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儒
【摘 要】當前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面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政府角色淡化,整體改革的滯后以及產權不明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論者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首先要明確改革目的和主要任務,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同時改革過程中要加強監督,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后勤社會化改革。
【關鍵詞】改革 教育 后勤 社會化
教育事業永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高校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在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作為高校教育發展的保障工作,在整個高校教育中舉足輕重,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高校辦學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而不斷出現的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滯后和管理設施落伍的情況,常常導致高校后勤工作執行力不強,影響高校教育事業發展。因此,當前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為了適應蓬勃發展的高校辦學規模,呈現出后勤管理社會化的趨勢,不僅在運行機制上發生了根本轉變,而且在管理體制上也進行了改革。
一、高校后勤工作改革中面臨的挑戰
1.政府角色淡化
長期以來,中國后勤社會化改革主要的力量是政府,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政府的持續推動。在改革的初期,政府表現得非常積極,在改革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后勤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推開。但是隨著國家領導人更迭,國家對于后勤改革逐漸冷淡,許多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延續,導致前期的許多計劃很難很好的實施開展。中國高校后勤改革的成功需要一種持續推進的力量,而在當前的中國,這股力量就是政府。改革的初期,政府的積極參與,領導人的熱情推動,改革獲得長久的發展。從中國的狀況看,很多事情往往因為領導人的更迭而產生變化,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政府推動已淡化。隨著政府在改革中的角色不斷淡化,當前高校后勤改革更多地表現為高校的自發行為。
2.高校改革整體的滯后
后勤改革是高校改革的一部分,任何一個部分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一個整體環境的進步,否則在整體無法前進的情況下,個體也是舉步維艱的。當前中國教育改革中,高校制度改革嚴重滯后,無法使高校這個整體能夠更高效地進行運作。高校在人事、財務、教學、科研等各方面無法獲得重大進步,后勤改革也無法得到比較快的發展。新型高校后勤保障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只有當各個方面的改革達到一定的相等的水平,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當下中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后勤改革和高校整體改革是不協調的,導致在改革進程中很多問題不可避免地被暴露出來,嚴重阻礙了改革的進步。
3.產權不明
當前,高校后勤實體無法真正注冊成為獨立的法人,產權不明晰,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牽涉出來。后勤實體無法成為獨立的法人,也就無法成為市場運行的主體,正常企業所應有的自負盈虧、獨立經營也就無法在后勤實體這里得到實現。在缺乏自主權的情況下,后勤集團也就無法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經營,無法在市場的競爭中取得進步。同時,學校不敢徹底放手后勤實體,產生無限連帶責任,也就嚴重制約了高校后勤集團的改革。
二、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具體的對策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不斷深入,實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要想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的進程,必須打破原有的封閉式管理模式,把高校后勤管理投入到全社會中,投入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建立一個新型服務運營機制,完善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務體系。以市場刺激高校后勤管理發展,以競爭提高服務質量。形成一個“市場提高服務”的后勤管理體系。從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動學校整體發展。具體措施如下:
1.明確改革任務和目的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使高校擺脫社會的負擔,讓中國高校的領導和老師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當中。同時運用高校的運作方式,降低成本,使高校后勤服務能夠產生更高的效益。集中思想就是后勤服務納入國家統一市場體系中,利用市場資源優化配置。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就應開放后勤服務市場,在向社會開放的過程中,才能實現市場提供服務,學生才能夠實現自主選擇,最終實現后勤資源在全社會的優化配置。目前情況下,高校應逐漸打破壟斷,開放市場,引入競爭,使高校后勤市場更加有序,從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同時高校還應剝離后勤職能,放手后勤實體,讓其投入到市場大潮中去,徹底分離后勤實體,真正實現獨立與高校融入社會。
2.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當前中國改革的主導思想是讓中國的主題融入市場,積極促進當前中國市場經濟的建設。后勤社會化改革也是將市場經濟引入高校后勤服務,實現由政府主導,法人承擔責任,以現代企業制度管理高校后勤實體,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真正實現將高校后勤服務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現代企業制度是中國集體經濟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實體作為集體經濟的一部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就理所當然。
3.強化對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監督
高校后勤管理進行社會化改革之后,高校后勤集團已經不再是高校的一個行政單位管理模式,因而,高校后勤集團的服務質量、服務價格、管理水平也就不可能通過高校的行政指令進行監督,而是轉為廣大師生的消費者監督。消費者的聲音很難得到真正反饋,其分散而局部,很難對所產生的問題的后勤實體有強大的警醒作用。因此,就要強化監督,建立合理有序的后勤管理監督制度,保證后勤市場服務的質量。總之,強化對高校后勤管理的監督是保證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正確方向的重要舉措。
三、結語
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可避免的仍舊存在著種種問題亟待解決。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最終目標應建立起“市場提供服務,學校自主選擇,政府宏觀調控,行業自律管理,職能部門監管”的高校新型后勤服務保障體系。endprint