護好投資者利益;調減非流通股,提高流通股比例,最終實現股票全流通。
參考文獻:
[1]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04):31-38.
[2]陳學章.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原因分析[J].經濟師,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